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溶性茶多酚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脂溶性茶多酚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脂溶性 茶多酚 乙基纤维素 微胶囊 特性 抗氧化
【摘要】: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不仅来源丰富并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体外细菌生长、预防疾病等功能。但茶多酚的水溶特性限制了其在食用油的应用,为了改变其在油脂中的溶解特性,而且不影响茶多酚的化学性能。本实验通过溶剂-非溶剂法制备茶多酚微胶囊,以乙基纤维素为壁材,以蔗糖酯为乳化剂包埋茶多酚,并对微胶囊特性进行描述。单因素优化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制备茶多酚微胶囊工艺:选取粘度为9cpa-s,浓度为4%的乙基纤维素、HLB值为5的蔗糖酯、芯材壁材比为1:6以及蔗糖酯浓度为1%,茶多酚包埋率达到81.07%。微胶囊粒径在26.57-45.40 μm范围内变化;电镜扫描观察微胶囊表面,发现微胶囊为不规则状,表面为多孔状且比较密集,这使得微胶囊释放芯材、芯材与应用介质(大豆油)成为可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观察分子结构推断出微胶囊包埋机制:茶多酚与乙基纤维素发生亲核反应,而乳化剂蔗糖酯与茶多酚或乙基纤维素上的羟基产生氢键;差示热量扫描法及热重分析发现,在20-500℃之间微胶囊一共发生了四次失重,总共失重70.62%,大量失重48.90%发生在200-310℃之间,而在日常食用油加工和使用温度即200℃以内,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微胶囊仅仅有3.89%的失重,从而可知茶多酚经过微胶囊化后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茶多酚微胶囊按照国标中对抗氧化剂的要求使用量(0.2g/kg)添加进大豆油中,通过模拟高温烹炸和加速存储环境,考察茶多酚微胶囊对油脂氧化的影响。实验表明,高温环境下,茶多酚微胶囊表现出强的抗氧化效果,并且高于人工抗氧化剂TBHQ,乙基纤维素对茶多酚起到保护的作用;将微胶囊经过标准筛分目后添加进大豆油中在63℃避光存储一个月,观察茶多酚微胶囊的抗氧化特性,经过分目的微胶囊使得茶多酚与大豆油的接触面积增大,400目的茶多酚微胶囊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效果,但明显低于TBHQ,这与茶多酚实际添加量有关,2 mg微胶囊中茶多酚实际含量仅为0.2 mg,所以与1 mg TBHQ相比,茶多酚微胶囊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采用二极管阵列-HPLC法对包埋率的验证,比较HPLC与分光光度法对包埋率计算的差异性,结果发现HPLC法为分光光度法的1.123-1.542倍,两方法差异不大,但是分光光度法操作更简单、方便,运行成本低,所以分光光度法更具有可操作性。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72;TQ9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凤,邵斌,王义永,许新德;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工业中微胶囊产品的特性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年03期
2 蔡涛;王丹;宋志祥;佘万能;;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J];化工中间体;2009年12期
3 蔡涛;王丹;宋志祥;佘万能;;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J];粘接;2010年04期
4 尹五生;刘红武;;微胶囊化专论[J];贵州化工;1992年02期
5 李春燕,陈水林;染料微胶囊的制造与应用[J];印染助剂;2000年06期
6 邓泽元,余迎利,黄建龙;微胶囊油溶性茶多酚及其抗氧化能力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1年11期
7 张可达,徐冬梅,王平;微胶囊化方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1年04期
8 ;微胶囊化偃松仁全粉(乳珍)[J];食品与机械;2001年02期
9 陆强;长效缓释型微胶囊碘剂的开发与应用[J];食品科技;2002年03期
10 ;微胶囊造粒技术[J];江西食品工业;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正华;朱良均;闵思佳;张海萍;杜孟芳;;丝素蛋白微胶囊的制备及结构特征的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高龙;王全杰;马丽娜;宋宇;李静;;艾蒿精油微胶囊的制备[A];2010年全国皮革化学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江晓利;常聪慧;徐义;;低沸点溶剂对热敏微胶囊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A];2006中国科协年会——数字成像技术及影像材料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江晓利;常聪慧;徐义;;低沸点溶剂对热敏微胶囊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徐延良;韩相恩;吴玉彬;;微胶囊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明伟;黄威;曾岗;赫晓东;;原位聚合法制备石蜡微胶囊相变贮热材料[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江晓利;李晓苇;常聪慧;;热敏微胶囊信息记录材料的壁材研究[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毛华军;晏华;蔡万秀;田文全;;石蜡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隔热腻子中的应用与表征[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8)[C];2007年
9 毛华军;晏华;谢家庆;赵光哲;陈淑莲;陈勇;;原位聚合法制备石蜡微胶囊的工艺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8)[C];2007年
10 周冠华;杨幼慧;;双歧杆菌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微胶囊悬浮剂推动农药更新换代[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重庆工商大学绿色食品研究所 唐春红;5大创新技术在防腐抗氧剂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报;2010年
3 刘国信;微胶囊化技术有益食品业[N];中国化工报;2001年
4 王红;高分子微胶囊制备研究获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3年
5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凯华;新、奇、炫,,从色彩开始[N];中国纺织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s
本文编号:1291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9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