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特征及发育模式

发布时间:2018-01-10 03:13

  本文关键词: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特征及发育模式 出处:《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颗粒滩相控 早成岩期风化壳岩溶 茅口组 川东地区


【摘要】: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实测、室内分析化验整理等手段,对川东地区茅口组岩溶发育规律与发育特征做了详细研究。研究区茅口组属于碳酸盐岩开阔海台地相沉积,其中茅三、茅二段发育颗粒滩亚相的生屑灰岩与滩间海亚相的泥晶灰岩多旋回频繁叠置。受中、晚二叠世之间东吴运动构造抬升的影响,海水退出台地并使茅口组出露地表接受1~3Ma的沉积间断和暴露岩溶。结合野外露头与生产资料研究识别出较为特殊的岩溶现象:基岩经历早成岩期的差异成岩作用而产生差异溶蚀特征,即粗颗粒的高能颗粒岩由于保留了基质孔隙易于岩溶水的溶蚀流动形成高渗层,相反较致密的泥晶岩类基质孔隙被胶结不利于岩溶水渗透从而形成隔水层。岩溶多发育于高孔渗的早成岩期颗粒岩中,内部混合充填物与基岩界面模糊,同时高渗层下部的岩溶系统溶蚀规模大于上部,可见地下暗河沉积充填。与颗粒岩相比,泥晶岩类中岩溶欠发育,形成类似于晚成岩期岩石的溶蚀特征,仅发育小型垂直溶沟、溶缝。因此受岩溶改造后,高渗层形成似层状岩溶系统,致密层形成小型垂直溶沟,纵向交替发育形成层控型岩溶特征。而当颗粒岩沉积厚度较大,下部致密层的封堵效果微弱时,岩溶水优先选择较大粒间孔扩溶,一旦水流形成定势,则会在其周围继续选择粒间孔溶蚀,随时间积累,最终形成垂直渗流带发育的花斑状岩溶。笔者根据上述观察到的岩溶特征,建立了岩溶垂向分带,从地表至地下,受岩溶改造的区域可以大致分为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及深部缓流带。结果表明经历早成岩期的差异成岩后,高渗层与致密隔水层的多旋回叠置、张裂活动形成的断裂裂缝系统共同控制了沿溶发生时岩溶水输导体系特征,进而形成了同期多层的颗粒滩相控型岩溶系统,并且在岩溶台地和斜坡岩溶型储层皆较发育的特征。此类早成岩期层控型风化壳岩溶的发现或为今后的岩溶研究提供新参考并增加一种新的案例。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karst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Sichuan region by observing the field cross - section observation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P64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宝平;美国岩溶水研究所概况[J];中国岩溶;1992年01期

2 张学洲,胡占华,,项行健;深层裂隙岩溶水开采试验的探讨[J];电力建设;1995年03期

3 朱学愚,刘建立,朱俊杰,陈余道;山东淄博裂隙岩溶水中石油污染物分布和迁移特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年05期

4 高宗军,孙文广,唐蒙生,武新岭,刘明,韩云龙,程锡良;泰安—旧县水源区岩溶水开采与地质环境的关系[J];山东地质;2001年Z1期

5 赵健;隧道岩溶水地质灾害治理[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年03期

6 李常锁,胡爱民,游其军,张中祥,王珏,牟强;济南泉域岩溶水水质演变趋势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04年01期

7 王永利,贾疏源,倪师军,张成江;雅砻江锦屏水电工程区岩溶水化学特征探讨[J];中国岩溶;2004年02期

8 李瑾,夏克勤,张强;重庆走马岭隧道岩溶及岩溶水发育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6期

9 陶月赞,席道瑛;裂隙岩溶水水源地水位动态模拟和预报中耦合法的运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5年02期

10 宋桂芸;尹会永;隋岩刚;刘永贵;;对泰安市岩溶水保护分区的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牛;;煤矿开采排水对岩溶水水质的影响研究-------以山西省为例[A];2010地下水资源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0年

2 李小牛;;煤矿开采排水对岩溶水水质的影响研究-------以山西省为例[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3 卢耀如;刘福灿;;岩溶研究的发展及基本内容和理论问题的概略探讨[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4 郭映忠;;岩溶空间形成原理[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茂省;党学亚;喻胜虎;;陕西渭北东部岩溶水环境同位素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赵爱平;;用示踪探测方法确定冗各水电站复杂岩溶水环境成库条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左志峰;刘春明;;岩溶水井的施工工艺[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万乐;潘玉玲;;利用核磁共振方法探查岩溶水[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陆怀成;陈忠献;莫承彬;;老方法新技术在岩溶水勘探中的应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10 谢富康;陈桂荣;;南京石膏矿区岩溶灰岩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探讨[A];2010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玲;密云水荒 北京急找岩溶水[N];中国煤炭报;2001年

2 杜鹃 段金平;北京市将开发岩溶水[N];中国矿业报;2001年

3 记者 张立;北京将探明岩溶水储量列上日程[N];中国矿业报;2011年

4 记者 李开 通讯员 李红亮;我市今年第一阶段水库补水效果明显[N];邢台日报;2013年

5 雷明堂;“水锤”效应引发岩溶水位变化为主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6 通讯员 徐云华 杨斌;马鹿箐隧道岩溶溃水控制技术通过鉴定[N];人民铁道;2009年

7 华解明;岩溶水中解救煤炭近5亿吨[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于德福;岩溶水化学研究要考虑多种因素[N];中国矿业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张立;总结经验 探讨理论 跟踪前沿[N];中国矿业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郑少忠;西北“钻”出十座大水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连福;西成客专某隧道区岩溶水发育特征及危害性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冯大勇;煤矿开采影响下峰峰矿区奥陶系岩溶水水环境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李天雨;凹陷采坑岩溶水防治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4 程雪莹;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特征及发育模式[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5 咸云尚;岩溶水示踪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黄晨晖;土地利用对岩溶水水质水量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智;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水的同位素示踪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8 戴春华;中梁水库岩溶水流数值模型及渗漏量计算[D];河海大学;2004年

9 刘文波;陕西省渭北东部岩溶水开采动态预测——裂隙—孔隙双重介质三维流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10 蒋倩;岩溶水对不同环境的响应以及其与大气CO_2源汇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1403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403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