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纤维素酶、果胶酶分泌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学位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Q9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ABBREVIATION)
第一章 绪论
1 黑茶中主要微生物种群
1.1 云南普洱茶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群
1.2 湖南茯砖茶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群
1.3 四川黑茶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群
1.4 广西六堡茶及湖北青砖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群
2 微生物与黑茶品质形成
2.1 微生物与普洱茶品质形成
2.2 微生物与湖南茯砖茶品质形成
2.3 微生物与四川黑茶品质形成
3 微生物促进黑茶品质形成的主要途径
3.1 微生物胞外酶与黑茶品质形成
3.2 微生物热与黑茶品质形成
4 纤维素酶、果胶酶的微生物来源及其分泌菌株的筛选
4.1 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来源及其分泌菌株的筛选
4.1.1 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来源
4.1.2 纤维素酶分泌菌株的筛选方法
4.2 果胶酶的微生物来源及其分泌菌株的筛选
4.2.1 果胶酶的微生物来源
4.2.2 果胶酶分泌菌株的筛选方法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纤维素酶分泌菌株筛选及其酶学特性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纤维素酶分泌菌株的筛选
1.3.2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鉴定
1.3.3 纤维素酶酶学特性初步研究
1.3.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纤维素酶分泌菌株的筛选
2.1.1 纤维素酶分泌菌株初筛
2.1.2 纤维素酶分泌菌株复筛
2.2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鉴定
2.2.1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分子鉴定
2.2.2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形态学及理化特性分析
2.3 纤维素酶酶学特性初步研究
2.3.1 菌株生长特性
2.3.2 酶反应pH、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3.1 讨论
3.2 小结
第三章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产酶条件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液体培养基组分及浓度的优化
1.3.2 摇瓶培养条件的优化
1.3.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液体培养基组分及浓度的优化
2.1.1 单因素实验
2.1.2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验
2.2 摇床培养条件的优化
2.2.1 单因素实验
2.2.2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验
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果胶酶分泌菌株筛选及初步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果胶酶分泌菌株的筛选
1.3.2 果胶酶高产菌株的鉴定
1.3.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果胶酶分泌菌株的筛选
2.1.1 果胶酶分泌菌株初筛
2.1.2 果胶酶分泌菌株复筛
2.2 果胶酶高产菌株的鉴定
2.2.1 果胶酶高产菌株的分子鉴定
2.2.2 果胶酶高产菌株的形态学及理化特性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纤维素酶、果胶酶分泌菌株对四川黑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纯茶汤培养基的制备
1.3.2 菌株接种发酵
1.3.3 茶叶主要品质成分测定
1.3.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纤维素酶分泌菌株对四川黑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2.2 果胶酶分泌菌株对四川黑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瑶;刘婷婷;齐桂年;李伟;;微生物果胶酶、纤维素酶及其在黑茶中的应用前景[J];福建茶叶;2013年03期
2 王若仲;;纤维素酶、果胶酶在茶叶加工中的研究现状[J];贵州茶叶;1998年02期
3 杨晓华;;黑茶渥堆与微生物的作用[J];茶业通报;1981年05期
4 黄俊丽;李常军;王贵学;;微生物果胶酶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6年06期
5 陈杰;阿旭;;“渥堆”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 渥堆:“熟茶”的横空出世(中)[J];普洱;2015年11期
6 郭鸿飞;;微生物果胶酶的应用研究[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7年06期
7 张芬;温立香;黄欣欣;谢玉花;何梅珍;林家威;彭静茹;黄寿辉;;六堡茶渥堆过程中添加外源酶对主要物质转化规律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7年08期
8 唐文忠;陆国昆;廖芬;黄茂康;黄伟雄;黄僚才;;番木瓜幼叶原生质体分离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9 章锦秋;何福恒;钱玉英;陈兵;;复合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产生菌cpu的菌种鉴定[J];浙江农业学报;1990年04期
10 关怡;杜茜;尹娣;苏韫曦;叶秀云;;大曲中产果胶酶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活力评价[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山;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基因转录调控因子鉴定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张晓月;可溶诱导物诱导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合成机理及菌株改良[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3 姜宝杰;纤维素酶CBMs吸附与解吸附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16年
4 杨虹;GH45和GH12家族纤维素酶的稳定性和催化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5 陈雨蒙;锰离子和N,N-二甲基甲酰胺诱导里氏木霉高产纤维素酶的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6 李勇昊;利用可溶性诱导物批式流加发酵培养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7 张飞;利用人工锌指蛋白技术提高里氏木霉Rut-C30纤维素酶产量[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8 尹以瑞;Thermoactinospora rubra YIM 77501~T不同温度下利用纤维素的策略及其高温耐受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9 卢宪芹;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性质及机制和酶的理性改造[D];山东大学;2018年
10 李程程;里氏木霉高产纤维素酶的机理研究和应用[D];东南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婷;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纤维素酶、果胶酶分泌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吕昌勇;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的测定与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3 曾正容;重要胞壁松弛因子: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生长的轮藻节间细胞中的分布[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顾宇峰;果蔬加工用软化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5 阮孟河(Nguyen Manh Ha);越南普洱茶渥堆化学变化及与云南普洱茶比较[D];西南大学;2014年
6 廖东兴;渥堆中几种微生物及酶与普洱茶品质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胡捷;不同季节普洱茶渥堆过程动态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吴静;渥堆中普洱茶品质形成及陈化中真菌毒素状况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9 曾斌;二次渥堆主要微生物对安化黑毛茶品质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10 胡丽娟;高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鉴定以及产酶条件的优化[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6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88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