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凹凸棒土强化去除水中六价铬研究
本文关键词:改性凹凸棒土强化去除水中六价铬研究
【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水体重金属污染也愈发严重,其中水体铬污染较为突出。六价铬是一种具有潜在性的致癌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很大的风险,所以探索经济高效的铬污染处理工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凹凸棒土在我国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强化去除效能,故广泛应用于水中重金属的去除。为了提高凹凸棒土对六价铬的强化去除能力,本文通过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研究其对水中Cr6+的强化去除效果。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pH值、改性凹凸棒土投加量、初始Cr6+浓度对改性凹凸棒土强化去除水中Cr6+的影响,初步探究了改性凹凸棒土强化去除水中Cr6+的机理,并对实际水体进行了强化混凝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40℃下经4mol/L盐酸改性5h、超声时间10min后的凹凸棒土对水溶液中Cr6+去除率可达90%,此时的最优操作条件是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温度为25℃、pH值为7、投加量为0.8g。改性后的凹凸棒土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其吸附能力。通过对改性凹凸棒土吸附Cr6+进行机理探究得知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更能很好的描述改性凹凸棒土对Cr6+的吸附行为;Langmuir等温模型比Freundlich等温模型能更准确的描述改性凹凸棒土对Cr6+的吸附性能。采用聚合氯化铝和改性凹凸棒土联合使用去除水中Cr6+时,将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降至15mg/L后向水中投加改性凹凸棒土作为助凝剂,改性凹凸棒土在聚合氯化铝投加前的30s投加时,对浊度、色度、UV254、Cr6+的去除率较好,去除率分别可达90.21%、74.25%、44.07%、21.55%;两者的最佳配比为15mg/L聚合氯化铝和30mg/L改性凹凸棒土;水溶液的最佳pH为6.5-7。与不投加改性凹凸棒土单独投加15mg/LPAC时相比,投加改性凹凸棒土作为助凝剂时,浊度、色度、UV254、Cr6+的去除率分别可提高20.61%、29.28%、11.88%、15.9%。这是因为投加改性凹凸棒土能增加水体中胶粒的碰撞率,使得胶体更易形成更大的絮体,并且改性凹凸棒土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带负电,从而强化去除水中污染物质。
【关键词】:凹凸棒土 改性 吸附 六价铬 强化混凝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水体Cr~(6+)污染现状及危害12-13
- 1.1.1 Cr~(6+)污染现状12-13
- 1.1.2 Cr~(6+)的危害13
- 1.2 国内外水体Cr~(6+)污染处理方法研究13-15
- 1.3 凹凸棒土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5-19
- 1.3.1 凹凸棒土的特性17-18
- 1.3.2 凹凸棒土的改性18-19
- 1.3.3 凹凸棒土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19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19-22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19-20
- 1.4.2 研究内容20-21
- 1.4.3 技术路线21-22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22-28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22-24
- 2.1.1 试验试剂及材料22-23
- 2.1.2 试验主要设备23
- 2.1.3 水样的配制23-24
- 2.2 实验方法24-28
- 2.2.1 凸棒土改性方法24-25
- 2.2.2 表征方法25
- 2.2.3 静态吸附实验25-26
- 2.2.4 测定方法26-27
- 2.2.5 分析方法27-28
- 第3章 凹凸棒土的改性与表征28-39
- 3.1 改性凹凸棒土的原土选择28-29
- 3.2 改性方法筛选29-30
- 3.2.1 不同改性方法凹凸棒土吸附Cr~(6+)效果比较29-30
- 3.3 酸改性的条件优化30-35
- 3.3.1 不同无机酸对凹凸棒土改性的影响研究30-31
- 3.3.2 不同浓度盐酸溶液对凹凸棒土的改性影响研究31-32
- 3.3.3 不同改性时间对凹凸棒土的改性影响研究32-33
- 3.3.4 不同温度对凹凸棒土的改性影响研究33-34
- 3.3.5 不同超声时间对凹凸棒土的改性影响研究34-35
- 3.4 凹凸棒土的表征35-37
- 3.4.1 扫描电镜分析35-36
- 3.4.2 XRD表征36-37
- 3.5 本章小结37-39
- 第4章 改性凹凸棒土的吸附性能研究39-51
- 4.1 改性凹凸棒土去除水溶液中Cr~(6+)的影响因素研究39-45
- 4.1.1 吸附时间对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六价铬的影响研究39-40
- 4.1.2 吸附温度对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六价铬的影响研究40-41
- 4.1.3 初始pH对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六价铬的影响研究41-42
- 4.1.4 投加量对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六价铬的影响研究42-43
- 4.1.5 初始浓度对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六价铬的影响研究43-45
- 4.2 吸附动力学研究45-47
- 4.2.1 吸附动力学方程45
- 4.2.2 改性凹凸棒土吸附Cr~(6+)动力学分析45-47
- 4.3 吸附等温线探究47-49
- 4.3.1 吸附等温线方程47-48
- 4.3.2 改性凹凸棒土吸附Cr~(6+)等温吸附线分析48-49
- 4.4 本章小结49-51
- 第5章 改性凹凸棒土的强化混凝性能研究51-64
- 5.1 单独投加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研究51-54
- 5.2 凹凸棒土投加点的影响研究54-57
- 5.3 聚合氯化铝和改性凹凸棒土不同配比的影响研究57-59
- 5.4 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59-62
- 5.5 本章小结62-64
- 结论与建议64-66
- 结论64-65
- 建议65-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外凹凸棒土产销状况[J];矿产保护与利用;1992年03期
2 胡涛,钱运华,金叶玲,梅莉;凹凸棒土的应用研究[J];中国矿业;2005年10期
3 郭洪;凹凸棒土的提纯研究[J];安徽化工;2005年06期
4 马玉恒;方卫民;马小杰;;凹凸棒土研究与应用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9期
5 刘艾芹;闫永胜;李春香;邓月华;;高纯超微细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7年12期
6 王丽;袁建军;;改性凹凸棒土对钾、钙、镁离子交换作用的研究[J];中国矿业;2008年01期
7 江虹;;酿酒用凹凸棒土的理化性质分析与表征[J];酿酒科技;2008年09期
8 徐婉珍;吴向阳;李春香;刘艾琴;荆俊杰;闫永胜;;凹凸棒土对镉(Ⅱ)和镍(Ⅱ)吸附行为的研究及分析应用[J];冶金分析;2010年07期
9 罗平;邹建国;刘燕燕;;凹凸棒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展[J];江西科学;2010年04期
10 林秀玲;公茂利;;超声制备凹凸棒土型分散剂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灿;陈泓哲;李美兰;孙成;杨绍贵;;铜离子对凹凸棒土吸附诺氟沙星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黄星雨;刘天晴;;凹凸棒土石墨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赵先治;陈桂娟;崔鹏;;陶瓷膜微滤分离凹凸棒土过程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4 夏颖;潘高峰;李冬丽;崔鹏;;凹凸棒土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王海玲;朱兆连;宋燕;童健;于年吉;;天然有机质对改性凹凸棒土吸附水体异味物质的影响[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6 王玉美;李拯;矫维成;王荣国;;凹凸棒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A];第十九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邓月华;李美兰;杨绍贵;孙成;;基于凹凸棒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去除水中典型β-阻断剂[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王素青;陈静;韦长梅;;硅钨酸改性凹凸棒土吸附苯酚的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9 孙岩岩;吴键儒;陈大俊;;硅烷偶联剂表面修饰凹凸棒土及其在聚苯乙烯改性中的应用[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盛京;杨利营;宋仁峰;贾洪涛;孙海龙;;纳米粒子的分散及原位聚合物/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通讯员 李光明 刘凯 本报记者 陈炳山;一千倍,身价是这样飙升的[N];新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健花;凹凸棒土的有机改性及其应用[D];江南大学;2008年
2 关钰;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的制备及其对雨养地区作物生产力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4年
3 刘玉山;核—壳结构的凹凸棒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兰州大学;2008年
4 王丽华;聚丙烯/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邓月华;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去除水中铅离子、心得安及溶解性有机物[D];南京大学;2012年
6 王继虎;不同维数纳米粘土增强天然橡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7 贾宏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机纳米粒子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尼龙6/凹凸棒土复合纤维的延伸行为及抗张性质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2 刘建成;植物油基聚氨酯及其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3 苗琛琛;镧改性凹凸棒土对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夏洋;氧化石墨烯助分散凹凸棒土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D];安徽大学;2016年
5 谭唯;改性凹凸棒土强化去除水中六价铬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郭小青;改性凹凸棒土吸附重金属的工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7 高华;凹凸棒土的改性与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任智丰;凹凸棒土处理磷肥厂混合废水[D];贵州大学;2009年
9 邓西海;凹凸棒土的改性及其对饮水中高砷吸附行为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何妙莹;凹凸棒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3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83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