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高含蜡凝析气藏固相沉积实验测试及理论分析
本文关键词:塔里木油田高含蜡凝析气藏固相沉积实验测试及理论分析 出处:《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含蜡凝析气藏 相态 全温度域 析蜡点 激光测定 数值模拟
【摘要】: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塔北地区、塔中地区凝析气藏均出现石蜡沉积现象,在凝析气开采过程中如何预测井筒析蜡点和析蜡量,成为如何防止石蜡沉积,高效地开发高含蜡凝析气藏得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基于塔里木油田神木2井在井筒清蜡前和清蜡后流体现场分离器取样,进行了神木2井清蜡前、清蜡后地层流体闪蒸实验测试、井流物组成对比、等组成膨胀实验测试、定容衰竭实验测试,同时在全温度域下(-20 °C~160 °C)进行流体等组成膨胀、相图实验测试,结合相态实验结果,对神木2井清蜡前、清蜡后流体相态特征基本的了解。进行了神木2井清蜡前、清蜡后地层流体激光测试石蜡沉积,得到其析蜡点、拟析蜡点、溶蜡、拟溶蜡点,再结合对改良PR状态方程和混合规则的优选,进行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计算,并将其模拟结果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为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深层凝析气藏开发以及气液固三相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成果:(1)首先通过PVT相态实验研究了神木2井清蜡前、后井流物的相态特性,进行对该井地层流体闪蒸实验、井流物组成实验、等组成膨胀实验、定容衰竭实验测试,发现神木2后凝析油组成较重;(2)全温度域实验测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流体状态,实验研究表明,对于清蜡前地层流体当温度低于80℃容易发生流体反转,对于清蜡后地层流体当温度低于70℃时,地层流体容易反转为油藏;(3)常规气-液-固三相计算是引入求解逸度方程里面参数b1,b2,b3,b4和f(Mi)作为模型可调参数进行模拟,本文作者考虑石蜡是以碳原子数16以上的高分子量正构烷烃为主(含量约为90%~92%),并含异构烷烃7~8%,环烷烃约1~2%的固态烃类混合物属于原油中地层烃类组成的一部分,通过给出目前地层流体中包含的石蜡组分初值含量,并将石蜡组分作为模型可调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石蜡沉积析蜡点、析蜡量等参数;(4)结合实验数据,运用PVTsim数值模拟软件,计算了神木2井清蜡前、后井流物的P-T相图,模拟了不同条件下析蜡点,以及石蜡沉积壳层(WDE),并结合WDE与实际生产条件来判定生产中的石蜡沉积;(5)模拟计算了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神木2井清蜡前、清蜡后地层流体中气液固三相摩尔分数、析蜡量线,同时计算得到了石蜡沉积壳层(WDE)曲线,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3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吐哈油田温西三区块发现凝析气藏[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5期
2 胡海燕;凝析气藏浅谈[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张思永,,徐佳琼,刘焕宗;凝析气藏类型的早期识别[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4 罗凯,宋文杰,方义生,郑希潭;凝析气流体临界点的理论计算[J];天然气工业;2000年01期
5 蒲建,刘树明,王蓓,杨发荣;板桥凝析气藏开采特征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0年01期
6 崔淑娟,顾辉亮,房士然,于伟杰;东海油田春晓3井凝析气全组分模拟[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01期
7 程远忠,刘立平,李国江,左松华,张宝红,董治;板桥废弃凝析气藏注水提高采收率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年04期
8 蒲建,何鲜,刘延庆,刘合年,罗凯;凝析气藏流体样品恢复方法研究[J];新疆地质;2003年02期
9 吴月先;川中八角场凝析气藏两口井大型加砂压裂获得成功[J];钻采工艺;2003年04期
10 杨广荣,陈元千,余元洲,杨波,朱小丽;压降法在凝析气藏应用中的改进[J];断块油气田;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武晓玲;;东濮凹陷深层凝析气藏成藏模式研究[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明 唐静;措施榨尽凝析气藏产层剩余油[N];中国石化报;2012年
2 记者 李彦荣邋柳春云 蒋庆;西北油田凝析气藏产量稳步上升[N];中国石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冯立虎 张云;凝析气藏储层不再“很受伤”[N];中国石化报;2008年
4 李俊杰邋李娜 李彦荣;强化凝析气田管理[N];中国石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蒋琳琳 周兴岩 通讯员 罗云 邓贤伟;凝析气藏开发:高效中追求“长寿”[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金海洋;开拓油气开发技术新领域[N];科技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孙清华 记者 仇国强;非常规技术盘活难动用储量[N];中国石化报;2012年
8 记者 陈玉强;凝析油气从沉睡中苏醒[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王海洋 周琦 伯洪;中原油田以科技破解发展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5年
10 刘元兵 曾旺;摘取西气东输气田开发技术上的王冠[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陶自强;碳酸盐岩潜山凝析气藏储量评价与开发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姜贻伟;低渗多孔介质中气藏及凝析气藏渗流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史云清;含水汽凝析气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石志良;凝析气藏气液变相态渗流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4年
5 林涛;深层凝析气藏伤害机理与水力压裂改造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6 汪孟洋;桥口凝析气藏反凝析污染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杨小松;变形介质中凝析气藏油气体系相平衡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8 方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地层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汤勇;深层凝析气藏多相流体复杂相态理论及提高气井产能新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儒义;塔里木盆地英买7-19凝析油气藏产量动态监测体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戴峗;轮古东部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形成机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陈飞;海上W气田低渗透凝析气藏解堵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李兆刚;牙哈循环注气凝析气藏产能分析及开发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刘浩;凝析气藏水力压裂工艺参数优化[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吴军;柯克亚X_7~2凝析气藏可采储量计算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7 唐兆青;牙哈循环注气凝析气藏可采储量标定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8 陈淑曲;凝析气藏CO_2封存及提高采收率相互影响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9 马凯;白55断块凝析气藏开发潜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
10 姜海琪;高温低含凝析油凝析气藏含水汽变化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35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3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