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辽河保护区植被缓冲带对N、P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10:06

  本文关键词:辽河保护区植被缓冲带对N、P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河岸缓冲带 种植模式 宽度 阻控率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辽河流域水污染状况也逐渐加剧,其中农业非点源中氮、磷的污染日益突出。目前,建立河岸植被缓冲带是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针对北方地区,特别是辽河流域的河岸缓冲带植被模式及有效宽度鲜有报道。研究河岸带植被的最佳组合模式、合理有效的去除宽度可以为国家治理水污染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为后续河岸缓冲带的恢复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构建健康河岸缓冲带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辽河流域中上游铁岭区段为例:首先,对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次,筛选出适宜的草本植被,通过实验室水培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植物对氮、磷营养元素的去除能力,确定最佳的河岸缓冲带植物;最后依据试验现场地形,构建六种不同植被模式的人工河岸缓冲带,以模拟降雨的形式进行现场试验,分析不同植被模式、不同宽度的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非点源污染中氮、磷的阻控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辽河保护区内大部分河岸带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但植被类型相对单一,以中生植物群落为主,草本植物占到90%以上;(2)通过实地考察、查阅相关文献和寻求植物专家的指导下,共选取4种草本植物进行水培试验,分别为:小冠花、草木樨、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结果表明,草木樨对氮、磷的去除率最高,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73%和51.85%;(3)不同植被模式的河岸缓冲带对人工污水中各形态氮、磷的阻控效果不尽相同,灌草混合种植模式的河岸缓冲带对氮、磷的阻控效果明显高于单一草本植被种植模式,其中杞柳+草木樨条带和草木樨条带对TN、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71%、67.85%、38.70%和35.36%、41.19%、24.64%;(4)同一植被种植模式下,河岸缓冲带对土壤渗流中各形态氮、磷浓度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地表径流。其中杞柳+草木樨缓冲带对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流中TN、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2%、40%、32%和71.3%、66.4%、40%;同比增长了18.4%、66%和25%;(5)阻控率的变化趋势随着植被缓冲带宽度的增加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在缓冲带的宽度为7-10m时,对各形态氮、磷的阻控效率最低,但当宽度增加至13m后,阻控效率升高,15m时阻控率达到最大;(6)六种不同植物种植模式的河岸缓冲带中,杞柳+草木樨植被缓冲带对各形态氮、磷阻控效率最高,单一黑麦草植被缓冲带的阻控效率最低。总体表现为:杞柳+草木樨杞柳+蒿属杂草草木樨蒿属杂草杞柳+黑麦草黑麦草。
【关键词】:河岸缓冲带 种植模式 宽度 阻控率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X17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问题的提出12
  • 1.2 研究目的意义12-13
  • 1.3 河岸缓冲带的界定及特征13-14
  • 1.4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特点及危害14-15
  • 1.5 河岸缓冲带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作用15
  • 1.6 河岸带截留农业氮、磷污染研究进展15-17
  • 1.7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8 研究技术路线18-19
  • 第2章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现状分析19-28
  • 2.1 材料与方法19-21
  • 2.1.1 辽河保护区概况19-20
  • 2.1.2 调查断面选择20-21
  • 2.1.3 调查内容与方法21
  • 2.2 结果与分析21-27
  • 2.2.1 植被现状21-24
  • 2.2.2 河岸带宽度及土地利用现状24-27
  • 2.3 小结27-28
  • 第3章 植物对氮磷去除能力研究及河岸缓冲带植被筛选28-37
  • 3.1 材料与方法28-31
  • 3.1.1 河岸带植被选择28-29
  • 3.1.2 试验设计29-30
  • 3.1.3 测定方法30
  • 3.1.4 数据分析30-31
  • 3.2 分析与讨论31-36
  • 3.2.1 不同污水浓度下植物根、茎的变化31-32
  • 3.2.2 不同植物对人工污水中TN的去除效果32-34
  • 3.2.3 不同植物对污水中磷的净化效果34-36
  • 3.3 小结36-37
  • 第4章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污染的去除效果37-62
  • 4.1 材料与方法37-43
  • 4.1.1 实验区概况37-39
  • 4.1.2 试验设计及基地建设39-40
  • 4.1.3 试验方法40-42
  • 4.1.4 测定方法42-43
  • 4.1.5 数据处理43
  • 4.2 分析与讨论43-61
  • 4.2.1 不同植被模式对面源氮污染的阻控效果分析43-47
  • 4.2.2 不同植被模式对面源磷污染的阻控效果分析47-50
  • 4.2.3 不同宽度植被缓冲带对面源氮污染的阻控效果分析50-57
  • 4.2.4 不同宽度植被缓冲带对面源磷污染的阻控效果分析57-61
  • 4.3 小结61-62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2-64
  • 5.1 结论62-63
  • 5.2 存在问题和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7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67-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明奎,方利平;河岸水稻缓冲带宽度对排水中氮磷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4期

2 罗晓娟;余勇利;;植被缓冲带结构与功能对水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年04期

3 余晓燕;齐实;李林英;刘劲;王棣;;美国的生物缓冲带[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7年06期

4 苏天杨;李林英;姚延h,

本文编号:529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529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0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