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某城市公园改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1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不断扩张,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现象、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同时城市下垫面不透水铺装迅速扩张,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改变了地块的地形地貌,严重破坏了地块的自然水文循环,增加了地表的雨水径流,导致城市自然灾害的发生。我国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公园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含蓄水源、调节雨洪的作用。但传统公园更注重其休憩游玩的功能,忽视了其调节雨洪,维持生态平衡的内在功能。因此,从雨洪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传统公园进行海绵化改造,发挥其调节雨洪、含蓄水源、平衡城市人居与生态环境的功能,对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及城市公园的基本概念以及建设海绵城市与城市公园的意义。结合海绵城市及其相关理论,通过对传统公园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传统公园海绵化改造的意义。低影响开发技术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技术,... 

【文章来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某城市公园改造研究


研究框架

海绵,来源,雨水


海绵城市最早是由俞孔坚先生在2003年提出,随后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正式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具有海绵的物理属性,在吸水和释水方面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很好的应对自然与环境的变化。降雨时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同时可以减少降雨后的地表径流,缓解城市的排水压力;干旱的时候将蓄存的雨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可以缓解城市用水压力,调节局部生态小气候(如图2-1)。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属于粗放式的开发,大量的城市建设与大面积的硬化,使城市下垫面的渗透系数不断减小,地表雨水很难渗透到地下,暴雨过后,地表雨水无法快速排出,出现内涝现象(如图2-2、2-3)。传统的城市开发,雨水组织绝大部分都是未经利用的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对于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国情,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海绵城市开发模式属于精细化开发,要求尽可能减少的对自然资源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海绵城市又可以称为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实现雨水排放从快排,及时就近排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时代[21]。

来源,雨水,海绵,城市建设


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属于粗放式的开发,大量的城市建设与大面积的硬化,使城市下垫面的渗透系数不断减小,地表雨水很难渗透到地下,暴雨过后,地表雨水无法快速排出,出现内涝现象(如图2-2、2-3)。传统的城市开发,雨水组织绝大部分都是未经利用的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对于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国情,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海绵城市开发模式属于精细化开发,要求尽可能减少的对自然资源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海绵城市又可以称为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实现雨水排放从快排,及时就近排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时代[21]。图2-3城市内涝(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研究[J]. 马瑾瑾,陈星,许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01)
[2]生态树池在收集和处理道路初期雨水中的应用[J]. 褚同伟.  智能城市. 2018(11)
[3]宣化区水资源利用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J]. 杨媚.  绿色科技. 2018(02)
[4]北方寒地透水人行道系统研究[J]. 孙宏亮,张岩,王雪松,杨松柏.  市政技术. 2018(01)
[5]雨水花园设计要点剖析与应用实例[J]. 陈垚,刘梦一,段玲红,秦宇.  环境工程. 2017(12)
[6]浅谈海绵城市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J]. 颜伟.  现代园艺. 2017(22)
[7]临沂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J]. 解磊.  智库时代. 2017(15)
[8]南宁石门森林公园海绵化改造与海绵城市连片建设模式思考[J]. 赵亮,张沛,冯步广,杨涟,秦德全.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2)
[9]植被渗透浅沟对城市暴雨径流的调蓄效应[J]. 杨鹏.  重庆建筑. 2016(06)
[10]子汇水区划分精度对SWMM模拟城市非点源的影响[J]. 秦攀,雷坤,乔飞,Soon-Thiam KHU.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06)

硕士论文
[1]北方海绵城市源头控制对地表径流污染控制的研究[D]. 石春艳.吉林建筑大学 2018
[2]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方案研究及水量模拟[D]. 王艳.清华大学 2017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范长越.山东建筑大学 2017
[4]滇池多层次排水系统雨水调蓄池功效研究[D]. 宋文圣.重庆大学 2016
[5]宣化古城与历史建筑[D]. 董旭.河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39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939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3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