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多糖酶法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银耳多糖酶法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 出处:《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银耳(Tremellla fuciforms),别名白木耳、雪耳、菊花耳,是一种具有研究开发价值的珍贵食用菌。而银耳多糖是银耳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血脂等保健功能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耳以食用为主,对银耳多糖的研究起步甚晚。银耳多糖的提取存在过程复杂、提取率低、纯度不高、提取成本高等问题,而国内外对于高纯度银耳多糖的需求较大。福建省银耳资源丰富,因此对银耳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展开研究,开发出一条简单高效、经济实惠的银耳多糖提取纯化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银耳子实体为原料,对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1)酶法结合高压蒸煮提取银耳多糖干银耳子实体经过浸泡、修剪、沥干、高压、匀浆、酶解、离心、蒸发浓缩、醇沉、离心、冻干等工艺流程得到银耳粗多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高压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料液比等单因素对银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高压此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高压时料液比1:90、时间120min、温度110℃。经过高压、匀浆等工艺流程,酶解阶段中研究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单因素对银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此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1.0%、果胶酶0.8%、酶解时间120min、酶解温度是55℃,此时粗多糖的提取率高达39.28%。(2)银耳多糖的分离纯化将银耳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是研究其生物活性的前提和基础。银耳多糖的纯化主要包括脱除蛋白质、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透析等步骤,得到两种组分单一的银耳多糖组分TFP1-1和TFP2-2。本课题以银耳多糖中的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作为综合评价参数,通过比较TCA法、sevage法、盐酸法、酶法+sevage法这四种脱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酶+sevage法效果最佳。在温度65℃、pH6.5、120min、木瓜蛋白酶为1%的条件下脱蛋白,再用sevage法在此基础上三次去除蛋白质三次,蛋白质脱除率85.1%,多糖损失率为14.2%。(3)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未脱蛋白的和脱蛋白的银耳多糖均对·OH有一定的清除效果(p0.01),且未脱蛋白的银耳多糖对清除·OH能力优于脱蛋白的银耳多糖(p0.01);在清除ABTS+体系中,银耳多糖同样表现出良好的清除效果,未脱蛋白的银耳多糖和脱蛋白的银耳多糖对清除ABTS+的IC50分别为2.32、3.94mg/mL;而在DPPH ·体系中,未脱蛋白的银耳多糖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方面却不及脱蛋白的银耳多糖(p0.01)。接着探讨银耳多糖的抗肿瘤性,发现不同处理的银耳多糖联合顺铂均对HepG2肝癌细胞具有极显著的抑制其生长作用(p0.01),其中未脱蛋白的银耳多糖联合顺铂抑制率达71.8%,脱蛋白的银耳多糖联合顺铂时抑制率达63.2%,这两个处理间的差异也是极显著的(p0.01),得出脱蛋白的银耳多糖联合顺铂抑制细胞增长效果优于脱蛋白的银耳多糖联合顺铂这一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4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丽娟;杨继国;宁正祥;;银耳多糖湿法打浆快速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年01期
2 赵艳;王白娟;杨青松;秦向东;杨姝;周雷;;红雪茶多糖过氧化氢脱色工艺优化[J];南方农业学报;2016年05期
3 张小飞;果秋婷;孙静;;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银耳多糖工艺的研究[J];中国药师;2016年06期
4 赵师师;高旭红;常君;刘松林;张萍;;石榴皮多糖的三氯乙酸法脱蛋白工艺研究[J];广州化工;2015年17期
5 陶瑞霄;贾冬英;姚开;迟原龙;;高压提取银耳多糖研究[J];食品科技;2015年06期
6 鲍会梅;;酶解法提取银耳多糖的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年11期
7 张丽红;谢三都;徐芳;林晓燕;高宁;;紫苏叶多糖活性炭脱色工艺优化[J];食品与机械;2015年03期
8 周雅琳;谭红军;杨勇;;不同处理方式对银耳粗多糖提取效果及化学成分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5年05期
9 刘继婷;鲁晓丽;张自萍;;不同处理方法对贺兰山紫蘑菇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5年04期
10 蔡淑妮;王晓梅;张忠山;柴尚斌;陈军;;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及鉴定[J];食品工业;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琪琳;香菇多糖的结构鉴定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齐睿婷;竹茹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糖化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顺峰;真姬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董周永;荔枝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30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3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