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炭黑的氧化工艺以及氧化炭黑制备水性色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7 11:08
【摘要】:炭黑作为黑色颜料,具有着色力强、稳定性好、相对廉价等优点,普遍用于色浆、涂料、印染等领域。但是炉法炭黑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的势能高,导致炭黑粒子容易聚合成大颗粒,很难稳定的分散在水性体系中。而从环保角度来看,水性体系是发展的趋势,因此,通过后处理氧化来改善炭黑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性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了炭黑的液相氧化和气相氧化两种氧化方法,以及氧化后炭黑在色浆中的分散性能的变化。首先,本文对比研究了炭黑的液相和气相两种氧化方法。液相氧化用硝酸和过氧化氢两种氧化剂做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硝酸和过氧化氢做为氧化剂进行氧化后,炭黑的pH值下降,挥发分增加,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氧化炭黑表面含有含氧官能团,XRD结果表明液相氧化过程没有改变炭黑的微晶结构。就氧化程度而言,硝酸溶液比过氧化氢溶液要高。气相氧化是以臭氧作为氧化剂,设计制备新型间歇式氧化装置和流化床氧化装置,研究了间歇式的混合器氧化和连续式流化床氧化两种氧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间歇式氧化方法中,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炭黑的pH值下降、挥发份增加、流动度增加、着色强度和黑度基本不变,结合红外光谱图和XRD谱图,可以得出结论:氧化反应会增加炭黑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但对炭黑的结构和粒径基本没有影响。间歇式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臭氧浓度为80g/m3,氧化时间为1小时;而在流化床氧化方法中,反应温度的变化对氧化效果没有影响,而臭氧的流速、臭氧浓度、静床层高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的变化对氧化效率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但是,随着工艺参数的改变,炭黑的氧化程度也会达到饱和。本套流化床氧化工艺中试装置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时间60~90min,炭黑的静床层高度为100mm,臭氧的流速为0.03m/s,臭氧浓度为10g/m3。将氧化改进法和直接分散法相结合,以氧化后的炭黑为原料,与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杀菌剂和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后,在立式砂磨机中研磨分散来制取水性色浆,研究炭黑的用量、分散剂的用量、研磨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色浆冲淡着色力的影响,得出水性色浆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分散剂HY2200用量25%,润湿剂HY1600用量2%,氧化炭黑BH-1含量40%,在砂磨机内研磨4小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62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谢云;新型建筑涂料调色色浆[J];中国涂料;2001年02期

2 刘载云,周小红,彭德银,杨波;高浓缩水性色浆的研制[J];上海涂料;2005年Z2期

3 金逐中;;无树脂色浆的研究[J];涂料工业;2009年09期

4 孙顺杰;张琳;洪永顺;;通用水性色浆体系性能影响因素探讨[J];上海涂料;2010年09期

5 杜长森;张明俊;宋立新;郭小春;李四伟;;超细涂料色浆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J];涂料工业;2012年03期

6 ;上海劳安,专业着色剂制造商[J];网印工业;2012年06期

7 夏侯元俊;高品质通用色浆及其应用[J];中国涂料;1999年02期

8 ;水性色浆环境安全性浅析[J];上海建材;2010年01期

9 胥汉平;;色差检测法检测水性色浆性能浅探[J];中国涂料;2012年04期

10 ;商品色浆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前景[J];中国涂料;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樊柳川;;浅谈印花机色浆综合管理[A];山东纺织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第三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12年

2 吕仕铭;;工业涂料电脑调色色浆与调色一体化[A];2002年涂料工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永庆;;色、色浆与印花的关系[A];“佶龙杯”第六届全国纺织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江绍栋;;涂料色浆如何适应现代印染工业的需求[A];“佶龙杯”第六届全国纺织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尹炽坚;;环保型耐高温涂料色浆在纺织印花中的应用[A];2013全国染整可持续发展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杜长森;建筑涂料用水性色浆标准对行业发展的意义[N];中国建材报;2008年

2 陈 益;彩色的制高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简卫;杂环偶氮分散染料和喷射打印用分散染料色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海华;炭黑的氧化工艺以及氧化炭黑制备水性色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2 曾羽燕;木器涂料用三原色水性色浆的研究与配色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3 林丽隽;水性炭黑色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开瑞;低粘度UV色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5 姜东;中性墨水用炭黑色浆的制备与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77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577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