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水溶性暂堵剂优化及封堵解堵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1 07:51
【摘要】:垣平A井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某构造,是大庆增储上产的重要区块,该区块储层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水力压裂成为了提高该类地层产量的重要改造手段。在前期改造过程中,由于未清楚地认识储层以及压裂设计的裂缝簇间距过大等原因导致大量剩余油未能有效动用,因此重复压裂改造提上了日程。成功实施重复压裂的关键在于对原有裂缝的封堵,为有效指导现场重复压裂实施,本文开展相关实验优化暂堵剂配比,研究了暂堵剂对不同渗透率的填砂裂缝封堵能力以及解堵性能。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暂堵技术及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多次实验优化了暂堵剂配方;结合大庆地层温度与压力特点,通过正交实验测试不同组分配方体系的封堵与解堵性能;利用方差分析和位级趋势分析研究了各个组分对暂堵剂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优化出适用于垣平A井区地层特征的暂堵剂配比体系(明胶56%,羧甲基纤维素钠25%,磺化沥青11%,丙三醇15%),为后续室内测试及现场施工提供了可靠材料。将现场施工所需考虑的因素与室内实验条件相匹配,确定了室内物模实验所需的温度、支撑裂缝铺砂浓度、闭合压力和驱替流量等参数;设计了合理的封堵和解堵性能实验方案,完成了不同段塞长度、返排压差等因素对不同导流能力裂缝的封堵和解堵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利用改良后的封堵解堵测试装置对优化出的水溶性暂堵剂体系开展封堵与解堵性能影响因素分析测试,测试发现在室内实验的条件下,针对导流能力在16~30D·cm的填砂裂缝,堵剂段塞长度范围在1.0~2.0cm,返排压差范围在2.5~4.0MPa之间时可满足有效的封堵与解堵,并分析了针对不同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堵剂段塞长度、返排压差等实验参数对封堵与解堵效果的影响。以室内测试推荐参数为依据,通过相似原理将实验优化参数转换为现场施工推荐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于垣平A-4井暂堵转向压裂施工的改造方案及工艺,并成功在现场实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永文,严锦根,汤志强,张国荣;作业入井液中暂堵剂的研究与应用[J];油气采收率技术;2000年02期

2 郑延成,赵修太,王任芳,严锦根,黄春;水溶性暂堵剂的研究及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年05期

3 田冰;;水溶性暂堵剂的使用分析[J];内江科技;2009年12期

4 顾玉兰;;谈高温暂堵剂与普通暂堵剂的一点认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5 王国强;;固化水暂堵剂在大庆油田气井压井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08期

6 陈尚冰,张璐,邓皓,吴跃钰,邵定波;延缓文联型暂堵剂的研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6年01期

7 ;屏蔽暂堵技术中暂堵剂粒径的优化选择[J];河南石油;1997年04期

8 刘祥;陈叮琳;;一种高强度复合暂堵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J];化学工程师;2013年11期

9 马如然;刘音;常青;;油田压裂用暂堵剂技术[J];天然气与石油;2013年06期

10 车航;杨兆中;李建召;付嫱;;华北油田高含水油藏转向压裂用暂堵剂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清刚;路大凯;;水溶性高强度暂堵剂的研制及应用[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贾浩民;牛斌;许飞;任涛;高岗;任发俊;宁梅;郝晓云;陈虎;;靖边气田新型微凝胶颗粒暂堵剂初探[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李素珍;汪绪刚;程兴生;邹洪岚;单文文;;ESEM在暂堵剂筛选评价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丁宇;油田开采中耐温可降解暂堵剂的研发和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杨景辉;埕岛油田水溶性屏蔽暂堵剂研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3 李根;水溶性暂堵剂优化及封堵解堵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4 贺代兰;热洗井屏蔽暂堵剂及暂堵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5 陈畅;转向重复压裂暂堵剂性能评价[D];长江大学;2017年

6 赵强;水溶性暂堵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周宝才;可降解石油开采暂堵剂开发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霍宝玉;高温油溶性暂堵剂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杜忠磊;陆梁油田水平井堵水配方的研制与性能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47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547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b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