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探针的几种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29 13:52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PTS)与臭氧层破坏以及温室效应并称为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的三大环境问题。无论是《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确定的21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还是美国EPA确定的12类持久性生物富集有毒化合物(Persistent Bioaccumulative& Toxic Chemicals,PBT);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Disruptors,EEDs)的研究都与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有关。 多环芳烃(PAHs)和多氯联苯(PCBs)就是其中两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它们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但多是痕量的,并且不易分解,具有高脂溶性,水溶性低,易于生物富集,同时不仅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和致突变),而且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因此对环境生物及人类健康已经形成了不可估量的潜在威胁。 加强对PTS的检测分析是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及对它们实施防控的重要前提。目前,检测PAHs和PCBs常见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概述
1.1.2 多氯联苯类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概述
1.1.3 多环芳烃类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概述
1.1.4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概述
1.1.5 量子点的应用研究概述
1.1.6 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技术研究概述
1.1.7 分子信标的应用研究概述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CDTE量子点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2 碲化镉纳米晶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Te纳米晶的结构表征
2.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3 CdTe真空干燥后样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量子点探针的直接竞争荧光免疫测定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3.3 实验部分
3.3.1 CdTe标记荧蒽(萘、PCB12)抗体荧光免疫试剂的制备
3.3.2 功能性CdTe量子点与抗荧蒽抗体的结合比例实验
3.3.3 量子点标记抗体的性能鉴定
3.3.4 直接竞争FIA一般步骤及实验原理
3.3.5 直接竞争FIA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
3.3.6 基于CdTe量子点的直接竞争FIA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3.3.7 直接竞争FIA分析方法特异性评价
3.3.8 直接竞争FIA分析方法实际环境样品的测定和加标回收率
3.3.9 精密度实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CdTe的体积与浓度和不同抗体的最佳结合比
3.4.2 CdTe标记抗荧蒽抗体的标记时间考察
3.4.3 荧光免疫试剂标记性能的鉴定
3.4.4 荧光免疫试剂的稳定性
3.4.5 标记试剂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3.4.6 抗原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
3.4.7 实验条件优化
3.4.8 萘、荧蒽及PCB12的直接竞争FIA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分析
3.4.9 基于量子点的直接竞争FIA法与直接竞争ELISA方法的比较分析
3.4.10 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免疫分析的创新意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量子点探针的抗体包被荧光免疫测定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4.3 实验部分
4.3.1 CdTe标记萘(荧蒽、PCB12)抗原荧光免疫试剂的制备
4.3.2 功能性CdTe量子点与萘(荧蒽、PCB12)-OVA的结合比例实验
4.3.3 量子点标记抗原的性能鉴定
4.3.4 抗体包被竞争FIA检测方法的建立
4.3.5 抗体包被FIA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
4.3.6 抗体包被FIA分析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4.3.7 实际环境样品的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
4.3.8 精密度实验
4.3.9 抗体包被FIA分析方法特异性评价
4.4 结果与讨论
4.4.1 CdTe与萘(荧蒽、PCB12)半抗原的最佳结合比例
4.4.2 荧光免疫试剂的性能的鉴定及稳定性分析
4.4.3 标记试剂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4.4.4 抗体包被FIA条件的优化
4.4.5 萘、荧蒽及PCB12的抗体包被FIA分析方法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测定
4.5 基于量子点的抗体包被FIA法与抗体包被ELISA方法的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分子信标探针的直接竞争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测定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5.1 引言
5.2 生物素化DNA的合成
5.2.1 生物素化引物及其设计
5.2.2 生物素化引物的扩增
5.2.3 生物素化DNA纯化
5.3 分子信标的设计与合成
5.4 基于分子信标探针的直接竞争FQRT-IPCR实验原理
5.5 仪器、材料及试剂
5.5.1 仪器
5.5.2 材料及试剂
5.6 实验部分
5.6.1 分子信标的特异性考察
5.6.2 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
5.6.3 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5.6.4 直接竞争RTFQ-IPCR分析方法实际样品的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
5.6.5 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特异性评价
5.7 结果与讨论
5.7.1 生物素化DNA的鉴定
5.7.2 分子信标特异性分析
5.7.3 基于分子信标的直接竞争RTFQ-IPCR条件优化
5.7.4 基于分子信标的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的测定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分子信标探针的菲的间接竞争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检测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仪器及材料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6.3 实验方法
6.3.1 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
6.3.2 基于分子信标的间接竞争RTFQ-IPCR分析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6.3.3 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实际环境样品的测定和加标回收率
6.3.4 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特异性评价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实验条件的优化
6.4.2 基于分子信标的菲的间接竞争FQRT-IPCR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的测定
6.4.3 方法的特异性分析
6.4.4 间接竞争RTFQ-IPCR与HPLC结果比较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分子信标探针的PCB77的抗体包被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检测方法研究
7.1 引言
7.2 抗体包被RTFQ-IPCR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7.3 实验仪器及材料
7.3.1 实验仪器
7.3.2 实验材料及试剂
7.4 实验方法
7.4.1 抗体包被RTFQ-IPCR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
7.4.2 抗体包被RTFQ-IPCR分析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7.4.3 抗体包被RTFQ-IPCR分析方法实际环境样品的测定和加标回收率
7.4.4 抗体包被RTFQ-IPCR分析方法特异性评价
7.5 结果与讨论
7.5.1 实验条件的优化
7.5.2 基于分子信标的抗体包被FQRT-IPCR分析方法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的测定
7.5.3 抗体包被RTFQ-IPCR与GC/MS结果比较分析
7.5.4 方法的特异性分析
7.5.5 基于分子信标的抗体包被RTFQ-IPCR方法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58210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概述
1.1.2 多氯联苯类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概述
1.1.3 多环芳烃类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概述
1.1.4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概述
1.1.5 量子点的应用研究概述
1.1.6 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技术研究概述
1.1.7 分子信标的应用研究概述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CDTE量子点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2 碲化镉纳米晶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Te纳米晶的结构表征
2.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3 CdTe真空干燥后样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量子点探针的直接竞争荧光免疫测定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3.3 实验部分
3.3.1 CdTe标记荧蒽(萘、PCB12)抗体荧光免疫试剂的制备
3.3.2 功能性CdTe量子点与抗荧蒽抗体的结合比例实验
3.3.3 量子点标记抗体的性能鉴定
3.3.4 直接竞争FIA一般步骤及实验原理
3.3.5 直接竞争FIA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
3.3.6 基于CdTe量子点的直接竞争FIA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3.3.7 直接竞争FIA分析方法特异性评价
3.3.8 直接竞争FIA分析方法实际环境样品的测定和加标回收率
3.3.9 精密度实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CdTe的体积与浓度和不同抗体的最佳结合比
3.4.2 CdTe标记抗荧蒽抗体的标记时间考察
3.4.3 荧光免疫试剂标记性能的鉴定
3.4.4 荧光免疫试剂的稳定性
3.4.5 标记试剂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3.4.6 抗原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
3.4.7 实验条件优化
3.4.8 萘、荧蒽及PCB12的直接竞争FIA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分析
3.4.9 基于量子点的直接竞争FIA法与直接竞争ELISA方法的比较分析
3.4.10 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免疫分析的创新意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量子点探针的抗体包被荧光免疫测定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4.3 实验部分
4.3.1 CdTe标记萘(荧蒽、PCB12)抗原荧光免疫试剂的制备
4.3.2 功能性CdTe量子点与萘(荧蒽、PCB12)-OVA的结合比例实验
4.3.3 量子点标记抗原的性能鉴定
4.3.4 抗体包被竞争FIA检测方法的建立
4.3.5 抗体包被FIA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
4.3.6 抗体包被FIA分析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4.3.7 实际环境样品的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
4.3.8 精密度实验
4.3.9 抗体包被FIA分析方法特异性评价
4.4 结果与讨论
4.4.1 CdTe与萘(荧蒽、PCB12)半抗原的最佳结合比例
4.4.2 荧光免疫试剂的性能的鉴定及稳定性分析
4.4.3 标记试剂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4.4.4 抗体包被FIA条件的优化
4.4.5 萘、荧蒽及PCB12的抗体包被FIA分析方法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测定
4.5 基于量子点的抗体包被FIA法与抗体包被ELISA方法的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分子信标探针的直接竞争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测定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5.1 引言
5.2 生物素化DNA的合成
5.2.1 生物素化引物及其设计
5.2.2 生物素化引物的扩增
5.2.3 生物素化DNA纯化
5.3 分子信标的设计与合成
5.4 基于分子信标探针的直接竞争FQRT-IPCR实验原理
5.5 仪器、材料及试剂
5.5.1 仪器
5.5.2 材料及试剂
5.6 实验部分
5.6.1 分子信标的特异性考察
5.6.2 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
5.6.3 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5.6.4 直接竞争RTFQ-IPCR分析方法实际样品的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
5.6.5 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特异性评价
5.7 结果与讨论
5.7.1 生物素化DNA的鉴定
5.7.2 分子信标特异性分析
5.7.3 基于分子信标的直接竞争RTFQ-IPCR条件优化
5.7.4 基于分子信标的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的测定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分子信标探针的菲的间接竞争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检测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仪器及材料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6.3 实验方法
6.3.1 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
6.3.2 基于分子信标的间接竞争RTFQ-IPCR分析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6.3.3 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实际环境样品的测定和加标回收率
6.3.4 间接竞争FQRT-IPCR分析方法特异性评价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实验条件的优化
6.4.2 基于分子信标的菲的间接竞争FQRT-IPCR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的测定
6.4.3 方法的特异性分析
6.4.4 间接竞争RTFQ-IPCR与HPLC结果比较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分子信标探针的PCB77的抗体包被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检测方法研究
7.1 引言
7.2 抗体包被RTFQ-IPCR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7.3 实验仪器及材料
7.3.1 实验仪器
7.3.2 实验材料及试剂
7.4 实验方法
7.4.1 抗体包被RTFQ-IPCR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
7.4.2 抗体包被RTFQ-IPCR分析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7.4.3 抗体包被RTFQ-IPCR分析方法实际环境样品的测定和加标回收率
7.4.4 抗体包被RTFQ-IPCR分析方法特异性评价
7.5 结果与讨论
7.5.1 实验条件的优化
7.5.2 基于分子信标的抗体包被FQRT-IPCR分析方法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的测定
7.5.3 抗体包被RTFQ-IPCR与GC/MS结果比较分析
7.5.4 方法的特异性分析
7.5.5 基于分子信标的抗体包被RTFQ-IPCR方法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58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85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