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超声波、氯化铁联合PAM对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2 0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社会对环保行业的投入逐渐加大,污水处理行业得到迅速发展,污水处理量也逐渐提高,这也导致了污泥产量的快速增加。如何对产生的大量污泥进行处理与处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污泥处理的关键环节便是污泥的脱水。含水率较高的脱水污泥对污泥后续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所以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变的尤为重要。 本文利用超声波,FeCl3、PAM及其联用对城市生活污泥进行调理,并对调理后的污泥的污泥比阻,VSS/SS,滤饼含水率、滤液COD和浊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氯化铁联合PAM:氯化铁联合PAM调理后的污泥脱水效果优于氯化铁单独进行调理。氯化铁投加量为2700mg/L、PAM投加量为125ppm时,污泥的比阻值,VSS/SS,滤饼含水率,滤液的COD分别降低到0.38×109s2/g,0.599,82.05%,520mg/L,相比于仅投加2700mg/L的氯化铁,分别降低了4.17%,0.67%,1.35%和3.53%;污泥滤液浊度在氯化铁投加量为2100mg/L时达到最低值17.19NTU,比氯化铁单独进行调理时降...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前言
        1.1.2 污泥性质以及对污泥脱水的影响
        1.1.3 污泥处置的原则及基本方法
        1.1.4 污泥脱水技术
    1.2 超声波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1.2.1 超声波作用机理
        1.2.2 超声波的应用特性
        1.2.3 超声波预处理对污泥结构性质的影响
        1.2.4 超声波预处理的影响因素
    1.3 化学调理剂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研究
        1.3.1 化学调理剂的絮凝机理
        1.3.2 化学调理剂的种类及应用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的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泥样的来源及性质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1 试剂与仪器
    2.3 试验具体方案
    2.4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及分析方法
        2.4.1 监测项目及方法
        2.4.2 污泥比阻的测定
        2.4.3 污泥滤液浊度的测定方法
        2.4.4 污泥浓度的测定方法
        2.4.5 挥发性固体含量 VSS 的测定
第3章 氯化铁联合 PAM 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3.1 氯化铁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3.1.1 氯化铁投加量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3.1.2 氯化铁投加量对污泥滤液性质的影响
    3.2 PAM 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3.2.1 PAM 投加量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3.2.2 PAM 投加量对污泥滤液性质的影响
    3.3 氯化铁与 PAM 复合作用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3.3.1 氯化铁与 PAM 复合作用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3.3.2 氯化铁联合 PAM 对污泥滤液性质的影响
    小结
第4章 超声波联合 PAM 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
    4.1 不同超声作用功率下污泥性质随超声时间的变化
        4.1.1 不同超声功率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4.1.2 不同超声功率对污泥 VSS/SS 的影响
    4.2 超声作用功率对污泥滤液性质的影响
        4.2.1 超声功率对污泥滤液 COD 的影响
        4.2.2 不同超声功率对污泥滤液浊度的影响
        4.2.3 不同超声功率对污泥滤液的 pH 值的影响
    4.3 超声波与絮凝剂联合顺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4.4 超声波联合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4.4.1 超声波联合 PAM 对污泥性能的影响
        4.4.2 超声波联合 PAM 对污泥滤液的影响
    小结
第5章 超声波、氯化铁联合 PAM 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5.1 超声波、氯化铁联合 PAM 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组合参数的确定
    5.2 超声波、氯化铁联合 PAM 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的梯度试验
        5.2.1 超声波、氯化铁联合 PAM 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5.3 经济成本分析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本文编号:3850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850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