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城区河段工况影响下水质变化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09:02
本文关键词:宜春市城区河段工况影响下水质变化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量水质耦合模拟 水动力模块 水质模块 水质变化 宜春城区河段
【摘要】:城市的发展必定会给环境带来影响,各种人工建设已经改变了原天然河道的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等各种工况均会显著改变河道的水动力条件及其水环境质量。沿着袁河宜春城区河段的流向,居民越来越密集,污染物排放越来越严重,中下游的河水多项饮用水指标超标,水质恶化。为了掌握宜春城区河段的水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水量水质耦合模拟研究,利用MIKE 21模型中的水动力模块Hydrodynamics(HD),在实测水位和流量资料的基础上,构建适合袁河宜春城区河段的水动力模型,模拟抬水坝这种工况影响下的水流变化;耦合MIKE 21模型中的水质传输模块(Transport Module),模拟研究河段内对应工况下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的迁移转化过程,确定工况因素与水质变化的定量关系,分析工况对研究河段水质变化的影响情况,最后得出结论:抬水坝对研究河段的水环境容量有所提高,一定的改善了研究河段的水质。通过本文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为袁河宜春城区河段取水、排水、入河湖排污口计量监控设施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宜春市城区河流的水环境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水量水质耦合模拟 水动力模块 水质模块 水质变化 宜春城区河段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绪论7-16
- 1.1 研究背景7-9
- 1.1.1 水量水质耦合模拟的必要性及迫切性7
- 1.1.2 流域概述7-9
- 1.1.3 袁河流域河流水资源质量综述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
- 1.3 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进展10-14
- 1.3.1 水动力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10-13
- 1.3.2 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13-14
- 1.3.3 水量水质模型耦合模拟14
- 1.4 论文研究内容14-16
- 2 河网平面二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16-23
- 2.1 河网水动力数值模型16-20
- 2.1.1 模型概述16
- 2.1.2 基本假定16
- 2.1.3 控制方程及其求解方法16-20
- 2.1.4 定解条件20
- 2.2 河网水质数值模型20-22
- 2.2.1 模型概述20
- 2.2.2 模型构成部分20-21
- 2.2.3 控制方程21-22
- 2.3 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模拟22-23
- 3 袁河研究河段水动力模型23-39
- 3.1 研究河段基本概况23
- 3.2 工况对研究河段水动力条件的影响23-27
- 3.2.1 工况概况23-24
- 3.2.2 工况影响分析24-27
- 3.2.3 影响分析结论27
- 3.3 研究河段水动力模型建立27-39
- 3.3.1 计算区域及网格27-31
- 3.3.2 定解条件31-34
- 3.3.3 影响因素和参数率定34-35
- 3.3.4 模型率定验证与分析35-39
- 4 袁河研究河段水质模型39-46
- 4.1 研究河段水质现状39
- 4.2 研究河段水质影响因素分析39-41
- 4.3 研究河段水质模型建立41-46
- 4.3.1 研究河段水质组分41-42
- 4.3.2 模型参数计算42
- 4.3.3 水质模型率定和验证42-46
- 5 研究河段排污口污染物传输模拟46-49
- 5.1 污染物传输模拟46-47
- 5.2 工况影响下污染物的扩散传输模拟47-48
- 5.3 模拟结果分析48-49
- 6 结论与展望49-50
- 6.1 结论49
- 6.2 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图53-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艳红;陈小龙;张万顺;王生愿;;华容河治理前后水量水质耦合模拟研究[J];人民长江;2013年13期
2 果有娜;;MIKE21在圆形桥墩对河道洪水影响数值模拟中的探讨[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2年01期
3 赵琰鑫;张万顺;汤怡;吴静;;湖泊-河网耦合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李娜;叶闵;;基于MIKE21的三峡库区涪陵段排污口COD扩散特征模拟及对下游水质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胡锋平;侯娟;罗健文;胡伟仁;;赣江南昌段污染负荷及水环境容量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12期
6 董增川;卞戈亚;王船海;李大勇;;基于数值模拟的区域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7 张明亮;沈永明;;河网水动力及综合水质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10期
8 任照阳;邓春光;;二维水质模型在污染带长度计算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9 王领元;;丹麦MIKE11水动力模块在河网模拟计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2期
10 袁雄燕;徐德龙;;丹麦MIKE21模型在桥渡壅水计算中的应用研究[J];人民长江;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771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7711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