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循环流化床痕量元素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燃煤循环流化床痕量元素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50k 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采用美国EPA Method29痕量元素取样分析方法,研究小龙潭褐煤(含石灰石脱硫剂)循环流化燃烧过程中As、Cd、Pb、Sb、Cr、Mn、Co、Cu、Mo、Ba 10种痕量元素在底渣、飞灰、烟气中的分布富集特性、排放浓度。结果表明:痕量元素的质量平衡率在95%~125%范围内,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痕量元素主要分布于底渣、飞灰中,烟气气态痕元素所占比例极小(0.05%);所研究的痕量元素具有半挥发性,在飞灰中有富集趋势在底渣中存在耗散;烟气中气态痕量元素浓度极低,最大值小于0.7μg/m3,但As、Pb、Cr远高于国家环保部关于空气质量的要求,燃煤电厂烟气痕量元素的排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烟气中颗粒态痕量元素具有很高的浓度且变化较大,通过飞灰的高效捕集可很大程度减少烟气颗粒态痕量元素的排放。
【作者单位】: 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燃煤 痕量元素 排放特性 改进相对富集因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6046,51576044,5100602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_0093,KYLX_0115,KYLX_0184)~~
【分类号】:X773
【正文快照】: Program of Jiangsu Province(CXZZ13_0093,KYLX_0115,KYLX_0184).0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2014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显示我国2013年能源消耗总量达3.75?109标准煤[1]。燃煤排放的痕量元素因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而引起广泛的关注[2-3]。为此,各国制定了相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谊;《环境中的痕量元素污染》简介[J];农村生态环境;1987年02期
2 吴梅贤;李献华;刘颖;涂湘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元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年05期
3 赵毅;彭淑娟;刘玉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三甲基镓中痕量元素[J];低温与特气;1993年03期
4 彭文;无机痕量元素的分离和予浓缩方法[J];冶金分析;1982年02期
5 李家铸;;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煤中14种微、痕量元素[J];煤炭分析及利用;1991年01期
6 纪翠荣,白莉,李建军;粮食中多种痕量元素的同时测定[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7 卜海富,周健,刘玉萍,孙昕,张胜义;动物骨中痕量元素铅和镉测定方法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8年03期
8 刘迎晖,游小清,郭欣,郑楚光;煤中易挥发有毒痕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04期
9 陈雪松;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痕量元素测定中的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年06期
10 宋党育,秦勇,张军营,王文峰,郑楚光;晋北-宁北煤中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亚继;金保升;仲兆平;肖睿;董长青;;痕量元素在煤粉炉中赋存与挥发特性的研究[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茜;徐文国;马联弟;王军;;食品中微量、痕量元素的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周剑雄;;几类重要矿物的痕量元素及主元素的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4 陈任务;;水中痕量元素的形态及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5 罗鲲翔;刘峰;张煜;庞美玲;;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NOx-还原剂AUS 32中11种痕量元素[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谢成屏;李方建;李勇;陈琼;彭过房;蓝敏剑;;半导体级磷酸中痕量元素的动态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晓月;瞿成利;王卓;;全自动离线螯合工作站的构建及其在海水痕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彦辉;武朝晖;郭虹;薛丽丽;;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煤质样品中49种痕量元素[A];2005年全国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和质谱仪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超;燃煤细颗粒物及痕量元素排放控制特性的试验研究与现场测试[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晶;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释放与反应机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田冲;煤中痕量元素与矿物关联性及其排放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吴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药及水样中的微痕量元素[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雷;庐山大气云雾及干湿沉降中痕量元素的污染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孙海程;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痕量元素迁移特性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詹靖;煤中典型痕量元素的化学动力学以及挥发行为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冯荣;燃煤典型痕量元素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计算的研究与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朱文渊;煤燃烧过程中典型痕量元素挥发行为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吴涛;不同淋滤方法对煤灰中痕量元素淋滤特性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白小红;毛细管微萃取在痕量元素及其形态分析中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刚;鄱阳湖水生生物中痕量元素砷硒汞的环境和生物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张彩聪;ICP-MS法测定岩矿样品中20种痕量元素的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蔡铭;燃煤过程中痕量元素汞、铬的化学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燃煤循环流化床痕量元素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50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