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乙醇体系磺化碳纳米管催化甘油三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1:31

  本文关键词:乙醇体系磺化碳纳米管催化甘油三酯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柴油 多壁碳纳米管 甘油三脂 酯交换 乙醇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矿质能源的使用对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等。同时,人类社会生活与生产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全球运输所需能源主要来源于矿质能源,并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而矿质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正日益减少且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生物质能源用以代替矿质能源引起了全球广泛的关注,生物柴油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一种以动植物油、餐饮废油等原料油与低碳醇类物质,经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制成的低级烷基长链脂肪酸酯,具有原料来源广、可再生、清洁、可降解、无毒性等优点,酯交换反应是制得高品质生物柴油的最简单,经济的方法之一。本文以通过磺化功能化碳纳米管为一种有效的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剂,在乙醇体系中,用于甘油三酯的酯交换反应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利用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磺化碳纳米管催化剂,结果表明,由于磺化碳纳米管多环结构基质从而具有高酸性,在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加入量为3.7wt%,停留时间为1h,反应温度150℃,甘油三酯在乙醇体系中实现了 97.8%的总转化率,明显优于其他催化剂,如碳化磺化合成碳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WO_3/ZrO_2等。(2)通过BET,FT-IR,XPS和TEM测量来充分表征催化剂,了解到此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宽,结构稳定,催化活性高的优点,适用于甘油三酯的酯交换反应。(3)考量了催化剂添加量、CO_2充入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交换过程的影响。起初,随着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乙酯产率增加,然后趋于平衡。CO_2充入量对乙酯产率几乎没有影响。通过磺化碳纳米管与等质稀硫酸对比试验,说明碳纳米管被稀硫酸有效的磺化和功能化,催化剂的回收利用证明了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4)构建了简单的动力学模型,从反应模型计算出的活化能和指前频率,分别为72.1±4.1 kJ/mol 和 17.38±1.16min-1。(5)结合活性和表征数据使得能够假定甘油三酯酯交换的以下反应机理:SO_3H基团首先通过相互作用吸收甘油三酯和乙醇在酸性位点和原子氧之间。然后羰基碳受到攻击亲核乙醇生成最终产物脂肪酸乙酯。发现这项工作提供有用的见解对于轻松的设计和合成有效的固体酸催化剂用于甘油三酯的酯交换以产生生物柴油。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3.32;TE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兴荣;;酯交换法合成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7期

2 李强;曹维金;柯小侨;;化学酯交换新工艺研究[J];农业机械;2013年20期

3 周春晖,黄惠华;酯交换反应及其在油脂工业应用[J];粮食与油脂;2001年07期

4 屈铠甲,蒋卫和;酯交换法制备丙烯酸正戊酯[J];热固性树脂;2004年05期

5 佘珠花;一步萃取——酯交换法测油料脂肪酸组成条件研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年11期

6 王惠芳,时宏,关多元;酯交换反应效果检验方法的研究及其中试样品的检验[J];中国油脂;1987年04期

7 丁春黎;酯交换法生产涤纶树脂中酯交换塔工程分析[J];吉林工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8 丁春黎;;涤纶树脂生产中酯交换塔技术分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9 刘林森;浅谈“油脂改性”[J];中国油脂;1986年04期

10 张景文,徐之雒,黄化民,程薇;芳香酸的酯交换反应[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小港;周辉;何仁;;超临界条件下酯交换反应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魏华;黄玉兰;包乐;袁帅帅;陈义旺;;酯交换诱导PTT/PBS共混物的共结晶行为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陈功雨;王s,

本文编号:1306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06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5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