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红井子油田开发潜力评价
本文关键词:宁夏红井子油田开发潜力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红井子油田的石油勘探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其出油层位多、采出程度相对较低、剩余储量较大,使该区具备了良好的二次开发潜力。目前,红井子油田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现已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的双高阶段,含油层规模小,剩余油分布愈趋零散复杂,使其剩余油分布不清,严重阻碍了红井子老油田增产工作的顺利开展。生产历史长、油水关系复杂,且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动态资料严重缺乏,难以运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红井子油田浅层侏罗系延安组和深层三叠系延安组的开发精细地质研究为突破点来开展开发潜力评价,运用沉积学,开发地质学,油藏描述等方法理论,在对研究区油层核实校正和对地层进行了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各类地质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从而对研究区开发潜力进行研究,优选剩余油富集区。
【关键词】:开发潜力评价 剩余油分布 红井子油田 油藏精细描述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
- 1.3 主要研究内容10-11
- 1.4 技术路线11-12
- 第二章 油藏地质基础研究12-25
- 2.1 区域位置和开发概况12-16
- 2.1.1 区域位置简况12-14
- 2.1.2 勘探开发简况14-16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16-20
- 2.2.1 区域地层特征16
- 2.2.2 地层对比方法及划分方案16-17
- 2.2.3 标志层确定17-18
- 2.2.4 连井剖面18-20
- 2.3 储层特征20-22
- 2.3.1 三叠系储层特征20-21
- 2.3.2 侏罗系储层特征21-22
- 2.4 油藏特征22-23
- 2.4.1 三叠系油藏特征22-23
- 2.4.2 侏罗系油藏特征23
- 2.5 本章小结23-25
- 第三章 构造及圈闭特征研究25-36
- 3.1 区域构造背景25-26
- 3.2 浅层侏罗系构造及圈闭评价26-31
- 3.2.1 红井子构造26-30
- 3.2.2 圈闭综合评价30-31
- 3.3 深层三叠系构造及圈闭评价31-35
- 3.3.1 红井子构造31-34
- 3.3.2 圈闭综合评价34-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沉积特征分析36-54
- 4.1 区域沉积特点研究36-39
- 4.1.1 区域沉积背景36-38
- 4.1.2 物源分析38-39
- 4.2 沉积相标志研究39-41
- 4.2.1 岩心相特征39-40
- 4.2.2 测井相特征40-41
- 4.3 浅层侏罗纪延安组沉积相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分布41-46
- 4.3.1 沉积微相特征41-42
- 4.3.2 沉积相分析42-46
- 4.4 深层三叠系延长组沉积相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分布46-53
- 4.4.1 沉积微相特征46-49
- 4.4.2 沉积相分析49-53
- 4.5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储层参数定量研究54-64
- 5.1 储层测井资料处理54-56
- 5.2 四性关系研究56-59
- 5.2.1 关键井的选择56-57
- 5.2.2 四性关系分析57-59
- 5.3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建立59-60
- 5.4 测井解释模型的验证及物性60-63
- 5.4.1 测井解释模型的验证61-62
- 5.4.2 储层物性结果62-63
- 5.5 本章小结63-64
- 第六章 流体分布规律研究64-72
- 6.1 油气平面分布研究64-69
- 6.2 油气层系分布研究69-71
- 6.2.1 侏罗系分布规律69-70
- 6.2.2 三叠系分布规律70-71
- 6.3 本章小结71-72
- 第七章 开发潜力评价及优选72-77
- 7.1 分区块储量计算72-74
- 7.1.1 红井子油田红4井区73
- 7.1.2 红井子油田红8井区73
- 7.1.3 红井子油田深层延长组73-74
- 7.2 分区块剩余储量及开发效果评价74
- 7.3 开发潜力评价及目标优选74-75
- 7.3.1 浅层侏罗系油层74-75
- 7.3.2 深层三叠系75
- 7.4 红井子油田油藏类型评价75-76
- 7.5 本章小结76-77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77-79
- 致谢79-80
- 参考文献80-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2个矿种潜力评价启动省级验收[J];金属矿山;2012年08期
2 ;锡钼镍等12个矿种潜力评价启动省级验收[J];采矿技术;2012年04期
3 肖克炎;娄德波;孙莉;阴江宁;丛源;张婷婷;;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模型汇总[J];地质学刊;2013年03期
4 ;12个矿种潜力评价启动省级验收[J];现代矿业;2012年08期
5 郑贵强;唐书恒;张静平;李忠城;解慧;吴敏杰;万毅;孙鹏杰;;霍西盆地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评价[J];资源与产业;2012年01期
6 韩俊;邵龙义;肖建新;肖正辉;冉茂云;于晓辉;;多层次模糊数学在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年03期
7 鄢彬,舒能益,杨雷,徐静;川北石龙场—柏垭油田油气层开发潜力评价方法及应用[J];地质力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曹龙;边利恒;;CO_2地质封存技术与封存潜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地下水;2013年06期
9 张亮;;已开发低品位油藏判别方法及潜力评价[J];科技与企业;2010年07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亚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郑新奇;阎弘文;王爱萍;王筱明;张波;张金萍;;GIS支持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以济南市城区为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于德福 罗会江;四川矿产潜力评价成果助力找矿突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2 张晓岭 马巨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3 记者 于德福;潜力评价成果增强安徽发展钢铁产业信心[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4 记者 于德福;明后两年开展12个矿种潜力评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记者 于德福;要建立动态更新的潜力评价长效机制[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6 刘福宏;陕西完成11种矿产潜力评价工作[N];中国矿业报;2011年
7 霍研;明年全面开展铁铝铜锌铅金等潜力评价[N];中国黄金报;2008年
8 于德福;矿产潜力评价管理模式改为政府主导[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9 张丽华;确保潜力评价任务按时保质完成[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记者 于德福;重庆:制度保证推进潜力评价[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龙;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静;基于判别系统的矿区废弃地复垦为农用地潜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宝秦;宁夏红井子油田开发潜力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朱礼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金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长春市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任国平;岳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胡永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传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张小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晓;西安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宁夏红井子油田开发潜力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7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