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广南部水石矿床矿物学特征铀的赋存状态及成矿机制探讨
本文关键词:诸广南部水石矿床矿物学特征铀的赋存状态及成矿机制探讨 出处:《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矿物学特征 铀的赋存状态 铀成矿机制 水石铀矿床
【摘要】:水石铀矿床位于诸广山花岗岩体南部的中心部位,出露岩性主要为燕山期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及少量的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基本存于破碎带中,呈群脉状的形式产出。通过多项分析测试对该区矿石的主要结构构造,矿石类型铀元素在矿石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成矿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取得如下结论:(结论是有,但是建议你在加上一些做的工作和数据)(1)水石铀矿床受构造严格控制,位于北东向(吴川-四会深断裂带)、东西向(九峰-仙游大断裂带)及北西向(惠来-汝城深断裂带)这三个大型深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区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成群、成组出现,并具有规模大、性质多变、活动频繁等特点,其交汇复合控制了区内铀矿床的产出。(2)通过对水石铀矿床采集的矿石标本和样品进行电子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分析、人工重砂分析、激光拉曼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现代测试手段,查明水石铀矿床中矿石结构构造为碎裂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铀石含量次之。与铀矿物伴生的非金属矿物有髓石、长石、萤石等;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黄铁矿等,此外还夹杂着少量副矿物,如磷灰石、金红石等。(3)铀矿物多以簇状、骸晶状、皮壳状结构赋存在其他矿物的裂隙或矿物之间的边缘中,也有铀矿物以粒状自形生长在其他矿物中,或交代黄铁矿呈骸晶状或围绕黄铁矿沉淀成镶边状。铀的赋存状态以独立铀矿物形式为主,少量铀以类质同象或吸附形式存在。(4)水石铀矿床的铀成矿模式为:产铀岩体在经历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源和地壳拉张减薄的动力条件,使源于地幔或大气降水的流体能够在途径印支期的富铀岩体时,活化富铀岩体中的铀,形成富铀的成矿热液,当富铀热液流经地球化学障时发生沉淀形成铀矿床。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9.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金龙;运用类比原则预测铀矿床的可能性——以乌克兰中央铀矿省为例[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3年04期
2 谈成龙;;世界上拥有铀矿床最多的两个国家之一——俄罗斯[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7年03期
3 谈成龙;;俄罗斯及中亚地区国家铀矿床数量与产出特点[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7年04期
4 童航寿;;世界超大型铀矿床分类方案新构想[J];铀矿地质;2012年01期
5 曾卓荣;论外生铀矿床[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2年06期
6 ;澳大利亚各大型铀矿床的最新储量数字[J];国外放射性地质;1973年05期
7 ;美国富铀矿床的分布情况[J];国外放射性地质;1974年06期
8 ;澳大利亚铀矿床的地质概况和矿山开发工作[J];放射性地质;1979年03期
9 徐国庆;;我国热液铀矿床形成的某些温度特点[J];放射性地质;1982年02期
10 凌益煌;试论三一○铀矿床铀的再富集与铀的吸附的关系[J];铀矿冶;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军;刘建华;;若尔盖铀矿田降扎铀矿床找矿新进展及远景扩大浅析[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张成宝;;外生铀矿床累增成矿论[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4)[C];1985年
3 ;江西省乐安县居隆庵铀矿床详查[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4 严琼;孙远强;;下庄仙人障铀矿床三维数字建模[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5 顾大钊;;纳米比亚铀矿床成因初探[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6 张诚;金景福;;红石泉铀矿床铀的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C];1987年
7 ;新疆察布查尔县蒙其古尔铀矿床勘查取得重大突破[A];200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进展和十大地质科技成果[C];2009年
8 罗先熔;惠娟;;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铀矿床的研究及找矿预测[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9 张青海;;纳岭沟铀矿床铀镭平衡系数分析及应用[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10 张明林;孙祥;车永飞;贾翠;李国臣;;丁家山铀矿床类型划分及其成矿模式[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学蕊;内蒙古苏崩铀矿床矿冶工程环评公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2 王勤旺;监理国内最大铀矿床项目[N];中煤地质报;2012年
3 常志鹏;我国将着眼寻找大型铀矿床[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于德福 张启堂;构建“四业并举”新格局[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5 廖文根;我国探明迄今为止最大铀矿床[N];人民日报;2008年
6 彭长庚;华南地区铀矿床的发现与突破[N];中国矿业报;2012年
7 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 省核工业放射性核素检测实验中心主任 潘广焱;加快核地质调查工作 推动湖北核电大发展[N];湖北日报;2010年
8 沈承珩;全球铀矿勘查迎来繁荣期[N];中国矿业报;2011年
9 胡仙德;开放 包容 发展 共赢[N];中国矿业报;2012年
10 单广宁;十年一剑 黄钟大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宏伟;内蒙古巴彦乌拉铀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振;相山邹家山铀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成矿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新胤;红石泉伟晶状白岗岩型铀矿床蚀变特征及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涛;下庄矿田石土岭铀矿床岩石、矿石地球化学特征[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洋洋;邹家山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邓;基于3Dmine的邹家山铀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6 詹礼贵;粤北302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应力场[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春;若尔盖地区向阳沟铀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向[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余驰达;相山邹家山铀矿床地球化学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9 银亚平;邹家山铀矿床伴生稀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的实验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10 周文骏;某硬岩铀矿床可视化仿真及采场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22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2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