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pH敏感壳聚糖纳米凝胶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

发布时间:2017-12-17 09:33

  本文关键词:pH敏感壳聚糖纳米凝胶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凝胶 原酸酯 药物传递 抗肿瘤


【摘要】:化疗仍是目前临床中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大多数的传统化疗药物,如紫杉醇、顺铂、阿霉素等,由于在体内缺乏特异肿瘤靶向性导致的非特异性分布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近年来,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缓释系统的迅速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纳米药物载体所包括的如纳米微球、纳米胶束、纳米囊泡,纳米凝胶等,可以有效的负载抗肿瘤药物并在肿瘤细胞内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控释放。此外,增强渗透和保留(EPR)效应能增强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部位的富集,进而提高肿瘤组织处的药物浓度和增强化疗疗效,同时能降低传统药物的毒副作用。在这些众多的纳米药物载体中,纳米凝胶由于具有结构可调节性、良好的稳定性、较高的载药能力和可控型药物释放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纳米药物输送体系的构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药物传递系统的另一关键因素。目前,各种可生物降解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如透明质酸、海藻酸钠及壳聚糖等已被用于制备纳米凝胶。其中,壳聚糖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无毒性和低免疫性等优点,在药物、基因传递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然而,由于高分子量的壳聚糖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较差的水溶性而限制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本文选择壳聚糖为起始原料并对其进行化学修饰改性来制备纳米凝胶。首先,通过丁二酸酐修饰壳聚糖使其含有羧基基团,不仅可以提高壳聚糖在中性和碱性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而且会使壳聚糖带有负电荷。这种表面带有负电荷的纳米凝胶可以有效的避免其在血液中的聚集,使其具有更长的血液循环,进而增强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积累。虽然血液长循环和EPR效应能显著增强纳米凝胶在肿瘤组织处的富集,可是,另一关键性问题在于纳米凝胶如何在肿瘤组织处实现响应性的药物释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种环境响应型(例如:酶,pH,氧化还原,温度等)纳米凝胶已被广泛发展。与正常组织相比,实体肿瘤组织在胞外表现出较低的pH值(6.8-7.2),并且细胞中的内涵体/溶酶体表现出更低的pH值(5.0-6.5)。因此,利用微酸不稳定化学键如缩醛、缩酮和原酸酯来制备纳米凝胶以实现酸响应性的药物释放有望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途径。与缩醛、缩酮相比,基于原酸酯的酸敏感纳米药物载体在微酸环境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并且药物从基于原酸酯的纳米载体中释放行为可被其所处的pH环境进行调控。此外,基于原酸酯的纳米药物载体还具有一些其他优越特性,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在中性环境中较高的稳定性。因此,选择原酸酯制备pH敏感的纳米凝胶是一种潜在的优越途径。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酸敏感的壳聚糖纳米凝胶药物载体,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进行了评价:(1)新型酸敏感交联剂和改性壳聚糖的合成:首先,基于本课题组以前报道过的二氨基原酸酯单体与甲基丙烯酸酐反应得到新型的酸敏感交联剂N',N-{2-[2-甲氧基-[1,3]二氧戊环-4-亚甲基氧)]-乙基}-2-甲基丙烯酰胺(OEAM),并通过核磁氢谱、碳谱、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其次,通过丁二酸酐与壳聚糖反应制备丁二酰化壳聚糖(SCS),采用红外分析和XRD衍射分析确定其结构;最后,通过甲基丙烯酸酯化的策略将SCS进行功能化,得到甲基丙烯酸酯化的丁二酰化壳聚糖(MASCS),通过核磁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2)酸敏感的壳聚糖纳米凝胶的制备:以MASCS为大分子单体,OEAM作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制备酸敏感的壳聚糖纳米凝胶。纳米凝胶的粒径以及光散射强度采用马尔文粒径仪来进行测试。此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凝胶的形貌特征。(3)酸敏感的壳聚糖纳米凝胶的体外表征:选择阿霉素(DOX)作为抗肿瘤药物模型,并负载到纳米凝胶中,壳聚糖纳米凝胶的载药量为16.5%。酸敏感性原酸酯交联剂制备的纳米凝胶表现出酸诱导性降解和药物释放行为。MTT结果表明,未负载DOX的纳米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负载DOX的纳米凝胶表现出药物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负载药物的纳米凝胶能够有效地被2D细胞和3-D细胞摄取,并且表现出良好的肿瘤细胞抑制性。(4)壳聚糖纳米凝胶的体内表征:体内药物分布和抗肿瘤效果采用肝癌H22荷瘤小鼠模型进行评估。体内药物分布和抗肿瘤结果表明,酸敏感的壳聚糖纳米凝胶能有效延长DOX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提高DOX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表现出最好的抗肿瘤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943;R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占永;杨芳;李建林;黎钢;;疏水改性羧甲基纤维素及其pH敏感水凝胶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2 李秀瑜,吴文辉,王著,王建全;pH敏感瓜胶/聚丙烯酸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研究[J];精细化工;2005年08期

3 蹇思平;李文辉;;pH敏感聚丙烯酸/α-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金巧蓉;张幼维;赵炯心;汪山献松;范青青;;pH敏感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7年01期

5 朱健婷;刘姗;苏海佳;;pH敏感型聚天冬氨酸水凝胶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释药性能[J];材料导报;2010年16期

6 贺枫,卓仁禧,刘立建,徐勉懿;pH敏感相分离的固定化酶的制备和性质[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7 卓仁禧,张先正;温度及pH敏感聚(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互穿聚合物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1998年01期

8 刘琼,范晓东;温度及pH敏感生物水凝胶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4年12期

9 李凤娟;林炜;程庆u&;穆畅道;;新型胶原基pH敏感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J];化工进展;2009年03期

10 黄显雯;吕汪洋;姚玉元;陈文兴;;pH敏感锌酞菁聚合物的制备及光活性[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霞;金霞朝;黄永民;刘洪来;;大孔pH敏感丙烯酸凝胶的制备和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魏宏亮;马存才;姚凯;赵子璇;楚晖娟;;基于壳聚糖的pH敏感型凝胶材料的制备[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胡晓波;刘扬;张学农;;蛇床子素-pH敏感型纳米粒的抗肿瘤活性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4 高晓晔;赵长稳;陈学思;景遐斌;;可降解pH敏感水凝胶的合成与溶胀性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罗钟琳;姜建文;;具有膜渗透可调节性的pH敏感型聚合物囊泡包裹释放小分子药物的计算机模拟[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B:高分子理论、计算与模拟[C];2013年

6 许小丁;张先正;卓仁禧;;新型温度和pH敏感水凝胶的制备[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黄宇彬;;壳聚糖-白蛋白pH敏感型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8 苗志军;赵晨敬;吕娟;张望清;安英丽;史林启;;pH敏感型壳聚糖接枝聚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梁媛媛;张黎明;张海利;;pH敏感的荧光磁性多糖基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表征[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10 薛亚楠;张建涛;王庆蓉;黄世文;卓仁禧;;pH敏感聚丙烯酸-聚乳酸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性能[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洋;对pH敏感和对氧化还原敏感的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在肿瘤细胞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陈帅君;叶酸受体介导的载顺铂磁性纳米pH敏感靶向给药系统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珊珊;pH敏感型磁性纳米树状大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翔;pH敏感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囊泡用于亲水抗癌药物的癌细胞内释放[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杜林娇;pH敏感聚乙二醇-聚乳酸-聚(β-氨基酯)聚合物胶束载紫杉醇性能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4 杨小兰;水难溶性口服药用pH敏感型纳米胶束的设计与合成[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段修玲;温度和pH敏感羧甲基淀粉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高宇娟;pH敏感型聚氨基酯类胶束包裹客体分子在细胞内释放与聚集行为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琪;pH敏感的姜黄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王蕾;pH敏感及光热响应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组装和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邓亚君;pH敏感型双亲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胶束对肿瘤的靶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10 王艳;运用模拟方法探究pH敏感多肽聚合物载药胶束[D];湘潭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99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99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a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