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甲氨蝶呤和盐酸柔红霉素在聚电解质层层组装膜内的负载与缓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20:42

  本文关键词:甲氨蝶呤和盐酸柔红霉素在聚电解质层层组装膜内的负载与缓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层层组装 药物释放 差别性释放 甲氨蝶呤二钠盐 盐酸柔红霉素


【摘要】:层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LBL)作为一种重要的薄膜制备技术,由于其简单的操作过程,温和的自组装环境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天冬氨酸(PASP)为聚阴离子电解质,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AH)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为聚阳离子电解质,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分别构筑了甲氨蝶呤二钠盐(MTX)和盐酸柔红霉素(DNR)的单药物负载体系及MTX、DNR双药物共同负载体系,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各体系中药物的负载与缓释影响因素、药物负载与缓释性能进行探究,然后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缓释前后的层层组装膜进行表征和分析,最后考察了抗癌药物负载体系缓释液的体外抗癌效果。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基于静电引力制备前体复合物PAH-MTX,以PASP、PAH-MTX为构筑基元层层组装制备(PASP/PAH-MTX)*n,得到MTX单药物层层组装负载体系,并对MTX的负载及缓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ASP与PAH-MTX的最适p H值分别为4.0和7.5,此条件下MTX负载效果达到最佳;在层层组装过程中,提高聚电解质浓度有利于增大载药量,延长药物释放时间;随着组装周期数的增加,膜内MTX的负载量呈先指数型增长,后线性快速增长模式;较高的组装周期数可获得较大的载药量及较长的药物释放时间。此外,基于静电引力制备阴离子型聚电解质复合物PASP-PAH,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制备复合物空白膜(PASP-PAH4.0/PAH7.5)*n,完成了膜内MTX的后扩散负载,成功制备MTX层层组装膜后扩散负载体系。对此后扩散负载体系中MTX的负载与缓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TX在层层组装膜(PASP-PAH4.0/PAH7.5)*16内5 h后扩散负载饱和,载药量2.4 mg,释放时间15 h。然后,基于静电引力制备阳离子型聚电解质复合物PAH-PASP,分别采用传统浸渍法和新型喷涂法两种方式层层组装构筑(PASP4.0/PAH-PASP7.5)*n复合物空白膜并对其进行DNR后扩散负载及药物释放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法复合物空白膜中较高周期数可获得较大载药量,周期数为10.5时,载药量1.15 mg,DNR持续释放30 h左右;DNR后扩散负载过程中的吹干操作有利于增大载药量,延长药物释放时间;与浸渍法相同条件下构筑的喷涂法复合物空白膜载药量偏低,药物发生突释现象。最后,将层层组装负载MTX与后扩散负载DNR相结合,成功制备了MTX与DNR的双抗癌药物共同负载体系,并对其进行负载与缓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ASP4.0/PAH-MTX7.5)*18_(PASP4.0/PAH-PASP7.5)*15.5_DNR中DNR首先释放7 h,MTX从5 h开始持续释放至120 h左右,呈DNR先快速释放,MTX后缓慢释放的阶梯式差别性缓释效果;以PASP/PDDA构筑外层空白膜所得(PASP4.0/PAH-MTX7.5)*18_(PASP4.0/PDDA5.5)*15.5_DNR双药物负载体系中,DNR与MTX几乎同时释放,DNR释放15 h,MTX持续释放约200 h,呈DNR与MTX快慢差别性释放效果;以上两种双药物负载体系的成功制备,说明此双药物差别式联合载药法具备一定的普适性,为多药物差别性释放体系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方式。细胞实验结果表明,MTX单药物负载体系及MTX、DNR双药物共同负载体系均对癌细胞的增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双药物负载体系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由此体现出联合用药的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2;TQ46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栋栋;陈杰;田华雨;陈学思;孙俊奇;;差别性释放两种药物的层层组装聚合物膜[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年11期

2 白志军;刘雨双;郭俊;侯静;赵欣敏;张峰;;逐层自组装微囊对甲氨蝶呤的体外可控释放研究[J];中国科学:化学;2015年08期

3 杨军星;王琦;王媛媛;韩舒;姚佳伟;邵思奇;王敬龙;刘志辉;郭玉鹏;;双重载药多层海藻酸盐-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年05期

4 陈小玲;李建基;贾智信;张圣博;赵彦生;;聚天冬氨酸/壳聚糖纳米复合膜的快速制备[J];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01期

5 于永江;魏光耀;周颖;李文超;李秋顺;王s,

本文编号:1286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86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5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