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基于双适配体精准靶向的智能控释纳米诊疗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13:23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适配体精准靶向的智能控释纳米诊疗系统的研究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光热响应 双适配体 化疗-热疗-生物治疗 超声成像 智能控释


【摘要】:研究目的:为了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聚集,提高治疗效率,监测治疗效果,本课题构建了近红外光热响应的双靶向智能控释系统(DTX/ABC@TSLs@Au-DA),探讨该药物递送系统在808nm激光作用下的治疗和成像效果。对其理化性质、体内外抗肿瘤活性、靶向性、超声成像特点及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等进行系统考察。研究方法:(1)本研究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荷载多西他赛(DTX)和碳酸氢铵(ABC)的热敏脂质体,并通过还原氯金酸(HAuCl_4)的方法在脂质体表面修饰金纳米壳,然后用巯基化的AS1411和S2.2 DNA适配体对其进行靶向修饰,最终合成DTX/ABC@TSLs@Au-DA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通过UV-Vis、琼脂糖凝胶电泳、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对纳米系统进行结构表征;运用激光纳米粒度仪考察系统的粒径电位;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形态分析;EDS法进行元素分析;采用高效液相方法(HPLC)测定其包封率和释药率;小动物超声成像仪测定该系统的超声造影能力。(2)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以MCF-7乳腺癌细胞为模型,采用SRB法测定空白载体的细胞毒性和药物递送系统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用FITC标记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摄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该系统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3)体内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用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各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用PK Solver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用IR783标记药物递送系统,通过小鼠活体荧光成像观察药物在小鼠组织的分布。(4)体内药效学和超声成像研究:以荷S180腹水瘤小鼠为动物模型,以体重和肿瘤体积为指标,考察该系统化疗、热疗和生物治疗的协同作用;通过HE染色病理切片分析毒性;通过小鼠超声成像考察系统的体内超声造影能力。研究结果:DTX/ABC@TSLs@Au-DA经过透射电镜和粒度仪分析药物递送系统呈球形,粒径约215nm,电位约-47mV;包封率为92%,在808nm激光照射下产热性能较好。体外释药结果表明,该系统在pH5.5和激光同时作用下能迅速释药,释药率高达80%;体外超声成像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超声造影增强能力。体外细胞学实验表明DTX/ABC@TSLs@Au-DA空白载体毒性小,双靶向效率高,给药4h后,细胞摄取率高达67%;在808nm激光作用下,具有显著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能将乳腺癌细胞MCF-7周期阻滞在G2/M期,引起细胞凋亡。药动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增加DTX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延长半衰期;小鼠活体荧光成像结果显示药物主要分布在肿瘤部位,且2h时聚集最多。体内药效学结果显示DTX/ABC@TSLs@Au-DA可发挥化疗、热疗、生物治疗的协同作用,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此外,小鼠体内超声成像结果显示该造影剂能够穿过肿瘤微血管间隙,在肿瘤部位稳定存在,用于长时间超声成像。结论:本研究制备的DTX/ABC@TSLs@Au-DA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安全性好,在808nm激光照射下可实现肿瘤靶部位快速释药,结合化疗、热疗和生物治疗高效抑制肿瘤生长,并能在超声影像监测下考察肿瘤治疗效果,实现诊断治疗一体化。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rug delivery system on cell cycle and cell apoptosis by means of UV - Vis ,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 DSC )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943;R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一林;郭磊;张朝阳;唐吉军;谢剑炜;;适配体探针传感技术进展[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8年01期

2 王巍;贾凌云;;适配体筛选方法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9年03期

3 谢海燕;陈薛钗;邓玉林;;核酸适配体及其在化学领域的相关应用[J];化学进展;2007年06期

4 屈锋;刘允;任肖敏;赵新颖;张经华;;毛细管电泳在核酸适配体研究及核酸适配体筛选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9年Z2期

5 赵强;乐晓春;;核酸适配体亲和色谱的研究进展[J];色谱;2009年05期

6 朱静;黄勇;蒋小平;谭钟扬;蒋健晖;沈国励;俞汝勤;;基于核酸适配体-质粒DNA复合物信号放大的荧光免疫传感技术[J];分析化学;2009年11期

7 ;生物分析中的核酸适配体[J];分析化学;2012年05期

8 李瑜;王源升;于斌;张静秋;董瑞;;核酸适配体在光生化检测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2年14期

9 王周平;张维潇;;适配体及其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年09期

10 ;《核酸适配体手册》[J];分析化学;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圣;刘彩云;卢建忠;;基于核酸适配体和酶循环放大的腺苷化学发光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巍;赵新颖;屈锋;;毛细管电泳法筛选蛋白质的核酸适配体的初步研究[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3 杨晓娟;邴涛;梅宏成;上官棣华;;核酸适配体用于手性拆分L型和D型色氨酸[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4 郑冬梅;娄新徽;;一种基于结构开关型适配体的无标记荧光传感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薛利云;周小明;邢达;;基于核酸适配体探针和酶辅助荧光信号扩增的等温高灵敏度蛋白检测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马文韬;古力;屈锋;;毛细管电泳筛选大肠杆菌适配体的初步研究[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7 梁好均;徐华国;邓伟;;核酸适配体链构象转变的研究[A];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8 王晓芳;程琳;耿霞;赵强;;基于适配体修饰的磁珠和量子点荧光法检测凝血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汪海林;章大鹏;;单核苷水平核酸适配体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温桂清;范燕燕;梁爱惠;蒋治良;;核酸适配体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检测血清中钾离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文;核酸适配体在医药领域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于洋 田野;蛋白质检测有了新方法[N];吉林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翁国娟;控释长效复合肥迎来黄金商机[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翁国娟;专家预测控释长效复合肥将迎来黄金时代[N];农资导报;2007年

5 记者 王军;国家级缓/控释材料中心成立[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记者 王军;缓控释材料工程中心成立[N];农资导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钟欣;“缓/控释磷酸二铵”工业化对接[N];农民日报;2012年

8 曹勇;缓释和控释给药系统的优势[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杨继武;长效控释技术使降压更平稳[N];医药经济报;2003年

10 周向东;缓释药和控释药制作工艺不一样 治疗效果同样好[N];医药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玉坤;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时间分辨荧光纳米探针的生物毒素检测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陈霞;功能核酸的筛选及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2年

3 林雪霞;微流控芯片与可控适配体技术用于细胞代谢物分析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周庆同;生物相空间中的适配体和药物虚拟筛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5 郭业民;基于适配体传感器的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李菁菁;适配体功能化的荧光纳米探针用于蛋白和细胞传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于鸽;乙丙肝病毒相互干扰及适配体在肝癌诊断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6年

8 王成全;基于磁控适配体传感体系的农产品中典型霉菌毒素检测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姜红岩;自组装RNA适配体纳米传感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10 胡波;海洋聚醚类毒素基于适配体的检测及生物合成的探索[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飞飞;基于双适配体精准靶向的智能控释纳米诊疗系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张月侠;蛋白质寡核苷酸适配体的筛选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慧玲;BHL DNA适配体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刘金钏;适配体纳米金比色法灵敏度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于连元;核酸适配体修饰的纳米颗粒在肿瘤靶向免疫治疗及靶向热疗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6 赵变军;基于适配体特异性作用的乳腺癌细胞表面多种肿瘤标记物同时检测的新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乔醴峰;基于核酸适配体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一步纯化固定化研究及其应用[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吕莉;基于适配体的酶联吸光度法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D];山西大学;2015年

9 陈艳霞;核酸适配体/小檗碱荧光体系的构筑及分析应用[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吕琴;基于荧光标记适配体的荧光各向异性法检测小分子[D];山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97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97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5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