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CALPUFF模型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污染贡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22:23

  本文关键词:基于CALPUFF模型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污染贡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 AERMOD CALPUFF 污染贡献 主要污染源 减排效果


【摘要】: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是兰州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撑企业,也是兰州市环保的重点关注企业,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也响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整改措施,近几年兰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逐步好转,但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为了解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的环境空气污染贡献,确定对主城区影响的主要污染源,本文收集2015年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有组织污染源常规污染因子排放资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02008),采用AERMOD模型和CALPUFF模型对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进而根据各污染源对主城区环境质量的贡献量确定各主城区相应污染因子主要污染源,同时分析重污染天气下,削减园区主要污染源后的大气环境影响和减排效果,本文研究内容包括:(1)以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2015年排污申报资料为基础,确定2015年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有组织大气污染源常规因子排放情况;(2)通过大气污染扩散模型AERMOD、CALPUFF对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有组织排放源的环境空气质量污染贡献进行预测;(3)通过CALPUFF模型计算园区各污染源对主城区的污染贡献量,确定重污染天气减排污染源,并计算减排效果。在确定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污染源排放情况下,通过模型预测了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的环境影响并计算了各污染源的贡献量,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统计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主要点污染源,共统计点污染源43个,其中炼油区25个,化工区18个,给出污染源源强参数和相应的排放参数。(2)根据兰州的特殊地形、模型扩散原理差异和预测结果与现状监测值的对比分析,本文确定以CALPUFF模型预测结果作为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的污染贡献。(3)根据CALPUFF模型预测结果,得出了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各主城区的污染贡献情况。(4)根据CALPUFF模型得到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各污染源对各主城区相应污染因子的浓度贡献量。(5)根据各污染源对各主城区相应污染因子的浓度贡献量,确定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影响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6)在重污染天气下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主要污染源生产负荷分别降低5%和10%,对前5大贡献污染源进行减排后,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各主城区贡献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当生产负荷降低5%时,NOx贡献浓度占标率下降百分比为2.52%-4.13%;当生产负荷降低10%时,NOx贡献浓度占标率下降百分比为5.04%-8.26%。近年来,对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污染的研究中尚没有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有组织排放源对兰州市主城区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主城区环境污染贡献量,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和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 AERMOD CALPUFF 污染贡献 主要污染源 减排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8;X5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模型研究现状10
  • 1.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10-12
  • 第二章 研究范围概况及气象条件分析12-21
  • 2.1 兰州市区域概况12
  • 2.2 兰州市地形地貌特征12-14
  • 2.3 气象特征分析14-21
  • 第三章 预测模型的选取及参数设置21-37
  • 3.1 预测模型的选取21-28
  • 3.1.1 AERMOD模型原理及应用21-22
  • 3.1.2 CALPUFF模型原理及应用22-27
  • 3.1.3 AERMOD与CALPUFF对比分析27-28
  • 3.2 预测方案设置28-31
  • 3.2.1 预测因子和评价标准28
  • 3.2.2 预测范围和预测点28-31
  • 3.2.3 预测情景设置31
  • 3.3 模型参数设置31-37
  • 3.3.1 网格设定31-32
  • 3.3.2 气象数据选取32-33
  • 3.3.3 土地利用数据选取33-35
  • 3.3.4 背景浓度选取35-37
  • 第四章 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污染贡献37-69
  • 4.1 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污染源统计分析37-41
  • 4.1.1 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主要厂区分布37-38
  • 4.1.2 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主要污染源分布38-39
  • 4.1.3 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污染源源强统计39-41
  • 4.2 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污染贡献分析41-67
  • 4.2.1 AERMOD环境影响预测41-50
  • 4.2.2 CALPUFF环境影响预测50-62
  • 4.2.3 AERMOD和CALPUFF预测结果对比62-63
  • 4.2.4 预测模型确定及污染贡献分析63-67
  • 4.3 本章小结67-69
  • 第五章 主要污染源筛选及其减排分析69-79
  • 5.1 各污染源贡献浓度分析69-74
  • 5.2 重污染天气下主要污染源减排分析74-78
  • 5.2.1 主要污染源筛选74-76
  • 5.2.2 重污染天气下主要污染源减排分析76-78
  • 5.3 本章小结78-7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9-81
  • 6.1 结论79-80
  • 6.2 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85-86
  • 致谢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化工业“十五”总体思路和目标提出[J];江苏化工;2000年11期

2 程哲生;东亚石化工业将逐渐复苏[J];石油化工动态;2000年05期

3 天木;石化工业“十五”发展重点与目标[J];石油化工设备;2001年03期

4 章文;2005年全球石化工业将达到近期的发展顶峰[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年02期

5 马瑞;中国石化工业:练好“内功”是上策[J];科技潮;2005年02期

6 鲁青;亚洲石化工业必须提高附加值[J];国际化工信息;2005年08期

7 李德玲;水从何来?——大上石化工业项目必须考虑的问题[J];经营与管理;2005年02期

8 袁晴棠;加快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的战略举措[J];港口经济;2005年02期

9 张福琴;纪晔;雒世军;;石化工业与节能、安全及环保协调发展的探讨[J];中外能源;2006年04期

10 陈丽珍;;印尼大力打造石化工业[J];国际化工信息;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志勇;;浅谈甘肃石化工业技术创新方向[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王基铭;;加快发展我国石化工业的战略思考[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曹湘洪;;我国炼油与石化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张旭之;;我国石化工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A];智能化石油化工厂和乙烯、聚烯烃装置运营管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林大泉;曾向东;;世纪之交的石化工业环保问题及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赵旭涛;;抓住机遇 调整结构 促进甘肃石化工业持续协调发展[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曹湘洪;;中国石化工业现状和未来发展展望[A];第六届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展览暨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曹湘洪;;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我国炼油及石化工业的健康发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谢克令;;我国石化工业竞争力的分析(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10 ;我国石化工业发展形势以及对智能化管理和先进控制技术的要求[A];智能化石油化工厂和乙烯、聚烯烃装置运营管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讯;上半年石化工业增加值增长7.88%[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唐绍红 庞晓华;亚洲石化工业出路何在[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张福琴;摆脱资源和环境制约 石化工业发展需“三位一体”[N];中国工业报;2006年

4 记者 刘全昌;石化工业面临五大任务[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林华 蔡忠仁;一季度福建石化工业平稳增长[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记者 邱美辉;福建石化工业发展提速[N];中国化工报;2008年

7 ;泰国石化将进行债务重组[N];国际商报;2000年

8 高增双;哈尔滨装备制造和石化工业增速走低[N];中国石化报;2009年

9 记者 翟朝辉;印尼三地集中发展石化工业[N];经济日报;2010年

10 饶兴鹤;亚洲需求强势增长支撑世界石化工业健康发展[N];中国石油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艺松;石化工业防爆电气爆炸风险评估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马岩;基于CALPUFF模型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污染贡献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穆建新;长江三角洲石化工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小荣;珠海市石化工业的前景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陈剑清;泉港石化工业区园林绿化景观更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6 王志坤;石化工业基于风险的设备检测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赵秀平;我国沿海地区炼油和乙烯的供需平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郑宝山;中国石油大庆地区石化企业整合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78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578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