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生态人类学视角下的农牧互动研究 ——以新疆玛纳斯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5-02-07 19:47
  生态人类学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对当地人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和组织类型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生态环境对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新疆地区,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恶化,并给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牧民定居工程、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利于地区发展的政策势在必行。为了应对环境恶化给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地区经济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往来也更加的密切。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合理的进行社会文化整合以增强各族人民对于环境的适应,成为学术界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项研究以新疆玛纳斯县为例,以生态人类学为视角,考察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以后,当地的哈萨克族和汉族在经济、文化、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新变化,并分析经济结构变化下的民族生境状况,以及当地人类生态系统中农牧互动的走向等问题,进而从总体上对生态环境与农牧互动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把握,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各族文化经济发展的道路。论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导论,主要介绍国内外生态人类学理论、农牧互动下民族关系的研究概况,以及本论文研究的缘由、意义、...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相关研究动态
        (一)生态人类学方面的研究现状
        (二)有关农牧互动的相关研究
        (三)有关新疆民族互动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的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假设
        (二)研究方法
    五、田野调查点的选取
第二章 调查点概况
    一、新渠村概况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社区概况
    二、闽玛生态村概况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社区概况
    三.小结
第三章 玛纳斯县的环境变迁及经济影响
    一、环境恶化的成因分析
        (一)自然原因
        (二)人为原因
    二、环境变迁对农区的影响
        (一)种植结构的不稳定性
        (二)农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三、环境变迁对牧区的影响
        (一)牧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牧民的再社会化
        (三)与外界联系的加强
    四、关于农牧地区经济结构变化的生态人类学试析
        (一)经济结构变化下的民族生境
        (二)新渠村的民族生境变化分析
        (三)闽玛生态村的民族生境变化
    五、小结
第四章 环境变迁下牧区与农区之间的互动
    一、玛纳斯县牧区与农区互动的几种形式
        (一)整体定居型哈萨克族与农区的关系
        (二)“插花定居”型哈萨克族与农区的关系
        (三)主动定居型哈萨克族与农区的关系
        (四)长期定居型哈萨克族与农区的关系
        (五)其他经济形式的互动
    二、牧区与农区之间互动的特点
        (一)互动中的合作
        (二)互动中的竞争
        (三)互动中的文化冲突
    三、牧区与农区之间互动的生态人类学分析
        (一)关于民族群体与生态位之间的思考
        (二)从饲料贸易来看文化的生物性适应
        (三)农牧互动与人类生态系统的相关思考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本文编号:4031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031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2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