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皖北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皖北河流是指位于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以北诸河流,包括沙颍河、涡河、沱河等22条河流。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剧增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淮河水质不断下降。沉积物是污染物重要的源与汇,因此,研究皖北河流沉积物特征对了解淮河污染状况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本文选题来源为十二·五淮河水专项,以皖北河流(淮河干流和22条支流)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135个样品沉积物的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和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综合三方面指标的特征对皖北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河流沉积物pH差异较小,颗粒组成以粘土为主,受陆源输入的影响有机质含量较高,氨态氮是沉积物可交换态氮的主要形式,总磷含量受无机磷影响较大,且酸溶磷含量高于碱溶磷。(2)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砷(As)、镉(Cd)、铬(Cr)、铜(Cu)、镍(Ni)、铅(Pb)、锌(Zn)和汞(Hg)的平均含量除As外均在土壤二级标准限值内,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为西部、东部高于中部,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岩石风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皖北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状况为中等,重要贡献因子为Cd和Hg。基于地累积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生态风险指数这三种评价结果,污染较严重的河流是沱河、泉河和油河。(3)皖北河流沉积物中的细菌主要包括18个优势门,且细菌多样性高,均匀度较好。参与反硝化作用的三个主要功能基因丰度由大到小依次为nirS、nirK、 nosZ,且三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4)沉积物理化性质、重金属与细菌群落多样性CCA分析(典型相关性分析)可知,与细菌群落结构相关的理化性质指标有pH、OM(有机质)、TN(总氮)、NaOH-P(碱溶磷)、Ni、Zn和Cd,且Cd、Zn与OM、TN、NaOH-P显著正相关,Ni与OM、NaOH-P显著正相关。(5)皖北河流沉积物SQCI(沉积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平均值为58.04,属中度污染等级,沉积物质量状况较差的河流为谷河、沱河和新濉河,沉积物环境质量表现为西南部地区采样点污染较为严重。(6)基于氮磷等理化指标、重金属含量及生态风险评价、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可知,沱河是所有河流中污染最为严重的,尤其是位于矿区及城市周边的T3采样点表现尤为突出。
【关键词】:皖北 河流沉积物 重金属 细菌群落 环境质量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研究11-15
- 1.1.1 沉积物环境质量11-12
- 1.1.2 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12-15
- 1.2 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15-17
- 1.2.1 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研究15-17
- 1.2.2 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功能研究17
- 1.3 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因素17-19
- 1.3.1 影响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主要因素17-18
- 1.3.2 影响沉积物中细菌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18-19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9-22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19-20
- 1.4.2 研究内容20-21
- 1.4.3 技术路线21-22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2-31
- 2.1 研究区概况22-23
- 2.1.1 自然资源状况22
- 2.1.2 社会经济状况22-23
- 2.1.3 环境质量状况23
- 2.2 样本采集与预处理23-25
- 2.2.1 水系与河流23-24
- 2.2.2 样本采集24-25
- 2.2.3 样本预处理25
- 2.3 沉积物常规理化性质分析25-28
- 2.3.1 物理性质测定26
- 2.3.2 化学性质测定26-28
- 2.4 沉积物中重金属分析28
- 2.4.1 汞(Hg)的测定28
- 2.4.2 其他重金属测定28
- 2.5 沉积物微生物分析28-30
- 2.5.1 总DNA提取28-29
- 2.5.2 高通量测序29
- 2.5.3 细菌多样性分析29
- 2.5.4 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测定29-30
- 2.6 数据处理30-31
- 第三章 沉积物常规理化性质31-55
- 3.1 沉积物颗粒组成31-33
- 3.1.1 颗粒组成总体特征分析31-32
- 3.1.2 不同粒径组分特征32-33
- 3.2 沉积物pH值33-36
- 3.2.1 沉积物pH值总体特征33-34
- 3.2.2 不同河流沉积物pH特征34-36
- 3.3 沉积物有机质36-38
- 3.3.1 皖北河流沉积物有机质总体特征36-37
- 3.3.2 不同河流沉积物有机质特征37-38
- 3.4 沉积物氮素含量38-41
- 3.4.1 皖北河流沉积物总氮(TN)38-39
- 3.4.2 皖北河流沉积物可交换态氮(EN)39-41
- 3.5 沉积物磷形态41-46
- 3.5.1 总磷含量41-43
- 3.5.2 有机磷(OP)与无机磷(IP)43-45
- 3.5.3 酸溶磷(HCl-P)与碱溶磷(NaOH-P)45-46
- 3.6 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与营养状况综合评价46-54
- 3.6.1 相关分析与元素比例分析46-49
- 3.6.2 河流沉积物营养元素评价49-53
- 3.6.3 来源分析与讨论53-54
- 3.7 小结54-55
- 第四章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55-71
- 4.1 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的确定55-56
- 4.2 重金属含量及其空间分布56-58
- 4.2.1 重金属含量56-57
- 4.2.2 重金属空间分布57-58
- 4.3 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58-67
- 4.3.1 评价方法简介58-61
- 4.3.2 评价结果61-67
- 4.4 重金属与其他理化性质关系67-69
- 4.5 重金属来源分析69-70
- 4.5.1 相关分析69
- 4.5.2 主成分分析69-70
- 4.6 小结70-71
- 第五章 沉积物中细菌群落及反硝化细菌功能群71-79
- 5.1 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71-75
- 5.1.1 细菌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71
- 5.1.2 细菌优势口71-75
- 5.2 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数量75-77
- 5.2.1 基于细菌群落数据75-77
- 5.2.2 基于主要功能基因77
- 5.3 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结构关系77
- 5.4 理化性质与反硝化细菌关系77-78
- 5.5 小结78-79
- 第六章 皖北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79-88
- 6.1 确定候选指标79
- 6.2 评价指标筛选79-84
- 6.2.1 主成分分析79-81
- 6.2.2 相关分析81-84
- 6.3 权重计算84-85
- 6.4 评价结果85-87
- 6.4.1 评价结果计算85-86
- 6.4.2 基于河流的沉积物环境质量特征86
- 6.4.3 沉积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空间分布特征86-87
- 6.5 小结87-88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88-90
- 7.1 结论88-89
- 7.2 展望89-90
- 参考文献90-101
- 致谢101-10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梦爽;卢少勇;黄国忠;金相灿;王强;王佩;陈丽;;28条环太湖河流沉积物氮的分布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7期
2 王景华;;河流沉积物在污染中的作用[J];环境保护;1980年01期
3 姜兆春,王庆广,黄衍初;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河流沉积物中镍、锌、锶、铁的含量[J];环境科学丛刊;1984年03期
4 张芳;常春平;李发东;李静;宋帅;赵广帅;蔡文静;;德州引黄灌区主要河流沉积物各形态磷分布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11期
5 李晶莹,张经;样品量对河流沉积物组分分析结果的影响[J];中国环境监测;2002年05期
6 聂海峰;成杭新;赵传冬;刘应汉;杨柯;李括;彭敏;刘飞;;中国东北主要河流沉积物中多溴二苯醚的含量状况及生态风险分析[J];环境科学;2013年10期
7 陈静生,高学民,QIMinJessicaBlunt;我国东部河流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J];环境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8 J.R.Gr銉sser;V.Hagelgans;T.Hentschel;Ing.M.Priester;任冬伟;;河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南美洲哥伦比亚南部洛斯安第斯山脉附近的金矿开采区[J];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4年02期
9 张立成,董文江;我国亚热带河流沉积物中镉存在形态初步探讨[J];环境科学丛刊;1981年03期
10 陈锡钧,王飞越;城市污染河流沉积物中铬的形态与释放[J];环境化学;199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梦爽;卢少勇;黄国忠;金相灿;王强;王佩;陈丽;;环太湖河流沉积物氮的分布特征[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春雨;郭庆军;朱光旭;Marc Peters;杨俊兴;张晗芝;魏荣菲;;北京市区及周边河流沉积物碳含量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3 韩菲;李凤鸣;刘颖颖;;辽宁河流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状况研究进展[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紫阳;浙江钱塘江典型支流分水江河流沉积物之源汇关系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飘雪;皖北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刘伟;上海市郊小城镇河流沉积物营养盐与重金属污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池源;安徽铜陵地区土壤和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D];南京大学;2013年
5 俞琳;上海市河流沉积物脱氮能力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蔡小薇;西安高陵近120年来渭河水环境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皖北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9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