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肽美拉德反应产物及其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鲢鱼肽美拉德反应产物及其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鲢鱼肽 美拉德反应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极性分离
【摘要】:本论文在实验室先前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在较高反应温度(100℃C)制备的鲢鱼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理化特征与抗氧化活性,并首次根据其极性应用固相萃取(SPE)进行分离,进一步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分析了各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与极性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不同温度(90℃、120℃C和140℃)制备的MRPs的理化特性及反应中潜在危害物质的形成规律。研究发现,90℃体系制备的MRPs的褐变强度和荧光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120℃体系制备的MRPs的褐变程度和荧光吸收值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先急剧增加而后缓慢增加;140℃体系制备的MRPs的褐变程度和荧光吸收值在1h时达到最大值,而后未发生显著变化或者降低,并且其褐变程度和荧光吸收值远大于90℃体系制备的MRPs吸光值。这说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大大加快了美拉德反应的进程。另外,不同的反应温度对美拉德反应过程中潜在危害物质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在90℃体系中,这些物质随时间延长而积累;在140℃C体系中,羟甲基糠醛的含量随反应进行先增加到最大值而后下降,但丙烯酰胺一直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说明物质的生成和积累除了与反应温度有关外,还与可能自身的稳定性有关。2、测定不同条件下制备的MRPs的抗氧化活性,主要应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FRAP总抗氧化能力和Fe2+螯合等测定方法以及测定其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能力。在自由基清除能力方面,90℃下制备的MRPs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制备时间增加而增大;120℃下制备的MRPs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制备时间的延长先急剧增大而后缓慢增大;140℃C下制备的MRPs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在制备时间为1h时是最强的。不同温度下制备的MRPs的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其的A294nm、A420nm和荧光值的变化趋势相似,这说明MRPs的抗氧化活性与美拉德反应的进程相关。然而,90℃下3h制备的MRPs对Fe2+具有最强的螯合能力,这说明具有螯合能力的物质主要在反应初期形成。因此,较高温度下美拉德反应生成的MRP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是其螯合Fe2+能力要低于90℃下制备的MRPs。另外,90℃下制备的MRPs对损伤细胞的修复能力会随制备时间延长和浓度增大而提高。120℃和140℃C制备的MRPs浓度达到150μg/mL以上时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这说明该浓度下的MRPs会显著修复氧化损伤的细胞,然而,这种修复能力随制备时间延长而降低。3、按照极性对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MRPs进行C18柱固相萃取和高相液相分离,进一步分析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首先,对抗氧化活性最高的140℃C下1h制备的MRPs采用C18柱进行固相萃取,获得了5个组分。将5个组分进行冷冻干燥后发现,组分F-2的含量最高,组分F-5的含量最低。在抗氧化活性方面,组分F-4在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方面最强,以此推断MRPs中起主要抗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极性较小的物质。进一步用高效液相对F-4进行分离,获得了6个组分,f-6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活性。但是,6个组分的抗氧化能力均小于F-4,说明这6个组分可能通过相互作用来提高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鲢鱼肽 美拉德反应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极性分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5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1 前言13-23
- 1.1 美拉德反应机理13-14
- 1.2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14-15
- 1.3 美拉德反应产物概述15-16
- 1.4 美拉德反应产物性质16-21
- 1.4.1 美拉德反应与食品色泽、风味16-17
- 1.4.2 抗诱变和抑菌活性17
- 1.4.3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17-20
- 1.4.4 美拉德反应产物对营养素生物效价的影响20
- 1.4.5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安全性20-21
- 1.5 美拉德反应在食品中的应用21
- 1.6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1-22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2-23
- 2 不同反应温度对Maillard反应进程的影响23-34
- 引言23
- 2.1 实验材料23-24
- 2.1.1 实验原料23
- 2.1.2 主要试剂23-24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24
- 2.2 实验方法24-27
- 2.2.1 鲢鱼肽的制备24-25
- 2.2.2 Maillard反应产物的制备25
- 2.2.3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25
- 2.2.4 中间产物及褐变的测定25
- 2.2.5 荧光测定25
- 2.2.6 糠氨酸含量的测定25-26
- 2.2.7 5-HMF含量的测定26
- 2.2.8 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26-27
- 2.3 结果与分析27-33
- 2.3.1 游离氨基27-28
- 2.3.2 中间产物(A_(294nm))28-29
- 2.3.3 荧光值29
- 2.3.4 褐变强度(A_(420nm))29-30
- 2.3.5 糠氨酸30-31
- 2.3.6 5-HMF31-32
- 2.3.7 丙烯酰胺32-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3 Maillard反应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34-49
- 引言34-35
- 3.1 实验材料35-36
- 3.1.1 主要试剂35
- 3.1.2 主要仪器35-36
- 3.2 实验方法36-38
- 3.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36
- 3.2.2 ABTS+清除能力测定36-37
- 3.2.3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法)37
- 3.2.4 Fe~(2+)螯合活性测定37
- 3.2.5 细胞实验37-38
- 3.3 结果与分析38-47
- 3.3.1 DPPH自由基清除38-39
- 3.3.2 ABTS+自由基清除39-40
- 3.3.3 总抗氧化能力(FRAP)40-41
- 3.3.4 Fe~(2+)螯合能力41-43
- 3.3.5 MRPs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43-45
- 3.3.6 MRPs对HepG-2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变化的影响45-47
- 3.4 本章小结47-49
- 4 MRPs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49-63
- 引言49
- 4.1 实验材料49-50
- 4.1.1 主要试剂49-50
- 4.1.2 主要仪器50
- 4.2 实验方法50-52
- 4.2.1 固相萃取柱分离组分50
- 4.2.2 各个组分的质量得率及理化特性50-51
- 4.2.3 各个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51
- 4.2.4 HPLC分离51
- 4.2.5 各个组分的质量含量及吸光值的变化51
- 4.2.6 液相分离后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测定51
- 4.2.7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51-52
- 4.3 结果与分析52-62
- 4.3.1 得率52-53
- 4.3.2 A_(294nm)和A_(420nm)53-55
- 4.3.3 各个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55-58
- 4.3.4 高效液相(HPLC)分离组分的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58-61
- 4.3.5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61-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5 结论与展望63-65
- 5.1 结论63-64
- 5.2 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74
- 致谢74-75
- 个人简历75
- 已发表学术论文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进杰;冯涛;庄海宁;;天然风味增强剂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3年07期
2 钱钊;周兴虎;黄明;;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对腊肠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21期
3 赵晶;张宏坤;马丹雅;张岚;徐迪;;葡萄糖与赖氨酸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11期
4 章银良;周文权;姜春鹏;;美拉德反应产物丙烯酰胺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5 熊善柏;;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现状、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建议[J];养殖与饲料;2012年09期
6 仝绍伟;纪丽丽;宋文东;李晓菲;安静波;苗东亮;刘娟花;马孝甜;;马氏珠母贝肉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2年06期
7 李玉英;贾海燕;郭慧;王转花;;rBTI蛋白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ROS产生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2年04期
8 于晓瑾;邢江涛;仇凯;钟其顶;李宇栋;熊正河;王艳萍;;HPLC法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糠氨酸[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年02期
9 韩飞;周孟良;;过氧化氢诱导HepG2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建立[J];食品科学;2011年05期
10 徐献兵;于淑娟;;超滤分离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特性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0年12期
,本文编号:1136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13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