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数据的成都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MODIS数据的成都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ODIS 热岛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预测规律
【摘要】: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对城市环境乃至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危害,搞清楚热岛效应的产生机理和分布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遥感技术的不断成熟,特别是MODIS数据独有的优势,可以反演出地表温度,进而根据地表温度划分热岛面积,可以对热岛效应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首先通过分裂窗算法建立模型反演出成都市2012年7月4日的地表温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MODIS温度产品,对2003年到2014年的MODIS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从而划分出成都市热岛面积,计算其比例,并根据热岛评价指标,对这十二年的数据进行了成都市年际和季节的热岛面积分布规律及热岛效应评估。其次,结合成都市行政区域图,与成都市热岛面积叠加,分析了成都市年际和季节热岛的空间分布规律。再次,利用成都市DEM图、成都市降水统计值、成都市地类图与热岛面积图叠加,并选取经济、能源消费等因子与热岛面积建立了回归模型,从而分析了成都市热岛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研究成都市热岛年际和季节每两年的转移矩阵变化,对成都市热岛的发展做出预测。结合成都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规律、成都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成都市热岛效应的变化及预测这三方面的成果提出了对策。通过研究,具体结论如下:(1)从2003年到2014年成都市热岛强度减轻了,但热岛发育程度仍然在加强,表现在其范围在扩大。秋季和冬季是成都市热岛效应发育的重点季节。(2)成都市热岛有转移和扩散的趋势。成都市热岛分布趋于由集中到破碎的趋势。(3)成都市热岛相对集中的地方海拔较低、坡度平缓,集中在东南坡,属半阳坡,且热岛发育的地方降水也较多。经济因素对其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能源消费,建设用地是影响成都市热岛发育的一个重要因子,绿地覆盖对缓解成都市热岛有重要影响。(4)成都市热岛效应变化在绝对度量上在减轻,并呈现继续减轻的趋势。
【关键词】:MODIS 热岛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预测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4
- 1.2.1 利用气象学研究方法研究城市热岛效应12-13
- 1.2.2 利用遥感学研究方法研究城市热岛效应13
- 1.2.3 利用遥感学研究热岛效应的方法和技术13-14
- 1.3 论文思路和技术路线14-16
- 1.3.1 论文思路14-15
- 1.3.2 技术路线15-16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16-22
- 2.1 研究区概况16-19
- 2.1.1 基本情况16
- 2.1.2 地理位置16-17
- 2.1.3 自然环境17-18
- 2.1.4 人文环境18-19
- 2.2 实验区数据介绍19-21
- 2.2.1 MODIS数据简介19-20
- 2.2.2 反演数据与温度产品数据简介20-21
- 2.3 数据处理21-22
- 3 成都市地表温度反演22-28
- 3.1 分裂窗算法简介22
- 3.2 反演参数的确定22-25
- 3.2.1 星上亮度温度的计算22-23
- 3.2.2 确定地表比辐射率23-24
- 3.2.3 估算大气透过率24-25
- 3.3 地表温度反演过程模型的建立25-27
- 3.4 反演结果及精度验证27-28
- 3.4.1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27
- 3.4.2 精度验证27-28
- 4 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分析28-71
- 4.1 成都市地表温度概况与精度验证28-29
- 4.2 热岛面积的划分及依据29-30
- 4.3 成都市热岛面积整体概况30-39
- 4.3.1 成都市年际热岛面积及比例分析30-33
- 4.3.2 成都市季节热岛面积及比例分析33-39
- 4.4 成都市热岛面积空间分布39-55
- 4.4.1 成都市年际热岛面积空间分布分析39-43
- 4.4.2 成都市季节热岛面积空间分布分析43-55
- 4.5 成都市热岛效应分析55-71
- 4.5.1 成都市热岛效应评价方法55
- 4.5.2 成都市年际热岛效应分析55-59
- 4.5.3 成都市季节热岛效应分析59-71
- 5 成都市热岛效应影响因子分析71-78
- 5.1 成都市地表分类与热岛面积叠加分析71-72
- 5.2 DEM及降水与成都市热岛面积叠加分析72-76
- 5.2.1 DEM对成都市热岛效应的影响72-74
- 5.2.2 降水对成都市热岛效应的影响74-76
- 5.3 人文经济社会因子分析76-78
- 6 成都市热岛效应发展预测78-109
- 6.1 成都市热岛效应时空分布规律78
- 6.1.1 成都市热岛效应时间分布规律78
- 6.1.2 成都市热岛效应空间变化规律78
- 6.2 热岛效应转移矩阵变化分析78-107
- 6.2.1 成都市热岛效应年际变化分析78-84
- 6.2.2 成都市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分析84-107
- 6.3 成都市热岛效应变化预测及对策107-109
- 6.3.1 成都市热岛效应变化预测107
- 6.3.2 成都市热岛效应对策分析107-109
- 7 结论与展望109-111
- 7.1 主要工作总结109
- 7.2 结论109-110
- 7.3 未来工作展望110-111
- 参考文献111-114
- 附录114-139
- 致谢139-140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1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英宝;江南;;近50a南京市气温和热岛效应变化特征[J];气象科学;2009年01期
2 李建芳;;宝鸡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09年04期
3 张宏利;陈豫;张纳伟锐;孟小绒;胡伟;杨改河;;西安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与城市人口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4期
4 朝鲁门;孙建新;;1956—1998年间中纬度近海与内陆城市年气温与热岛效应的变化趋势[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12期
5 陈命男;马蔚纯;周立国;郑茂辉;;上海多时段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J];灾害学;2010年S1期
6 高峰;;治理热岛效应的新思路[J];上海房地;2010年09期
7 高峰;;治理热岛效应的新思路[J];防灾博览;2010年05期
8 马润年;孙智辉;曹雪梅;刘志超;雷延鹏;;黄土高原山地城市延安的热岛效应[J];气象科学;2011年01期
9 郑敬刚;;许昌市春季热岛效应研究[J];河南科学;2013年05期
10 马佳;;北京诊治热岛[J];共产党员;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高松;苏化敏;葛红卫;张马兵;杨应红;;安庆市热岛效应年际变化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韦寿赛;梁玉春;;北流市热岛效应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武辉芹;;石家庄热岛效应与夏季高温的关系及发展趋势[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但尚铭;吴吉;但玻;仇文侠;许辉熙;;四川盆地中小城市的热岛效应演变趋势初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陈命男;马蔚纯;周立国;郑茂辉;;上海多时段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6 赖震刚;;基于遥感技术的热岛效应与城市绿地、水体分布关系的探讨[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红妹;丁金才;徐一鸣;黄家鑫;;上海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与绿化分布关系初步研究[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8 周红妹;丁金才;徐一鸣;黄家鑫;杨文悦;方岩;;城市绿化缓解热岛效应动态监测和分析技术[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永春;王军英;;城市化发展与减轻热岛效应的对策[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建涛;孟小绒;樊慧丽;王建鹏;刘小英;薛荣;;西安市城区热岛效应现状和改善对策[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军;绿化,,让北京这个热岛凉下来[N];北京日报;2001年
2 方芳;城区五个“热岛”正在变凉[N];北京日报;2005年
3 袁文芝 实习生 张芳芳;五大热岛“烧烤”北京[N];科技日报;2004年
4 唐砚玉 高富华 江峰 本报记者 陈四四 郭燕;热岛效应之四川地图[N];四川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台桂花;怎样给北京热岛降温?[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盖东海;超大城市急需破解热岛效应[N];消费日报;2010年
7 龙会琴;热岛效应呼唤“绿岛”[N];西藏日报(汉);2011年
8 方芳;三年内重点绿化十大热岛[N];北京日报;2005年
9 王丽娟;城市高温拷问热岛效应[N];中国改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薛冬 本报通讯员 吴保平;热岛效应为京城增温几何[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磊;南京城区浅层土体热岛效应观测与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2 康汉青;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热岛效应及其对臭氧影响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3 吴耀兴;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沁萍;近20年来中国建成区扩张、建成区植被和热岛效应变化及其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舒默;基于MODIS数据的北京近地面气温反演及热岛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王录芳;兰州城市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热岛效应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th伟;基于GIS和遥感的淮安市用地与热岛效应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贾珍珍;近25年兰州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兰州大学;2016年
5 徐瑶璐;基于热岛效应的福州市主城区通风格局规划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6 潘s
本文编号:909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909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