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特性的数值模拟与颗粒脱除特性机理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特性的数值模拟与颗粒脱除特性机理实验研究
【摘要】:细微颗粒物是大气环境中化学组成最复杂的污染物,现已成为影响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我国70%的发电量来自于燃煤锅炉,而燃煤锅炉产生的颗粒污染物是大气中颗粒物主要的来源。根据国标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重点地区的燃煤锅炉烟尘排放限值为20 mg/m3,广东沿海地区甚至在开展低于5 mg/m3的超净排放的试点工作。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给燃煤电厂的除尘设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结合了电除尘和布袋除尘两者的优点,不仅可以保证99.9%以上的高除尘效率,对细微颗粒物的捕集能力强,且具有过滤压降小、滤袋不易破损等优点,在投入使用中已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从实验、数值模拟及现场测试等几方面对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除尘特性进行研究。在实验方面,利用电袋复合除尘实验平台进行细颗粒物脱除机理研究,通过改变烟气温度、含湿量及工作电压,探讨各因素对电袋复合除尘效率以及PM2.5除尘效率的影响。在数值模拟方面,运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对1000MW级电袋复合除尘器进行建模,运用CFD软件FLUENT对某电厂提供的实际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与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然后对影响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操作条件和颗粒特性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在现场测试方面,结合试验电厂颗粒物测试数据研究电袋复合除尘器对微细颗粒物的脱除特性。结果表明:(1)烟气温度降低、含湿量增加、流速减小、除尘器内部阻力增大,均可显著提高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除尘效率;(2)从电除尘机理角度分析,当烟气中颗粒粒径增大,颗粒荷电量增多时,能够有效提高除尘效率;对于高比电阻的粉尘收集,降低温度能使粉尘比电阻减小,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3)适当延长清灰周期至1.75倍范围之内,除尘器内部阻力的增大有利于提高细颗粒物脱除效率。本文研究结果可望为大型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实际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电袋复合除尘 除尘效率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11
- 1.2 燃煤电厂除尘现状11-12
- 1.3 电除尘与袋除尘基础理论12-15
- 1.3.1 电除尘机理12-13
- 1.3.2 袋除尘机理13-15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1.4.1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15-17
- 1.4.2 除尘性能优化研究17-20
- 1.5 本文研究内容20-21
- 第二章 颗粒脱除特性机理实验研究21-29
- 2.1 实验台介绍21-24
- 2.1.1 实验原料21
- 2.1.2 实验装置21-24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24-28
- 2.2.1 含湿量对细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24-26
- 2.2.2 电压对细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26-27
- 2.2.3 烟气浓度对细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27
- 2.2.4 烟气温度对细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27-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1000MW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模型建立29-44
- 3.1 物理模型与假设29-30
- 3.2 湍流模型30-33
- 3.2.1 标准 κ-ε 双方程30-31
- 3.2.2 UDF & UDS简介31-33
- 3.3 电晕电场模型33
- 3.4 网格划分33-35
- 3.5 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35-36
- 3.6 可靠性检验36-43
- 3.6.1 无关性检验36-37
- 3.6.2 残差收敛判定37-38
- 3.6.3 系统流量守恒检验38
- 3.6.4 除尘器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对比38-39
- 3.6.5 气流均匀性检验39-43
- 3.7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1000MW电袋复合除尘器模拟结果与分析44-54
- 4.1 操作条件对除尘效率的影响44-48
- 4.1.1 烟气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44-46
- 4.1.2 除尘器阻力对除尘效率的影响46-48
- 4.2 颗粒特性对除尘效率的影响48-53
- 4.2.1 颗粒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48-49
- 4.2.2 颗粒粒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49-51
- 4.2.3 颗粒荷电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51-52
- 4.2.4 比电阻对除尘效率的影响52-53
- 4.3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电袋复合除尘器现场应用情况54-62
- 5.1 细颗粒物脱除效率测试装置54-58
- 5.1.1 测试原理54-55
- 5.1.2 DLPI工作原理55-57
- 5.1.3 现场煤样与负荷情况57-58
- 5.2 试验电厂电袋复合除尘器细颗粒物测试58-61
- 5.2.1 测试目的58
- 5.2.2 测试方法58-59
- 5.2.3 测试结果59-61
- 5.3 本章小结61-62
- 结论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0-72
- 致谢72-73
- 附件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培良;更新备料设备 提高除尘效率[J];纸和造纸;1996年06期
2 陈金泉;污染气象与火电厂除尘效率关系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1年01期
3 叶天秀;沉降室除尘效率的计算机模拟计算[J];化工设计通讯;2002年02期
4 栾景丽;宁平;;提高转炉除尘效率的实践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5年S1期
5 刘冰心;湿式振动矩形纤维栅的除尘效率仿真[J];林业劳动安全;2005年01期
6 黄鹏;;影响除尘效率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冶金;2008年01期
7 温治军;;影响电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8期
8 王丽娜;李治钢;;对混燃高铝煤提高除尘效率的分析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9 王喜军;李文华;范全胜;;300MW机组电除尘效率低原因分析及改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10 安胜利;;影响除尘效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奎;;以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电除尘除尘效率[A];第十一届全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胡红斌;;提高电除尘效率的一点体会[A];第十届全国电除尘、第二届脱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胡红斌;;应用电除尘技术提高除尘效率的一点体会[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济吾;蔡伟建;;水帘极板静电除尘模型的收集性能实验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义梅;;烧结机机头电除尘效率提升的途径[A];2010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原永涛;齐立强;岳焕玲;;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辅助除尘效率的数学模型[A];第十二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姜雨泽;;提高燃煤电厂电除尘效率技术改造方案探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8 朱军;李立敏;;应用大功率高频电源技术提高电除尘效率[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6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栾松;;浅谈粉尘特性对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峰;孙立亭;王涛;;球团主抽电除尘提效改造及实践[A];晋琼粤川鲁冀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二十一届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诚;福建三金钢铁通过环保复查[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申英俊;除尘效率和节能降耗并重[N];中国冶金报;2012年
3 何卫东 李红欣;兴泰发电公司千万资金“变脸”电除尘[N];华北电力报;2005年
4 祁进城;西宁特钢发展循环经济见真效益[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刘晨;喷雾技术在钢铁渣处理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6 刘延忠 田式建;实施环保促和谐[N];济宁日报;2005年
7 杜志强 柳彬;构筑蓝天碧水工程[N];华北电力报;2001年
8 通讯员 周春光;航勘院旋流除尘机亮相[N];中国航空报;2000年
9 德晶;电除尘器的操作维护与改造[N];中国建材报;2003年
10 李昌德 刘晨;转炉一次烟气高效节水型塔文除尘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欣军;电除尘器内细颗粒物的运动规律及其除尘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小川;气流场中粉尘颗粒流动行为与湿法净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鹤;基于等离子体的烟气净化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张建国;H厂锅炉除尘器改造项目质量控制方案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3 彭泽宏;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特性的数值模拟与颗粒脱除特性机理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蓝惠霞;高梯度磁分离除尘实验与机理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1年
5 于兴鲁;电袋复合除尘特性的实验及三维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逄晓龙;超声波雾化技术捕集微细颗粒物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岳焕玲;火电厂脱硫工艺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8 李世远;脉冲电场强化烟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彭伟功;高梯度磁净化除尘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10 张腾龙;漩涡除尘机理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4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66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