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赣中聚源钨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17-12-16 02:23

  本文关键词:赣中聚源钨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花岗斑岩 聚源钨矿 地质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摘要】:聚源花岗斑岩位于赣中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拼接部位的中东段,成因上与聚源大型石英脉型白钨矿床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对聚源花岗斑岩开展了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并探讨了花岗斑岩的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聚源花岗斑岩呈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钾长石、石英、斜长石及少量黑云母,部分斑晶具有特征的珠边结构,除此之外,斑晶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破碎。花岗斑岩中的副矿物主要为锆石、独居石、磷灰石、磷钇矿、钍石、金红石、钛铁矿、磁铁矿、褐帘石、黄铁矿等,与华南含钨花岗岩较为类似。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聚源花岗斑岩成岩年龄为152.36±0.97Ma,与华南地区含钨花岗岩锆石U-Pb年龄较为一致,表明聚源花岗斑岩为中生代(燕山中期)华南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产物。除此之外,部分测试点获得了160Ma左右的测试结果,显示出早阶段岩石被不完全同化的特征。聚源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高硅、富钾、富碱、富铝、富铁(Fe*=0.95~0.97)、低钙、低磷的特征,富集Rb、U、Th、Sm等元素,P、Ti、Zr、Ba、Sr等元素强烈亏损,具有较高的(K2O+Na2O)/CaO、TFeO/MgO和Ga/Al比值,显示出典型的A1型花岗岩特征。利用全岩锆饱和温度计获得花岗斑岩成岩温度介于978℃~995℃之间。W平均含量为11.4 ppm,显示出富钨的特征。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聚源花岗斑岩ISr值平均为0.715,花岗斑岩εNd(t)值和锆石εHf(t)值分别为-8.8~-8.1、-12.0~-9.3,两阶段Nd模式年龄T2DM值和两阶段Hf模式年龄T2DM值分别为1.60~1.66Ga、1.78~1.95Ga,表明聚源花岗斑岩岩浆可能主要来自古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化学组成为Nb-Ti-Y-U-W-HREE氧化物的矿物,主要包裹于钠长石、正长石、石英中,也可以与白钨矿共生,该矿物具有富铀含钨的特征。经研究,初步认为该矿物的晶体化学式符合A1-x B2+x(O,OH)6或A1+xB2-x(O,OH)6,其中,A位阳离子主要为Fe2+、Y3+、REE3+、Ca3+、U4+和Th4+,B位阳离子主要为Nb5+、Ti4+、Si4+和W6+,x为A、B位置上的结构空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67;P58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祥昭;银岩含锡花岗斑岩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地球化学;1989年03期

2 喻爱南;;湘南界牌岭含锡花岗斑岩的岩石学特征[J];湖南地质;1992年01期

3 温泉;多吉;温春齐;张学全;周雄;霍艳;费光春;;西藏邦铺钼铜矿区花岗斑岩成岩年龄研究[J];矿物岩石;2011年02期

4 王德滋,周金城,刘昌实,陈克荣,周新民,薛纪越,楚雪君,曾加湖;浙江桐庐自碎二长花岗斑岩的特征和成因[J];岩矿测试;1982年03期

5 王德滋,周金城,刘昌实,陈克荣,周新民,薛纪越,楚雪君,曾加湖;浙江桐庐自碎二长花岗斑岩的特征和成因[J];岩矿测试;1982年03期

6 邵殿信,施倪承;我国花岗斑岩中的铅猛钛铁矿[J];矿物学报;1987年02期

7 薛振华;尹宗烈;曾长庚;;横涧花岗斑岩成因探讨[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8 胡祥昭,万方;滇西富碱花岗斑岩的岩石学与成因[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年01期

9 胡祥昭,肖宪国,杨中宝;七宝山花岗斑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陈珲;李峰;坚润堂;罗思亮;姚巍;;云南澜沧老厂花岗斑岩中锆石标型特征及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清茶;夏斌;张玉泉;;钾质碱性花岗斑岩特征及成矿——以藏东玉龙铜矿带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桂田;徐文忻;李蘅;朱文风;;广西古袍金矿区花岗斑岩侵入期后多期热液成矿作用的Ar-Ar年龄证据[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飞;罗照华;杨宗锋;;新疆莫阿特地区蚀变花岗斑岩结构定量化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白云山;李莉;;羌塘中部劳日特错花岗斑岩体特征及构造意义[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曾令君;周栋;星玉才;赵太平;姚军明;包志伟;;卢氏八宝山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白艳萍;蒙有言;周秋娥;张耿;;广西牟梯晶洞花岗斑岩体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朱桂田;徐文忻;李蘅;朱文风;;广西古袍金矿区花岗斑岩侵入期后多期热液成矿作用的Ar-Ar年龄证据[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8 徐兴旺;蔡新平;屈文俊;宋保昌;秦克章;张宝林;;滇西北红山晚白垩世花岗斑岩型Cu-Mo成矿系统及其大地构造学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家喜;黔东南首次发现隐伏似花岗斑岩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勇剑;相山花岗斑岩和中基性脉岩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5年

2 陈飞;内蒙古塔尔气地区花岗斑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6年

3 白帆;甘肃阳山安坝矿段斜长花岗斑岩及成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张广宁;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花岗斑岩成因及成矿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许迅;相山北部产铀花岗斑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研究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6 苏晔;赣中聚源钨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7 吴庆;内蒙古科右中旗地区花岗斑岩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4年

8 陈珲;云南澜沧老厂隐伏花岗斑岩岩石学、年代学及成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哲;内蒙古巴仁哲里木地区岩脉特征及其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94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94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5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