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负载型粒子电极制备及其对聚丙烯酰胺模拟废水处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金属负载型粒子电极制备及其对聚丙烯酰胺模拟废水处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复合金属粒子电极 GAC/SnSbCo 聚丙烯酰胺 三维电极 页岩气返排废液
【摘要】:三维电极电化学处理技术以其不需要投加药剂、设备简单等独特的优点在电化学水处理中备受关注。其中粒子电极作为反应器的第三极,在极大增加电极比表面积的同时,也促进了电解过程中的传质过程。页岩气是发展较快的天然气来源,当前已成为全球资源勘探开发的新热点,页岩气开发体积压裂工艺产生的以丙烯酰胺聚合物(PAM)为特征污染物的返排废液的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页岩气生产工业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论文以活性炭粒子电极为基材,将Sn\Sb、Sn\Sb\Co进行了复合负载。对比单纯GAC、GAC/SnSb、GAC/SnSbCo三种粒子电极对聚丙烯酰胺的作用效果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①三种粒子电极中,GAC/SnSbCo粒子电极对PAM模拟废水降解效果最好,其COD_(cr)去除率最高可达34.2%,较GAC/SnSb高7%,GAC高14%。②GAC、GAC/SnSb、GAC/SnSbCo三种类型粒子电极对应的析氧过电位分别为 0.60、0.725 和 0.925V,即 GAC/SnSbCoGAC/SnSbGAC,表明GAC/SnSbCo作为粒子电极时,发生的副反应较少,电催化活性较高。③GAC、GAC/SnSb、GAC/SnSbCo三种类型粒子电极对应的阻抗Rf值分别为26.15、23.76和18.73Ω·cm-2,GAC/SnSbCo的阻抗最小,导电性能最好,④三种粒子电极中,以GAC/SnSbCo为粒子电极时产生的强氧化性物质羟基自由基的量最高,GAC/SnSb 次之,GAC 最低。分别考察了 Co的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PAM模拟废水作用效果和GAC/SnSbC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观结构、晶体构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①Co的掺杂量为2%时,对PAM模拟废水的降解效果最好,单位体积能耗最低,电解40min时,COD_(cr)去除率和单位体积能耗分别为42.8%和10.13 kw·h/m~3;②掺杂量为2%时,析氧过电位最高,为1.18V,负载型粒子电极发生的副反应较少,电催化活性较高。③煅烧温度为450℃时制备的GAC/SnSbCo粒子电极,对PAM模拟废水的降解效果最好,单位体积能耗最低,电解40min时,COD_(cr)去除率和单位体积能耗分别为44%和10.21 kw·h/m~3,析氧过电位最高达1.17V,电催化性能最好。④SEM对粒子电极微观结构观察可知,掺杂量为2%时涂覆效果最好,负载的金属氧化物团聚减小,粒度均匀。⑤XRD表征分析可知,最佳煅烧温度450℃时,SnO_2体数量较多,发育完全,能够和SbOx、CoxOy很好地形成固溶体,既能增强其电催化活性又能增强其稳定性。GAC/SnSbCo负载型粒子电极处理PAM模拟废水,最佳电解处理条件为;pH = 6.0,粒子电极投加量600g/L,槽电压20V,胶圈绝缘方式,COD_(cr)去除率高达57.3%。红外光谱表征可知,GAC/SnSbCo、GAC/SnSb粒子电极对PAM电化学降解历程相同,主要的中间产物为丙烯酸等小分子有机物,但GAC/SnSbCo粒子电极较GAC/SnSb氧化降解更为彻底。三维电极降解PAM废水电化学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7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川;连宾;臧淑艳;;细菌和真菌对复合污染模拟废水的处理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1年03期
2 许广勤,俞宏英,李辉勤,樊自拴,孙冬柏,孟惠民,刘国光;贵金属氧化物阳极电解处理乙醇模拟废水的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4年01期
3 孔荔玺;薛峰;陈莉莉;孙庆业;杨林章;;尾矿吸附模拟废水中磷的初步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05期
4 钱庭宝 ,李春荣 ,王补森 ,朱端慧 ,宋福云 ,陈洪彬 ,何炳林;含硼模拟废水处理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2年04期
5 唐世宏;;炼锡废水的治理[J];化工环保;1987年03期
6 李欣欣;王萍;智文诗;龚玉荣;;用轻烧粉处理含氮含磷模拟废水研究[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2年01期
7 柴多里;洪虹;杨保俊;吴亚利;;催化氧化法处理含芳胺模拟废水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8 熊海涛;;荧光淬灭法测定模拟废水与芹菜中的微量镍[J];食品科学;2013年20期
9 梁宏,曾抗美,杨基成,熊平;多维电极法处理高色度活性染料模拟废水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年04期
10 鲁秀国;刘雪梅;童祯恭;;磁芬顿处理酸性黑10B模拟废水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琳;肖玫;吴峰;邓南圣;;光化学还原法处理六价铬模拟废水的试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鲁建江;李维军;李春;;微波诱导氧化处理模拟废水[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3 彭书传;安志环;陈天虎;窦婷;;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处理亮蓝模拟废水的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4 潘峰;楚红杰;;不同金属微电解体系去除橙黄G模拟废水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张媛;黄瑞;尹荃;吴旭辉;闫海生;胥维昌;;催化氧化法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废水[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6 钱湛;铁柏清;孙建;张亚平;韦朝海;;UV/Fe~(3+)H_2O_2体系降解活性艳橙X-GN废水[A];2006第三届全国染整清洁生产、节水节能、降耗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GUYEN QUANG PHI(阮光飞);直接染料废水的电化学脱色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解清杰;六氯苯模拟废水的处理及其污染沉积物的修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霞;Pr修饰电极制备及其电催化降解模拟废水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郑菲菲;N-乙烯基吡咯烷酮降解菌的筛选、降解特性、固定化及其模拟废水降解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3 吴强;臭氧/活性炭处理橙黄G模拟废水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舒帮云;多金属负载型粒子电极制备及其对聚丙烯酰胺模拟废水处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5 安志环;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去除胭脂红模拟废水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倪中秀;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去除活性艳蓝模拟废水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刘新秀;电镀含铜模拟废水破络除铜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刘汉希;活性染料模拟废水絮凝脱色作用及机理的初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艾锐;UV/H_2O_2处理两种氯代有机磷酸酯模拟废水的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10 娄红波;电催化氧化模拟废水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65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6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