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中甸弧含矿斑岩中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标识
本文关键词:滇西北中甸弧含矿斑岩中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标识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甸弧 斑岩铜矿 矿物化学成分 卤素逸度 成岩成矿
【摘要】:中甸弧位于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义敦岛弧的南端,受甘孜理塘洋俯冲的影响,印支期岩浆活动与带内斑岩型、矽卡岩型铜矿床成矿关系密切。中甸弧与斑岩铜矿有关侵入体的岩石学特征、形成年龄及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较多,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应用EPMA和LA-ICP-MS,系统测定中甸弧斑岩铜矿带与成矿有关斑岩中单矿物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成岩成矿意义。电子探针研究结果显示东带普朗、浪都及松诺石英二长斑岩中的斜长石主要为中长石与更长石,角闪石均属于钙质角闪石亚类,黑云母在成分分类上均属于镁质黑云母。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中甸地区普朗、浪都及松诺与成矿有关石英二长斑岩中斜长石的稀土元素总体比较平稳,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不明显,且其ΣREE明显低于全岩,而Sr、Lu元素含量则高于全岩;角闪石的ΣREE大部分高于其对应全岩,配分模式均为右倾式,且具有比全岩更为明显的Eu负异常;黑云母中的ΣREE不到全岩ΣREE的5%,且Rb、Ba、K、Ti、Nb、Ta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全岩。单矿物化学成分对成岩的指示方面,研究结果显示中甸地区普朗、浪都及松诺石英二长斑岩均为壳幔混源成因,属于与俯冲造山有关的钙碱性岩套构造环境。但是,与浪都及松诺相比,成大矿的普朗其石英二长斑岩形成于相对高温高氧逸度的介质环境中,且其含矿石英二长斑岩的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略高。单矿物主微量对成矿的指示方面,研究结果显示与浪都矿区及松诺矿点相比:成大矿的普朗其石英二长斑岩黑云母中更加富集SiO_2、MgO、Ti O_2、F、Cl而贫FeO、Al_2O_3及MnO值,且其黑云母中更加富集REE以及Rb、Hf、Cr微量元素;角闪石中更加富集Al_2O_3、TiO_2、Fe O、CaO、Na2O及K2O而贫Si O_2和MgO值;磷灰石中含有更高的F含量和更低的SO3含量及Ce_2O_3/Y_2O_3比率;黑云母卤素计算值显示低的IV(F)及IV(Cl)值和高的IV(F/Cl)值。同时,与松诺矿点相比,普朗及浪都成矿体中的黑云母Cu含量明显高于贫矿体中黑云母Cu含量,以10×10-6为界;此外,成大矿的普朗其岩浆流体中的log(f HF/f HCl)与log(f H2O/f HF)比率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线性相关关系(|r|0.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耀辉;蒋少涌;戴宝章;凌洪飞;;玉龙斑岩铜矿含矿与非含矿斑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J];岩石学报;2006年10期
2 郑辉;李连松;;浅析青海纳日贡玛含矿斑岩体的成矿信息[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1期
3 赵明昌;斑岩铜钼(金矿)找矿中物化探方法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1984年02期
4 王建华;李文昌;;香格里拉县松诺斑岩体与普朗斑岩体特征对比[J];云南地质;2014年02期
5 芮宗瑶;黄崇轲;徐钰;齐国明;;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的鉴别标志[J];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983年02期
6 阮道源;粤湘两省锡矿斑岩成岩成矿某些问题[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7 金章东;江西德兴铜厂斑岩体铜品位的分形结构[J];矿床地质;1998年04期
8 郝金华;陈建平;董庆吉;王涛;罗志忠;;青海三江北段陆日格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0年04期
9 陈建林;许继峰;任江波;王保弟;余红霞;;俯冲型和碰撞型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组成的差异[J];岩石学报;2011年09期
10 宁奇生;李永森;刘兰笙;傅国民;张江滢;;中国斑岩铜(钼)矿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J];地质论评;197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芮宗瑶;黄崇轲;徐钰;齐国明;;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的鉴别标志[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3)——“三江”岩石[C];1982年
2 芮宗瑶;张洪涛;;三江斑岩铜(钼)矿研究现状[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1)[C];1984年
3 张道红;张学书;杨艳;严健;杨平;;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A];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建局6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3年
4 芮宗瑶;李荫清;张洪涛;;根据流体包裹体鉴别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带的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5 陈文明;盛继福;;深源富碱、硅热流体与铜矿斑岩体斑晶的成因联系[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姜耀辉;蒋少涌;戴宝章;凌洪飞;;玉龙斑岩铜矿含矿与非含矿斑岩成因机制[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王文彬;;福建南安蔡西斑岩钼矿床岩体的地质特征及评价标志[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8 丁朝建;王增;申屠保涌;;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主要成矿岩体Nd-Sr同位素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0)——“三江”论文专辑[C];1990年
9 孟祥金;侯增谦;曲晓明;高永丰;;西藏冈底斯中东段斑岩成矿系统[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肖波;秦克章;李光明;李金祥;陈雷;赵俊兴;范新;;冈底斯驱龙斑岩铜-钼矿区外围矽卡岩型铜矿的分布、特征及深部找矿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孙乃强;西藏矿产资源潜力巨大[N];中国黄金报;2002年
2 记者 孙乃强;西藏多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取得阶段成果[N];中国黄金报;2002年
3 记者 滕艳;寻找与埃达克质岩有关铜多金属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4 陶雪琴;西藏打加错地区发现多个矿点[N];中国矿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佳瑞(Javed Akhter Qureshi);巴基斯坦g侨虻赂癜哐褻u(Au)矿床:矿化、蚀变特征及其成因[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鲍波;岩浆挥发分在矿化斑岩体系演化过程中的行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李世杰;大兴安岭突泉—林西成矿带北段斑岩成矿系统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4 郝金华;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孙诺;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典型矿床成矿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李满根;三江南段有色及贵金属矿床成矿谱系研究与资源定量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王亮亮;西藏冈底斯带驱龙含矿斑岩的特征及与Cu(Mo)成矿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唐菊兴;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9 陈良;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演化与斑岩钼矿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舒广龙;湖北丰山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及斑岩成矿系列与微细浸染金矿[D];中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翔;云南大理小龙潭地区富碱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年代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耀辉;西秦岭火麦地印支期斑岩铜钼矿床成矿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李高峰;新疆东准拉伊克勒克斑岩矿床的蚀变特征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阳刚;云南姚安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地球化学与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王佳奇;西藏雄梅铜矿区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成因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谢富伟;西藏雄村铜金矿区侏罗纪斑岩含矿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7 胡洋;新疆巴尔鲁克地区加曼铁列克得、石屋矿化斑岩体的特征及成矿意义[D];西北大学;2016年
8 梁鹤;华南白垩纪岩背斑岩锡矿成矿斑岩的成因及其成矿意义[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7年
9 孙春迪;云南姚安富碱斑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效应[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10 李芙蓉;云南普朗矿区北部Ⅲ号斑岩体的岩石学及年代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23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2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