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两种典型同分异构体结构碳氢和生物燃料的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01:02

  本文关键词:两种典型同分异构体结构碳氢和生物燃料的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氢燃料 生物燃料 丁烷异构体 丙醇异构体 流动反应器热解 层流火焰传播速率 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 压力依赖 同分异构体效应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能源,在可预见的未来,由碳氢燃料组成的传统的化石燃料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丁烷作为最小的具有同分异构体结构的烷烃碳氢燃料(正丁烷和异丁烷),不仅是液化石油气的关键组分,而且被广泛用作汽油、煤油和柴油中长链烷烃组分的模型燃料,更是研究烷烃燃料同分异构体效应的重点燃料之一。另一方面,化石燃料的有限储量及其燃烧产生的污染问题也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重大挑战,因此具有可再生和低污染排放等特点的生物燃料已开始全面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醇类燃料作为目前发展相对成熟的生物燃料,因其广泛的制备方法和优良的燃烧性能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是连接小分子醇类(甲醇、乙醇)和高级醇类(如丁醇、戊醇)的桥梁,也是最小的具有同分异构体结构的醇类燃料。本论文针对上述两种典型的具有同分异构体结构的碳氢和醇类燃料开展了深入的燃烧反应动力学实验及动力学模型研究,旨在探究同分异构体结构对其燃烧过程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此外,这些燃料均是C0-C4小分子核心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动力学模型的发展、验证和优化有助于提高小分子核心机理的准确性。在实验方面,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结合变压力流动反应器热解实验平台对丁烷异构体和丙醇异构体开展了热解实验研究。其中,丁烷异构体热解实验的温度范围为700-1500 K,压力选取了 30、150和760 Torr,用于研究燃料单分子解离反应的压力依赖效应;而丙醇异构体的压力固定在10 Torr,这是考虑到醇类热解过程中会生成大量自由基、烯醇等活泼产物,而低压条件能够确保对这些产物的探测,实验的温度范围为1000-1400 K。另一方面,对丁烷异构体开展了层流火焰传播速率测量实验,其未燃气温度为298 K,选取了 1、2、5和10 atm四个压力,用于研究丁烷异构体在火焰条件下的压力依赖效应。实验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单腔体定容燃烧弹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双腔体定压燃烧弹两套实验平台,实验数据表明两套装置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上述实验研究基础上,发展了丁烷异构体和丙醇异构体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本论文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本模型能够很好地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借助于生成速率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这些燃料的主要分解路径和产物的主要生成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丁烷异构体热解中,支链烷烃的C-C键解离能低于直链烷烃,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异丁烷更易于发生分解,其初始分解温度更低。在层流火焰传播速率实验中,具有显著压力依赖效应的甲基复合反应在异丁烷火焰中的敏感性比在正丁烷火焰中更高,因而异丁烷反应体系对压力的依赖性也要高于正丁烷体系。乙烯和丙烯分别是正、异丁烷燃烧的主要产物,二者生成的自由基,即乙烯基和烯丙基的存在解释了正构烷烃拥有更高的火焰传播速率的原因,该规律可推广至更长碳链的烷烃体系。在丙醇异构体热解实验中,同样存在支链醇类分解温度较低的现象。这主要受到醇类特有的脱水反应的影响。就异丙醇而言,其脱水反应的能垒较低,对异丙醇的消耗敏感性最高,而且也是碳氢产物的主要来源。异丙醇的α-C-C断键反应也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是其热解反应体系中自由基的主要来源。其氢提取反应则是另一类重要的燃料初始分解反应,同时控制着大多数含氧产物的生成。与异丙醇不同,在相同实验工况下,氢提取反应对正丙醇消耗的贡献要高于单分子解离反应。此外,对于丁烷异构体,本论文还利用文献中其他类型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广泛的验证,将模型适用范围拓宽至更宽广的实验工况,可以确保基于本模型发展的大分子燃料模型能够满足发动机宽广燃烧工况范围的应用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5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倩;欧盟积极推动生物燃料[J];国际化工信息;2003年05期

2 ;德国加快生物燃料开发[J];东北电力技术;2004年10期

3 ;德国加大生物燃料开发[J];现代电力;2005年01期

4 朱行;;欧盟通过新的生物燃料发展计划[J];粮食与油脂;2006年03期

5 钱伯章;;全球生物燃料发展方兴未艾[J];中国石化;2006年08期

6 ;生物燃料的发展趋势[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8期

7 ;生物燃料的类型划分[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8期

8 韩军;;欧洲生物燃料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10期

9 宋汉武;;生物燃料[J];发电设备;2008年05期

10 ;美国发布生物燃料行动计划[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物燃料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清洁[A];沼气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2 黄军英;;发展生物燃料须调整相关政策[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石元春;;粮食!石油!生物燃料?——解决中国石油与“三农”两大心腹之患的战略思考[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李十中;;粮价、油价飙升,生物燃料之过?[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肖明松;;我国生物燃料发展与挑战[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张利华;杨颖;高思扬;徐晓新;;破解能源与环境难题:液体生物燃料的前景与政策作用空间[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张淑华;桃春生;何丹;王丹;张苡铭;;生物燃料在吉林省的发展前景展望[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张武高;;车用生物燃料的现状及技术展望[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李庆凯;赵良军;;推广使用秸秆生物燃料的可行性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10 张晶;;生物燃料是石油替代绕不过去的坎———石元春谈生物燃料[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菲 王汝堂;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可分三步走[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记者 唐茵;欧盟生物燃料计划遭质疑[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张德斌;生物燃料产业奏响“发展三部曲”[N];中国矿业报;2006年

4 陈达;环保诉求“捧红”生物燃料[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张德斌;发改委称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可分三步走[N];中国石化报;2006年

6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 白颐;美生物燃料将走非粮路线[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宏子木;生物燃料仅是部分解决方案[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尚军;欧盟支持有条件发展生物燃料[N];中国石化报;2007年

9 杨万丽;生物燃料危害大 会破坏生物多样性[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10 尚军邋刘秀荣;生物燃料“燃”起利益纷争[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薛狄;国际法对生物燃料问题的多维规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兰肇华;生物燃料发展及其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勇气;中国农作物生物燃料政策对食品经济及能源安全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付青叶;生物燃料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胡国平;生物燃料烟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险峰;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2 王彦;FCC掺炼法及脱氧加氢法制备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3 郑艺;蓝藻生物燃料中典型萜类物质的代谢工程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4 李伟;两种典型同分异构体结构碳氢和生物燃料的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王子忠;美国发展生物燃料的经济后果及政策含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李薇;粮食安全约束下的中美生物燃料发展比较[D];辽宁大学;2012年

7 胡凯;生物燃料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张剑;我国生物燃料企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永明;生物燃料技术应用监管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经然;车用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决策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56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56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2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