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露采顺层高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反演优化与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17:01

  本文关键词:露采顺层高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反演优化与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是评价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由于岩体具有不均匀性和非线性的特点,造成岩体力学参数在选取上也表现出不唯一性和模糊性,如何选取科学合理的岩体力学参数对于评价边坡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开展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研究对于保障边坡工程的设计和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峨眉山市黄山石灰石矿山终了边坡稳定性论证与优化研究”项目,开展岩体力学参数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该矿山岩层倾向与坡向基本一致,为顺向边坡,主要可开采矿层为二叠系茅口组和栖霞组,矿层中含有多层软弱结构面,力学性质差,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中二叠系梁山组软弱夹层贯穿全区,成为影响终了边坡稳定性的主控因素。矿山曾在历史发生过多次顺层滑坡,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本文在收集黄山石灰石矿山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分析,从软弱夹层的物质基础、构造运动、地下水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软弱夹层的形成过程,并结合软弱夹层矿物成分、颗粒成分、发育特征等分析了软弱夹层强度特征影响因素,根据现场原位剪切试验、室内剪切试验和滑动带参数反算结果,综合对比分析确定软弱夹层力学参数。根据工程地质分区,应用RQD分类、CSMR分级方法和修正的BQ-RSlope方法进行岩体质量评价,结合RocLab程序,应用Hoek-Brown强度准则估算该矿山岩体的强度参数。最后,建立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数值模拟模型,应用FLAC3D有限差分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数值计算,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做出分析评价,为矿山的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黄山石灰石露天矿边坡中发育的软弱夹层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性质的研究,认识到软弱夹层的形成是个复杂而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矿区软弱夹层的形成有其必要的物质基础、构造运动和地下水作用,主要包括含炭泥质灰岩和含泥砂质灰岩,矿区内发育四层延续性较好的软弱夹层,其中梁山组软弱夹层贯穿全区。根据对软弱夹层的矿物成分和颗粒成分的分析结果,结合现场软弱夹层的发育特征,从软弱夹层的自然属性和赋存环境分析了软弱夹层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属性主要包括软弱夹层的矿物成分、粒度成分、厚度等;赋存环境主要包括地应力和地下水的影响,这共同决定了软弱夹层参数取值的模糊性和复杂性。采用多种方法对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取值,根据现场原位剪切试验和室内剪切试验得出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试验值。在现场滑坡工程地质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的滑动机理,矿区滑坡属于牵引式滑坡,以滑移-拉裂为主要表现形式,滑坡是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失稳破坏的,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不合理的开挖方式、爆破振动和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因。结合现场已发生滑坡的形态和性质,恢复滑坡滑动前的几何状态和受力状态,根据反算法原理进行滑动带抗剪强度参数反算。最后,对所取得的软弱夹层抗剪强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表明,三种方法求得的软弱夹层强度参数值较接近。现场原位试验较室内剪切试验取得的强度参数值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反算法得到的是全断面平均抗剪强度。据此,给出了黄山石灰石矿山边坡软弱夹层的建议值:C=0.04MPa,φ=29°(天然工况);C=0.01MPa,φ=29°(饱和工况)。(2)根据矿区的地形地貌、岩体结构、结构面发育特征和工程地质岩组特性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将矿区边坡分为Ⅰ区、Ⅱ区、Ⅲ区。应用RQD分类、CSMR分级方法和修正的BQ-RSlope方法进行矿区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三种方法互相验证综合判别边坡岩体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明:RQD分类体系表征矿区边坡岩体质量等级在很差~一般;CSMR分类体系表征矿区边坡岩体质量等级在Ⅴ~Ⅱ之间;BQ-RSlope分类体系表征矿区边坡岩体质量等级在Ⅴ~Ⅱ之间。受区域构造及后期爆破振动的影响,边坡岩体质量整体较差,其Ⅰ区岩体质量优于Ⅱ区岩体质量,Ⅲ区岩体质量最差,评价结果与矿区实际情况相符合;矿区内茅口组和栖霞组岩体破碎,岩体质量较差,梁山组地层贯穿全区,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厚度大,遇水后软化崩解,强度急剧降低。大乘寺组地层岩体质量等级为Ⅱ级,该层岩体结构呈薄板状产出,层间结合好,岩体质量较好,岩体较完整,强度高。因此,建议将奥陶系砂岩作为露天矿边坡最终底板层。最后,根据岩体质量评价结果,应用RocLab程序,利用Hoek-Brown准则进行边坡岩体力学参数估算。(3)通过对黄山石灰石露天矿边坡进行开挖数值模拟计算,对边坡的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和剪应变增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露天矿的开采过程是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开挖初始阶段,边坡岩体开挖量少,岩体受扰动程度较轻,其位移量较小,以回弹变形为主,指向临空面方向,塑性区和剪切应变增量较小。随着边坡向深部开挖,其位移量和塑性区增大,剪应变增量也逐步贯穿全区。边坡岩体在开挖过程中不断受开挖卸荷、爆破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岩体产生新的裂隙,岩层层间结合力降低,导致岩体累积损伤,计算结果也论证了挖除梁山组软弱夹层的必要性。随着其开挖的深入,其揭露的与边坡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多,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要结合边坡开挖后的反馈信息进行修正。
【关键词】:软弱夹层 力学参数 反演优化 岩体质量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313
【目录】:
  • 作者简介6-7
  • 摘要7-9
  • abstract9-14
  • 第一章 绪论14-21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2.1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研究现状15-18
  • 1.2.2 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现状18-19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19-21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3.2 研究技术路线20-21
  • 第二章 矿区工程地质概况21-28
  • 2.1 矿区自然条件21-23
  • 2.1.1 矿区交通位置21
  • 2.1.2 矿区地形地貌21-22
  • 2.1.3 矿区水系22
  • 2.1.4 矿区气象条件22-23
  • 2.1.5 矿区地震烈度23
  • 2.2 矿区主要地层23-25
  • 2.2.1 奥陶系下统大乘寺组(O_1d)23
  • 2.2.2 二叠系(P)23-25
  • 2.2.3 第四系全新统(Q_4)25
  • 2.3 矿区主要地质构造25-27
  • 2.3.1 褶皱25-26
  • 2.3.2 断层26
  • 2.3.3 节理裂隙26
  • 2.3.4 岩溶分布26-27
  • 2.4 矿区主要岩体结构类型27-28
  • 第三章 软弱夹层的力学特性研究28-45
  • 3.1 引言28
  • 3.2 软弱夹层成因分析28-32
  • 3.2.1 软弱夹层沉积环境与构造环境28-29
  • 3.2.2 软弱夹层的发育特征29-31
  • 3.2.3 软弱夹层的形成过程31-32
  • 3.3 软弱夹层力学特性影响因素32-37
  • 3.3.1 软弱夹层的自然属性32-35
  • 3.3.2 软弱夹层的赋存环境35-37
  • 3.4 软弱夹层物理力学试验37-39
  • 3.4.1 现场原位直剪试验37-38
  • 3.4.2 软弱夹层室内剪切试验38-39
  • 3.5 滑坡滑动带力学参数反算39-43
  • 3.5.1 反算法基本原理39-40
  • 3.5.2 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40-42
  • 3.5.3 滑坡的滑动机理分析42-43
  • 3.5.4 反演计算结果分析43
  • 3.6 软弱夹层参数取值对比分析43-44
  • 3.7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与参数估算45-68
  • 4.1 引言45
  • 4.2 工程地质分区45-47
  • 4.3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47-48
  • 4.4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48-59
  • 4.4.1 RQD岩体质量分级48-49
  • 4.4.2 CSMR岩体质量分级49-53
  • 4.4.3 BQ岩体质量分级53-57
  • 4.4.4 岩体质量综合评价57-59
  • 4.5 基于Hoek-Brown准则岩体力学参数估算59-66
  • 4.5.1 Hoek-Brown岩体强度准则59-65
  • 4.5.2 Hoek-Brown准则的应用65-66
  • 4.6 本章小结66-68
  • 第五章 基于FLAC~(3D)的边坡稳定性评价68-76
  • 5.1 引言68
  • 5.2 工程地质数值模型的建立68-69
  • 5.3 黄山石灰石露天矿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69-74
  • 5.3.1 黄山石灰石露天矿边坡位移场分析70-71
  • 5.3.2 黄山石灰石露天矿边坡塑性区分析71-72
  • 5.3.3 黄山石灰石露天矿边坡应力场分析72-73
  • 5.3.4 黄山石灰石露天矿边坡剪应变增量分析73-74
  • 5.4 本章小结74-7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6-79
  • 6.1 结论76-78
  • 6.2 展望78-79
  • 致谢79-80
  • 参考文献80-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强;李宁;陈方方;SWOBODAG;;软弱夹层厚度模拟实用方法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2 陈斌;曹朋;刘安秀;;煤矿软弱夹层特性分析及本构模型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1年04期

3 樊文熙;;围岩中包含软弱夹层的支护应力分析[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4 张志强,李宁,Swoboda G;软弱夹层分布部位对洞室稳定性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8期

5 聂德新;张咸恭;韩文峰;;围压效应与软弱夹层的物理力学特性的相关性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0年01期

6 赵晓;赵建军;巨能攀;肖华波;;层间软弱夹层发育的切向边坡失稳模式及稳定性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3期

7 解廷X;;含软弱夹层水平层状岩体边坡失稳机理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09年04期

8 施建新;坝基软弱夹层波速测定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勘察科学技术;1997年05期

9 黎华清;甘伏平;陈玉玲;程展林;饶锡保;肖国强;;深厚覆盖层结构面及软弱夹层诊断与定位——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水电站坝址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10 程强;周德培;封志军;;典型红层软岩软弱夹层剪切蠕变性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强;李宁;陈方方;SWOBODA G;;软弱夹层厚度模拟实用方法及其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郭富利;张顶立;苏洁;牛晓凯;侯艳娟;;含软弱夹层层状隧道围岩变形机理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刘红帅;唐立强;刘德东;郑志华;;基岩场地软弱夹层对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罗鸿禧;;葛洲坝水利枢纽基岩软弱夹层变化趋势的物理化学力学探讨[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5 杜怡韩;聂德新;唐良琴;;某水电站坝基软弱夹层参数取值[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志俭;殷坤龙;简文星;;万州区红层软弱夹层蠕变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琨;卢育霞;李倩;王平;;软弱夹层对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小瑞;李名;刘江;付小龙;邢立军;;含软弱夹层岩石的数值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于江;夏致晰;蔡守军;;爆炸应力波在软弱夹层中的传播[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熊丽珍;陆培炎;;桩基下卧软弱夹层的分析计算[A];陆培炎科技著作及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琼;小南海坝基软弱夹层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宋小林;层状岩体爆破的层裂效应及其对顺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龙生;软弱夹层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任志丹;含软弱夹层边坡的稳定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孙东媛;软弱夹层对隧道动力可靠性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峥;含反倾软弱夹层斜坡动力变形破坏特征及响应规律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弨;地震作用下斜坡岩体软弱夹层中空隙气体效应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飞;露采顺层高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反演优化与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7 张德佳;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效应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8 肖定军;爆破作用下岩体软弱夹层运动规律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育良;不同位置软弱夹层对巷道稳定性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杨永清;爆破作用对软弱夹层的压密及冲刷特征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露采顺层高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反演优化与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61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0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