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的形成、演变与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6 13:42
本文以我国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为研究对象,对长江水体溶解态无机氮、磷分布特点和通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基于长江流域氮“输入-输出”关系模型探索了水体氮的来源;分析了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长期演变及特点;探索了长江口海域低氧区的发生机制。结果如下: 长江水体中NO3--N、NH4+-N、DIN和DIP浓度从上游往下游呈增加趋势,但存在季节差异。长江流域从上游往下游的DIN输送通量的变化主要受水流量的影响,但从上游往下游单位面积年产N量逐渐升高;DIP输送通量从上游往下游呈增加趋势,同时也主要受水流量控制,但从季节变化来讲,DIP的月输送通量受其浓度的控制更加明显。自20世纪60年代来,长江水体中NO3--N、NO2--N、DIN和DIP浓度都处于缓慢上升趋势,但到80年代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不同历史时期DIN和DIP的季节变化特点也不尽相同,反映出其来源的差异。同时,本研究采用长江流域氮“输入-输出”关系模型(污染负荷统计模型...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定义、成因、后果和评价
1.1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定义
1.2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成因
1.3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
1.4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
2.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2.1 河口和近海的营养盐浓度和结构的长期变化过程与浮游植物的响应
2.2 有害藻华的爆发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研究
2.3 低氧的产生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2.4 营养盐来源及其在水体中输送的研究
2.5 富营养化的应对措施研究
2.6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的研究现状
2.7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研究展望
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长江水体溶解态无机氮和磷的输送特点及水体氮来源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区域
3. 数据和方法
4. 结果和讨论
4.1 长江溶解态无机N、P的浓度季节变化和迁移
4.2 长江溶解态无机N、P的浓度与国内外河流的比较分析
4.3 长江流域各站位DIN、DIP年输送通量研究
4.4 长江溶解态无机氮、DIP浓度长期变化和各阶段季节变化特点
4.5 长江水体N来源研究
4.6 应对长江流域N污染的对策分析
4.7 小结
第三章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长期演变及特点分析
1. 前言
2. 数据来源和方法
3.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4.1 营养盐浓度的长期变化
4.2 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量的长期变化
4.3 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结构和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长期变化
5. 小结
第四章 长江口海域低氧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1. 前言
2. 研究海域
3. 数据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5.1 研究海域低氧发生的特点
5.2 控制低氧形成的物理因素
5.3 现场浮游植物生产对低氧的贡献
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撰写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50429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定义、成因、后果和评价
1.1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定义
1.2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成因
1.3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
1.4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
2. 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2.1 河口和近海的营养盐浓度和结构的长期变化过程与浮游植物的响应
2.2 有害藻华的爆发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研究
2.3 低氧的产生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2.4 营养盐来源及其在水体中输送的研究
2.5 富营养化的应对措施研究
2.6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的研究现状
2.7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研究展望
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长江水体溶解态无机氮和磷的输送特点及水体氮来源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区域
3. 数据和方法
4. 结果和讨论
4.1 长江溶解态无机N、P的浓度季节变化和迁移
4.2 长江溶解态无机N、P的浓度与国内外河流的比较分析
4.3 长江流域各站位DIN、DIP年输送通量研究
4.4 长江溶解态无机氮、DIP浓度长期变化和各阶段季节变化特点
4.5 长江水体N来源研究
4.6 应对长江流域N污染的对策分析
4.7 小结
第三章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长期演变及特点分析
1. 前言
2. 数据来源和方法
3.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4.1 营养盐浓度的长期变化
4.2 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量的长期变化
4.3 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结构和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长期变化
5. 小结
第四章 长江口海域低氧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1. 前言
2. 研究海域
3. 数据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5.1 研究海域低氧发生的特点
5.2 控制低氧形成的物理因素
5.3 现场浮游植物生产对低氧的贡献
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撰写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50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5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