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回灌条件下回灌水水量及水质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4-27 02:14
通过分析保定市一亩泉生态修复试验场地下水回灌试验期间入渗水量的监测数据与采集的地下水样品测试结果,研究人工回灌过程中回灌水水量及水质对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Schoeller图和Aquechem软件对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及模拟。结果表明:回灌对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范围随着回灌水量的增加而变大,回灌初期地下水水化学变化较大,在回灌后期趋于稳定且并未受到回灌水量增加的影响。回灌过程中的物理混合作用对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取决于回灌水的水质。由于回灌水水质优于原始地下水水质,地下水各离子组分浓度趋向于回灌水,并未出现水质恶化的趋势。回灌水在地下水中的占比随着地下水径流长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受包气带不连续粘土层对入渗水吸附作用的影响,回灌点附近的Na+在回灌后浓度小于原始地下水和回灌水中Na+的浓度。离回灌点较远的地下水受溶滤作用影响,各离子组分浓度逐渐上升。沿地下水流向上的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受回灌的影响较大,而垂直地下水流向受到的影响较小。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1719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 试验场地理位置图
研究区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由山区丘陵过渡到中部的山麓倾斜平原。地貌上属于界河冲洪积扇的中上部,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西部基岩山区为中生代蓟县系灰岩或白云质灰岩,东部为第四系沉积物。第四系沉积物厚度由西向东增厚。区内的含水层大致可分为三层:第1....
图2 回灌设施和监测井分布位置图
该场地位于保定市顺平县与满城区交界处(图1),场地内建有3个倒梯形入渗池,南北长约200m,顶部宽约50m,底部宽约20m,深约8m。每个入渗池的底部建有8眼入渗机井,井深约80m,井径0.3m,与浅层含水层相连通。入渗池入水口管道直接与唐河干渠连接,闸门开启后即可进水,管口与入....
图3 回灌前研究区域地下水等水位线
图2回灌设施和监测井分布位置图1.3实验方案
图4 回灌25天时研究区域地下水等水位线
本次回灌试验共进行了72天,选取最西侧的入渗池,采用入渗池入渗与井灌同时进行回灌。通过入渗口处的多普勒流量计对入渗流量进行监测,流量监测频率为5min/次。对监测井的水位进行人工监测,水位监测频率为1d/次,水样的取样时间分别为回灌开始前,回灌30天和回灌开始60天时。采集的水样....
本文编号:4041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04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