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高浓度游离氨冲击负荷对生物硝化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17-06-18 12:12

  本文关键词:高浓度游离氨冲击负荷对生物硝化的影响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工业废水厂或含工业废水较多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意外受到高浓度氨氮废水急性冲击负荷的影响,造成生物硝化反应受到抑制,出水不能稳定达标.为了指导实际污水处理厂应对游离氨(FA)急性冲击负荷造成的出水不达标问题,本文探究高浓度氨氮废水对污水生物硝化系统的影响机制.本文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通过监测氨氮最大比降解速率、硝酸盐氮最大比生成速率、亚硝化和硝化比耗氧速率,硝化菌丰度等指标,研究高浓度氨氮废水中FA对硝化菌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A在低浓度范围内,增加FA急性负荷能够促进硝化活性,而当FA急性冲击负荷大于一定值时,会对硝化作用造成抑制;FA浓度越大,受到抑制的硝化生物活性所需要的恢复周期越长.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技术,发现当进水FA浓度(以N计)从3.6 mg·L~(-1)升高到8.1 mg·L~(-1)时,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菌群数量都略微升高,而当FA浓度大于8.1 mg·L~(-1)时,AOB和NOB菌群数量明显下降.FA对AOB和NOB菌群的临界抑制浓度分别为8.1 mg·L~(-1)和6.6 mg·L~(-1),NOB相对于AOB菌群更敏感.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高浓度氨氮废水 硝化 硝化菌 抑制 游离氨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203-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02)
【分类号】:X703.1
【正文快照】: 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生物脱氮技术,因为硝化细菌对许多环境因素比较敏感(如p H、温度、溶解氧浓度等),所以脱氮过程中的硝化作用被认为是整个脱氮过程的限速步骤[1].硝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将氨氮(NH+4-N)转化为亚硝酸盐氮(NO-2-N),然后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细全;李兆华;蔡鹤生;;低浓度下冲击负荷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3期

2 钟中;杨忠林;吕效平;韩萍芳;;冲击负荷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3 戴友芝,施汉昌,钱易;有毒物冲击负荷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01期

4 唐远东;李东伟;;冲击负荷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影响[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03期

5 叶海燕;宋明中;李振锋;;区域电网有功冲击负荷动态控制系统开发[J];宝钢技术;2012年05期

6 李岩;;含油污水处理站沉降段抗冲击负荷的措施[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年04期

7 张超;废水处理设施冲击负荷的缓冲[J];湖南有色金属;2003年05期

8 文彪;;城镇污水厂雨季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4年03期

9 柴立;薛旭东;邓彦;孙长顺;张振文;;冲击负荷对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的影响及其恢复重建过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09期

10 戴友芝,冀静平,施汉昌,钱易;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对有毒有机物冲击负荷的适应性[J];环境科学;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学良;胡敏强;;冲击负荷时发电机绕组电动力研究[A];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CTEE'2001)论文集[C];2001年

2 虢清伟;黄博;许振成;杨仁斌;金中;骆其金;易皓;;填料床控制暴雨径流中氮磷冲击负荷的特征[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3 刘维民;王修德;蔺荣军;;小型发电厂带冲击负荷时使用高压SVC装置的应用效果[A];2004年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学良;胡敏强;;冲击负荷时发电机绕组振动研究[A];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CTEE'2001)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贞良;冲击负荷建模及电能质量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2 谢岩;电力系统典型冲击负荷特性分析及其建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3 张斌;冲击负荷相关电能计量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高浓度游离氨冲击负荷对生物硝化的影响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59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f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