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恶臭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复合菌剂的制备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2 21:32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随之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也日益严重,目前恶臭污染已成为继噪声之后的第二大环境公害。在开展石化恶臭治理工作的过程中,生物法脱臭由于其无二次污染、投资费用低、处理效能高等优势已逐步取代物理、化学法,成为研究的热点。鉴于此,对于生物脱臭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恶臭复合菌剂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成为生物法脱臭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实验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和石油污染土壤为脱臭微生物菌种库,从中分离、筛选高效脱臭菌株,传统生理生化实验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如16S rDNA技术对其进行生理学鉴定。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曲面法对高效脱臭单菌的培养条件(pH、温度、底物浓度、振荡器转速)进行优化,然后从接种顺序、培养条件、各菌株接种量、培养基的优化、生长关系方面对各高效单菌进行复配,最后将高效脱臭复合菌剂挂膜到复合生物滤床上,并对高效脱臭复合菌剂的群落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本课题用到的高效甲苯降解菌JB-5由炼油厂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曲面法得到其最佳生长条件为:振荡器转速140r/min、pH8.00、温度29℃和底物浓度500.0...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恶臭的概述
1.1.1 恶臭的发臭机制
1.1.2 恶臭的来源
1.1.3 恶臭的种类
1.1.4 恶臭的危害
1.1.5 恶臭的评价指标
1.2 治理恶臭气体的技术
1.2.1 恶臭污染的常规治理技术
1.2.2 生物处理技术
1.3 生物处理法研究进展
1.3.1 生物除臭法特点
1.3.2 主要生物脱臭方法
1.4 脱臭菌株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脱臭微生物研究
1.4.2 国内脱臭微生物研究
1.5 课题的来源及选题意义
1.6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用培养基
2.1.4 模式物的选择
2.1.5 菌种来源
2.2 实验装置
第三章 脱臭菌株的筛选及生长条件优化
3.1 甲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以及生长条件优化
3.1.1 甲苯降解菌的驯化、富集与筛选
3.1.2 甲苯降解菌JB-5 的 16S rDNA鉴定
3.1.3 甲苯降解菌JB-5 生长条件考察
3.1.4 响应曲面法优化甲苯降解菌JB-5 生长条件
3.2 三甲胺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以及生长条件优化
3.2.1 三甲胺降解菌的驯化、富集与筛选
3.2.2 三甲胺降解菌SJA-4 的 16S rDNA鉴定
3.2.3 三甲胺降解菌SJA-4 生长条件考察
3.2.4 响应曲面法优化三甲胺降解菌SJA-4 降解条件
3.3 乙硫醇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以及生长条件优化
3.3.1 乙硫醇降解菌的驯化、富集与筛选
3.3.2 乙硫醇降解菌LC-1 的 16S rDNA鉴定
3.3.3 乙硫醇降解菌LC-1 生长条件考察
3.3.4 响应曲面法优化乙硫醇降解菌LC-1 降解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恶臭复合菌剂的构建
4.1 接种顺序
4.1.1 三种功能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4.1.2 三种功能菌的接种顺序
4.2 培养条件
4.3 各单菌接种量
4.4 培养基的优化
4.4.1 碳源的优化
4.4.2 氮源的优化
4.4.3 磷源的优化
4.4.4 无机盐的优化
4.4.5 混合菌JSL1培养基配方
4.5 生长关系的考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菌剂的挂膜与效能研究
5.1 菌种的挂膜
5.1.1 生物膜的形成机理
5.1.2 实验填料
5.2 复合生物滤床微生物群落变化
5.2.1 生物滤床混合菌总DNA的提取
5.2.2 PCR-DGGE及群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19756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恶臭的概述
1.1.1 恶臭的发臭机制
1.1.2 恶臭的来源
1.1.3 恶臭的种类
1.1.4 恶臭的危害
1.1.5 恶臭的评价指标
1.2 治理恶臭气体的技术
1.2.1 恶臭污染的常规治理技术
1.2.2 生物处理技术
1.3 生物处理法研究进展
1.3.1 生物除臭法特点
1.3.2 主要生物脱臭方法
1.4 脱臭菌株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脱臭微生物研究
1.4.2 国内脱臭微生物研究
1.5 课题的来源及选题意义
1.6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用培养基
2.1.4 模式物的选择
2.1.5 菌种来源
2.2 实验装置
第三章 脱臭菌株的筛选及生长条件优化
3.1 甲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以及生长条件优化
3.1.1 甲苯降解菌的驯化、富集与筛选
3.1.2 甲苯降解菌JB-5 的 16S rDNA鉴定
3.1.3 甲苯降解菌JB-5 生长条件考察
3.1.4 响应曲面法优化甲苯降解菌JB-5 生长条件
3.2 三甲胺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以及生长条件优化
3.2.1 三甲胺降解菌的驯化、富集与筛选
3.2.2 三甲胺降解菌SJA-4 的 16S rDNA鉴定
3.2.3 三甲胺降解菌SJA-4 生长条件考察
3.2.4 响应曲面法优化三甲胺降解菌SJA-4 降解条件
3.3 乙硫醇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以及生长条件优化
3.3.1 乙硫醇降解菌的驯化、富集与筛选
3.3.2 乙硫醇降解菌LC-1 的 16S rDNA鉴定
3.3.3 乙硫醇降解菌LC-1 生长条件考察
3.3.4 响应曲面法优化乙硫醇降解菌LC-1 降解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恶臭复合菌剂的构建
4.1 接种顺序
4.1.1 三种功能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4.1.2 三种功能菌的接种顺序
4.2 培养条件
4.3 各单菌接种量
4.4 培养基的优化
4.4.1 碳源的优化
4.4.2 氮源的优化
4.4.3 磷源的优化
4.4.4 无机盐的优化
4.4.5 混合菌JSL1培养基配方
4.5 生长关系的考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菌剂的挂膜与效能研究
5.1 菌种的挂膜
5.1.1 生物膜的形成机理
5.1.2 实验填料
5.2 复合生物滤床微生物群落变化
5.2.1 生物滤床混合菌总DNA的提取
5.2.2 PCR-DGGE及群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19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019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