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L-半胱氨酸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6 05:23

  本文关键词:L-半胱氨酸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L-半胱氨酸 荧光化学传感器 猝灭-恢复 8-氨基喹啉


【摘要】:L-半胱氨酸是一种很重要的含巯基的α-氨基酸,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如参与蛋白质合成、解毒、新陈代谢等。在人体的许多蛋白质中都可以发现L-半胱氨酸的存在,是生物相关蛋白质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L-半胱氨酸还有助于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活性、信号传导和基因调节。若细胞中L-半胱氨酸的含量偏离正常水平会导致很多疾病,危害人体的健康。同时,L-半胱氨酸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生物医药、生化研究等领域。因此,建立一种简便的、具有良好选择性的L-半胱氨酸检测方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荧光化学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还可以进行实时检测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和生物体内痕量样品的检测。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2,2'-([1,1'-联苯]-2,2'-二基双(氧基))双(N-(喹啉-8-基)乙酰胺)(简称L)作为配体,将其与Cu~(2+)的络合物L-Cu~(2+)作为荧光探针检测L-半胱氨酸的含量,并对该探针的荧光光谱性质、识别性能、传感机理以及在实际样品中的测试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中,对L-半胱氨酸进行了概述,包括L-半胱氨酸的重要作用以及会产生的一些危害,详细介绍了L-半胱氨酸的检测方法及其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中,主要介绍了配体L及其中间产物的合成方法,并通过质谱、核磁氢谱和碳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第三章中,对荧光化学传感器L-Cu~(2+)对L-半胱氨酸的检测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优化了实验条件,考察了传感器的选择性及抗干扰能力,对其传感机理进行了讨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L-半胱氨酸的定量测定。在常温下,PBS缓冲溶液(PBS 0.02 mol/L;p H=8.0)与乙腈体积比为9:1的溶液中,L-Cu~(2+)对L-半胱氨酸识别的线性范围为1.0×10-6到8.0×10-6 mol/L,检出限可达到1.92×10-7mol/L。该传感器显示出对L-半胱氨酸良好的选择性及对其它共存氨基酸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通过络合工作曲线图及质谱分析提出了可能的传感机制。此方法在实际样品中检测L-半胱氨酸的加标回收率在99.2 102.1%之间,加标回收标准偏差在0.94%到1.52%之间,验证了其实用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5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微型手机化学传感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年06期

2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3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J];分析化学;2011年08期

4 苏渝生;殷晋尧;;对“八五”期间我国化学传感器发展规划的几点设想[J];化学传感器;1990年03期

5 ;化学传感器 1991年总目录[J];化学传感器;1991年04期

6 程介克;;评“光化学传感器理论与方法”专著[J];分析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7 仲敬荣,刘妙根,敖冰云,羊小海,王柯敏,肖丹;基于荧光内滤效应的锂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2期

8 姜绍通,杨俊,潘丽军,张悠金;尼古丁针型化学传感器的研制[J];食品科学;2002年01期

9 ;化学传感器2002年总目录[J];化学传感器;2002年04期

10 周南;第9届化学传感器国际会议[J];分析试验室;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先;于明明;魏柳荷;;小分子金属离子化学传感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王栩;林金明;;基于新型功能高分子的荧光猝灭型2,6-二硝基酚光化学传感器[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钱惠锋;李良;仇昕;任吉存;;一种新型铅(Ⅱ)离子化学传感器[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范薇;;基于分子内电子转移机理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李林;孔林;杨家祥;周虹屏;吴杰颖;田玉鹏;;金属离子光化学传感器的构效关系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程铸洪;李钢;;基于多级孔道分子筛载体的固载型汞离子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合成[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洪彦若;;β-氧化铝系电解质陶瓷及其化学传感器的进展[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8 李扬;冯继昌;杨慕杰;;含有吡啶和三苯胺单元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钯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张丽昆;佟庆笑;;一种基于多吡啶铂(Ⅱ)配合物的锌离子磷光化学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东宇;邢志涛;杨侠;成义祥;;基于手性分子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小龙;微型手机化学传感器在美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晓明;我大洋探测高温高压化学传感器研制成功[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薛冬 王光荣;巾帼不让须眉[N];光明日报;2001年

4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吴伟农;美国反恐技术招招鲜[N];经济参考报;2001年

5 易蓉蓉;任咏华:我是个离不开化学品的人[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慧娥;基于喹啉和萘酰亚胺的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王懋祥;基于香豆素的重金属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黄晓梅;基于苯并吡喃腈的阴离子化学传感器及萘酰亚胺功能材料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孟祥明;荧光素基重金属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张灯青;基于离子和氨基酸识别的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周治国;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刘卫敏;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其识别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8 焦晨旭;光共聚新型荧光指示剂的光化学传感器的研制[D];湖南大学;2005年

9 潘依雯;海底热液探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与海上试验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王连连;阴离子光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逻辑功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鑫;苯并咪(噻)唑及VA二唑类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离子识别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乌迪;基于咔唑和萘酚衍生物的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离子识别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董辉;新型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疾病标志物与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王召璐;多肽基重金属离子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5 郭崇伟;含咔唑和间苯二甲酸单元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其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茜;基于吖啶的手性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韦新洁;基于喹啉和罗丹明为母体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合成以及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8 余升龙;基于香豆素和喹啉母体的小分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9 刘清;基于异烟肼的铜(Ⅱ)紫外比色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王美兰;基于金纳米簇的光化学传感器体系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94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94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0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