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浓度及渗流速度变化时污染物运移过程的求解

发布时间:2017-09-03 14:15

  本文关键词:浓度及渗流速度变化时污染物运移过程的求解


  更多相关文章: 污染物运移 非稳定流 非均衡吸附 多孔介质 迁移过程


【摘要】:基于稳态情形下的解析解,得到污染物浓度及渗流速度随时间变化的非稳态情形下的近似解,并与稳态情形下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计算表明,随时间离散间距减小,所得近似解的精确度显著提高.算例分析表明,阻滞因子对污染物吸附量有较大影响,随解吸因子与吸附因子差值的增大,污染物的吸附量逐渐增大.例如,当吸附因子为1.7,解吸因子为1时,污染物吸附量可达到30%.而且,随吸附因子的增大,污染物穿透曲线的峰值减小,而峰值出现时刻也相应滞后.弥散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较小,但对污染物的穿透曲线形态有较大影响.随弥散度增大,污染物穿透过程延长,且污染物迁移过程主要受渗流速度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污染物运移 非稳定流 非均衡吸附 多孔介质 迁移过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043,51478034)
【分类号】:X14
【正文快照】: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地热资源的开发、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以及核废料的深埋处置等工程活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环境.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迁移特性的研究在评价和预测人类各种工程作用下岩土渗透特性及物质迁移规律等方面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是当前环境岩土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红;李涛;赵成刚;于岩;唐保荣;;考虑土体固结变形的污染物运移模型[J];岩土力学;2008年06期

2 张志红;赵成刚;李涛;;土体固结与污染物运移耦合模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3 许照刚;张志红;杜修力;李红艳;;衰减源作用下固结压力及吸附参数对污染物运移规律的影响[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年02期

4 喻佳;汪家权;徐凤;;某电厂项目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拟[J];广东化工;2014年04期

5 朱学愚,刘建立;山东淄博市大武水源地裂隙岩溶水中污染物运移的数值研究[J];地学前缘;2001年01期

6 杜延军,刘松玉;关于“污染物运移过程的一维数值分析”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7 栾茂田,张金利,杨庆;对“污染物运移过程的一维数值分析”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8 唐莲;白丹;;中水灌溉条件下含砾砂土污染物运移的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2期

9 赵颖;梁冰;薛强;王永波;;不可动水对土壤污染物运移影响的数值实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饶为国;张志红;许照刚;;基于污染源浓度随时间衰减的土壤污染物运移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金利;栾茂田;杨庆;;吸附和降解耦合对填埋场污染物运移过程的影响[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颖;梁冰;薛强;;土壤中农药类污染物运移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3 胡雪峰;方圣琼;秦荣;;长江口九段沙水域污染物运移规律的初步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金利;填埋场污染物运移数值分析及安全防渗系统设计方法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洋;考虑地下水位波动的土层污染物运移模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薇;渗流污染物运移模拟的浓度变量空间最优估计方法[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池志淼;地下水污染物运移空间变异的条件模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吕连宏;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拟变量的时空最优估计方法[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袁志业;地下水位升降条件下土层中污染物运移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谢文逸;基于GMS的某电厂地下水污染物运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王丹;地下水石油污染物运移的数值模拟[D];青岛大学;2009年

8 胥书霞;粉煤灰贮放场灰水污染物运移及扬尘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赫男;单裂隙反应性溶质运移规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85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785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7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