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

发布时间:2023-10-03 21:18
  与传统的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得到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筛选出优势菌株是成功的第一步。对其培养条件及絮凝性能进行研究,有利于在其工业化的应用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实验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从木薯淀粉黄浆废水中筛选得到33株纯种菌株,通过初筛得到5种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复筛得到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M2,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试验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克雷伯氏杆菌,命名为Klebsiella sp.M2。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M2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及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种类、培养基初始pH值范围及摇床转速分别为查氏培养基、4-7及140r/min。菌株M2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KNO3。菌株M2酸碱适应力较强,30℃有利于其菌体产生絮凝剂,25℃有利于其菌体细胞繁殖。菌株M2的絮凝活性分布为菌体本身,具有易于储存、运输及使用等优点。其在优化条件下絮凝处理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最佳可达到93.20%。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M2絮凝剂絮凝性能进行研究。在...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种类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及结构特性
    1.5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6 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条件
        1.6.1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因素研究
        1.6.2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能力的因素研究
    1.7 微生物絮凝剂在实际中的应用
    1.8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8.1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菌种来源
    2.2 实验方法
        2.2.1 采样及预处理
        2.2.2 富集培养
        2.2.3 纯种单菌落的筛选
        2.2.4 絮凝率的测定
        2.2.5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筛
        2.2.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复筛
        2.2.7 目的菌株的鉴定
    2.3 实验材料
        2.3.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2 实验药品
        2.3.3 培养基的配方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纯种单菌落的筛选结果
        2.4.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筛结果
        2.4.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复筛结果
        2.4.4 目的菌株的鉴定结果
    2.5 小结
第三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优化
    3.1 实验方法
        3.1.1 种子培养液的制备
        3.1.2 培养基种类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3 碳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4 氮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5 培养基初始pH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6 摇床转速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7 水浴温度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药品
        3.2.3 培养基的配方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培养基种类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2 碳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3 氮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4 培养基初始pH值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5 摇床转速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3.6 水浴温度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对高岭土悬浮液絮凝性能及应用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絮凝活性分布的测定方法
        4.1.2 微生物絮凝剂样品的制备
        4.1.3 絮凝剂投加量范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4 CaCl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5 高岭土悬浮液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6 金属离子种类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7 微生物絮凝剂热稳定性的研究
        4.1.8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2 实验药品
        4.2.3 培养基的配方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絮凝活性的分布结果
        4.3.2 微生物絮凝剂样品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3 CaCl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4 高岭土悬浮液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5 不同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6 微生物絮凝剂热稳定性的研究结果
        4.3.7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研究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50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850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b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