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驱过程中的热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火驱过程中的热效应分析 出处:《西安石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火烧油层(即火驱)的驱油效率高、适用范围广,能够较好的接替蒸汽吞吐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但由于其驱油过程中物理、化学反应多样、能量传递复杂、多种驱油机理影响的特点,现场的试验的成功率不高。针对目前火驱注采参数的制定只能依据半经验公式,难以考虑燃烧情况和地层非均质性的问题,以火驱能量平衡为基础,运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分析W区块研究火驱反应燃烧生热速率、散热规律;讨论储层非均质性对井间热连通性的影响,进而对W区块的热连通分析。结果表明,生热量随着注气速率的增加呈先增后减,顶底层热损失呈持续递增;层内非均质性的增加会导致火驱前缘波及不均匀,并且会导致单层采出程度的降低;层间渗透率级差的增加会造成储层吸气差异增大,并且造成储层采出程度的降低;火驱过程中,随着热波及系数的增加采出程度不断提高,但在不同的注气速率下,二者没有线性关系。最后,通过对火驱过程中各能量的分析建立能量平衡方程,由此推导出最佳注气速率公式,并基于储层非均质性分析做出修正,代入参数计算与数模分析结果较为接近。此注气速率公式基于能量平衡的角度,较以往的半经验公式方法确定的注气速度更合理,对不同类型火驱开发油藏的注采参数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357.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奕群;高雅文;桓冠仁;;点坝砂地层注气数值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5年03期
2 汪政德,梅海燕,张茂林,李闽,吕晓梅;注气过程相态变化特征[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李汝勇;石德佩;李秀生;李相方;伍藏原;;牙哈凝析油气田注气监测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8年06期
4 郭平;苑志旺;廖广志;;注气驱油技术发展现状与启示[J];天然气工业;2009年08期
5 徐上;王涌;韩云东;金良安;;注气速度对气泡水体携带能力的影响[J];化学工程;2011年06期
6 吴世跃;张菊亮;张美红;李川田;;间歇注气抽采煤层气井注气量与采收率分析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张永成;田永东;赵祉友;王森;;注气提高煤层气开发效果适应性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2年12期
8 ;革新与发明[J];今日科技;1989年11期
9 余璐;徐义钱;刘学子;辛显康;;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替油实践与认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23期
10 孙晓飞;张艳玉;张贤松;李威威;;泡沫油注气吞吐参数影响规律实验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灵永;李宝仁;余祖耀;;气泡雾化喷嘴注气管流动特性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邢帅;;CO_2驱注气井筒沥青胶质附着物分析及防治技术探讨[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周宇;;套保油田火烧油层技术可行性的初步评价方法及结论[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蒋海岩;赵东伟;张琪;袁士宝;蔡文斌;;辽河油田欢127块火烧油层可行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刘景彦;李喜臣;张英志;张宇;;北一区断东西块葡一油层河流-三角洲沉积构成及储层非均质性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何珍;符力耘;方战杰;;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多尺度储层非均质性定量描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注气管理流程再造 延伸管理共创利益[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通讯员 杨红梅;优化稠油注气 拨动降本增效“算盘”[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注气式出酒器[N];中国包装报;2002年
4 王常玲 崔洪腾;注气替油:“阁楼”里走出“油多多”[N];中国石化报;2012年
5 记者 孙希利 通讯员 张洋;西北油田实施单元注气提升采收率[N];中国石化报;2014年
6 顾永强 尹永华;稠油井转周注气时机如何确定[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记者 师啸;注气三十井次增油六千余吨[N];中国石油报;2011年
8 记者 杜中闻 通讯员 张文哲;西部钻探完成注采井注气井底流压监测[N];中国石油报;2013年
9 郑水平 李晓玲;辽河曙光油田Ⅱ型管柱技术 提高油藏纵向动用程度效果明显[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焦念友;火烧油层预测与评价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化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滨;低渗砂岩油藏高含水期注气开发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刘昌贵;注气提高石油采收率最优控制的理论、方法和实现[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3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魏旭光;M油田薄互层低渗透油藏注气开发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5 徐克明;火烧油层采油技术基础研究及其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6 刘其成;火烧油层室内实验及驱油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刘U,
本文编号:1314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1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