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类铁基复合氧化物催化芬顿氧化水中有机染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16:04

  本文关键词:类铁基复合氧化物催化芬顿氧化水中有机染料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芬顿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研究较多(可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和后处理),是一种处理范围较广、效率较高的污水处理技术。该反应具有氧化性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在催化降解染料等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传统芬顿反应还存在p H适应范围窄、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这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因此,在环境催化领域,开发p H适应范围广的类芬顿催化材料一直是活跃而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较为系统的研究了Fe Co_2O_4-S和Fe/Ce O_2两种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特性及对水中污染物的催化降解性能。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铁钴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本章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方法制备的钴酸铁多相催化剂,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钴酸铁(Fe Co_2O_4)的结构、表面电荷、电子转移能力以及催化活性的影响。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钴酸铁催化剂(Fe Co_2O_4-S)比Fe Co_2O_4在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溶液时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活性,可归因于其更高效的电子转移能力。SDS加快了催化剂表面三价铁(Fe~(3+))被过氧化氢(H_2O_2)和超氧自由基?O_2-还原成二价铁(Fe~(2+))的反应,Fe Co_2O_4-S催化剂表面高密度的Fe~(2+)又促进H_2O_2分解为羟基自由基(?OH),从而实现对MB的高效降解。此外,SDS提高了催化剂对MB的吸附能力。有利于表面产生的?OH和吸附的MB之间的反应。(2)铁掺杂介孔氧化铈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本章通过简单的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铁掺杂氧化铈的催化剂,并研究了它对MB有机溶液的催化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铁掺杂到了氧化铈的结构中,改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提高了对MB降解的能力,?O_2-是降解MB的主要活性物种。铁掺杂氧化铈1%的催化剂相较其他比例的催化剂的降解效果要好,在p H中性条件下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3)Fe Co_2O_4 S对不同污染物催化降解的研究本章探究了催化剂Fe Co_2O_4-S对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选取了三种常见的有机染料分别是萘酚蓝黑、罗丹明、甲基橙作为催化目标。结果表明,催化剂对三种污染物都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以萘酚蓝黑降解效果最佳,作为代表,探究在降解过程中p H、温度、H_2O_2浓度、阴阳离子对结果得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 H=6.5、温度为40°C、15 m L H_2O_2,添加阴阳离子都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反应的进行。
【关键词】:催化降解 类芬顿催化剂 有机污染物 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O643.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我国水污染的现状10
  • 1.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方法10-11
  • 1.3 芬顿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11-12
  • 1.4 均相芬顿氧化技术12-13
  • 1.5 非均相芬顿氧化技术13-17
  • 1.5.1 非均相芬顿催化剂的反应机理13-14
  • 1.5.2 非均相芬顿催化剂的研究现状14-17
  • 1.5.2.1 非负载型催化剂14-16
  • 1.5.2.2 负载型催化剂16-17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17-18
  • 第二章 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铁钴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18-30
  • 2.1 引言18-19
  • 2.2 实验部分19-20
  •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19
  • 2.2.2 材料的制备19-20
  • 2.2.3 催化剂催化降解亚甲基蓝20
  • 2.2.4 材料的性能20
  • 2.3 结果与讨论20-28
  • 2.3.1 材料的表征20-24
  • 2.3.2 催化氧化亚甲基蓝24-26
  • 2.3.3 反应机理26-28
  • 2.4 小结28-30
  • 第三章 铁掺杂氧化铈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30-39
  • 3.1 引言30
  • 3.2 实验部分30-31
  • 3.2.1 实验试剂和设备30-31
  • 3.2.2 材料的制备31
  • 3.2.3 材料的表征31
  • 3.3 结果与讨论31-37
  • 3.3.1 材料的表征31-35
  • 3.3.2 材料催化氧化亚甲基蓝35-36
  • 3.3.3 反应机理36-37
  • 3.4 小结37-39
  • 第四章 FeCo_2O_4 S对不同污染物催化降解的研究39-45
  • 4.1 引言39-40
  • 4.1.2 材料的制备39
  • 4.1.3 实验操作39-40
  • 4.3 结果与讨论40-44
  • 4.3.1 对不同污染物催化降解的性能40-44
  • 4.4 小结44-45
  • 第五章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9
  • 致谢59-60
  •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蕾;周明华;;电芬顿技术的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3年10期

2 TRABELSI SOUISSI Souhaila;OTURAN Nihal;BELLAKHAL Nizar;OTURAN Mehmet A;;应用于水溶液介质中喹啉氧化的电芬顿工艺实验设计方法(英文)[J];电化学;2013年05期

3 赵昌爽;张建昆;;芬顿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进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5期

4 赵豫北;;电芬顿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发展现状和研究[J];科技传播;2013年12期

5 李筱;初本莉;陈修栋;何宏平;;稀土辅助类芬顿效应降解染料废水[J];广东化工;2011年09期

6 翁宝;;美国网友对中国雾霭的13种反应[J];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01期

7 张瑛洁;马军;姚军;赵吉;陈雷;张亮;;可见光多相类芬顿降解水中孔雀石绿[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孟凡义;;芬顿氧化处理显影脱膜废液的研究[J];印制电路信息;2011年S1期

9 马家海;杨维英;李向军;;对二巯基苯促进的孔雀绿的芬顿降解(英文)[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苏荣军;王鹏;谷芳;黄丽坤;;絮凝-芬顿氧化法处理制药污水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晓飞;杨春鹏;王毅霖;;芬顿氧化技术处理醇酮模拟水的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王宇晶;赵红颖;赵国华;;微波原位增强电芬顿氧化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李海涛;李玉平;曹宏斌;李鑫钢;;隔膜体系中阳极氧化、阴极电芬顿耦合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4 万云洋;刘静;师生宝;朱雷;钟宁宁;;基于污染分级的土壤石油超声芬顿处理[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0分会:环境与健康[C];2014年

5 王爱民;胡春;;活性炭纤维载铁催化剂光芬顿降解偶氮染料酸性红B[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绍伟;陈鹏;王永;徐伟;王飞;;芬顿氧化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昀;“新媒体烧钱不赚钱”,或不再是魔咒[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唐昀;阿里安娜·赫芬顿:打破“新媒体不赚钱”魔咒[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孙行之;梦境在别处[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邓喻静;《赫芬顿邮报》:没有围墙的新闻花园[N];中国经营报;2013年

5 吕虹 编译;《赫芬顿邮报》:美国梦正在发生变化[N];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吕虹 编译;《赫芬顿邮报》:东北亚会出现中韩与朝日对立吗[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袁超 编译;《赫芬顿邮报》:欧洲最大的“敌人”是自己[N];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郭全中;第一份互联网报纸如何打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9 孙西辉 编译;《赫芬顿邮报》:德国需以合作方式走向国际舞台[N];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于洋;手机时代,谁还阅读黑格尔?[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兴发;新型铁基双金属类芬顿催化剂的研制及在染料去除上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2 刘婷;非均相光芬顿体系的建立与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冯斐;Fenton氧化耦合MBR工艺处理蒽醌染料废水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冬雪;低分子量有机酸对铁光化学循环的调控机制及其水处理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微纳米结构铁及铁基复合物类芬顿降解有机物/灭菌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方嘉声;针铁矿—石墨烯复合体表面修饰介孔载体光芬顿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降解苯酚废水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彭博文;斯基芬顿成人培训模型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池俊杰;惠州市鸿海精细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与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佳斌;土壤中石油烃的芬顿氧化实验研究[D];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2016年

6 刘春;铁离子负载型电芬顿氧化降解双酚A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7 任丽梅;类铁基复合氧化物催化芬顿氧化水中有机染料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高爽;《赫芬顿邮报》科技创新文章翻译报告[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王欢;类电芬顿灭活单细胞海藻及除污染效果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刘溢敏;赫芬顿邮报用户制作内容的特色分析[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类铁基复合氧化物催化芬顿氧化水中有机染料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55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