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雄安新区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与重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15:00
  坐落于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水域中的淀中村落从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历经了繁荣与动荡,承载着白洋淀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淀中村落出现了人口流失、产业落后、文化缺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给白洋淀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不利于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随着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地区功能转型及白洋淀生态修复工作进程加快,淀中村落在雄安新区拉力与生态环境阻力的双重影响下,如何通过村落空间重构解决淀中村落发展问题,使其既能发挥自身价值、延续“乡愁”,又能符合雄安新区相关规划要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文章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踏勘、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空间分布、空间形态及空间功能三个角度总结淀中村落在自然、交通、政策、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得出淀中村落是具有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和生产价值的特色空间,应当受到保护的结论。以此为基础从影响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出发,以雄安新区相关规划内容对淀中村落要求为指导方向,证实利用空间重构手段解决矛盾问题的必要性。其次,从规划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对驱... 

【文章来源】: 秦学颖 北京建筑大学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雄安新区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与重构策略研究


白洋淀研究范围示意图

照片,村落,生产活动


第2章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及特征14稳定。此外,据统计白洋淀水位与淀中建设用地有如下关系(表2-1),可见未来淀中水位变化仍是主导淀中空间演变的最主要原因。表2-1水环境与陆地面积对应情况Tab.2-1Correspondencebetweenwaterenvironmentandlandarea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所获取资料整理水位(米)白洋淀各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大沽高程水面面积陆地面积(村庄、苇田)6.568.322297.1688.3245.212120.7888.8303.894620.1069.0321.72544.27510.53660最后,白洋淀水文条件的变化也是影响淀中村落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淀中村落以白洋淀丰富的水产资源为依托,开展捕鱼、织席、春挖藕,夏采莲,秋采荷叶、菱角、鸡头米等农业活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村落发展至今又依托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资源,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图2-1),整体形成了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环境。由于三种产业类型都对水资源环境均有较强的依赖性,因而水量充足与否严重影响淀中村落的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对包括芦苇种植、水产捕捞在内的第一产业。从图中可以看出(图2-2),水源充足时期鱼虾、芦苇产量随之变高;水量缺少、水质污染时期鱼虾、芦苇产量大幅减少。比较明显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水污染和洪水灾害以及80年代的连续干旱导致水产品产量明显下降,影响村落产业的良性发展。(a)鱼鹰捕鱼(b)打苇织席(c)旅游服务图2-1淀中村落生产活动Fig.2-1ProductionactivitiesofthevillagesinBai-yangLake照片来源:(a)作者拍摄(b)引自网络http://www.xiongan.gov.cn/2019-12/23/c_1210407004.htm(摄影作者:毛鹤然)(c)引自网络https://www.sohu.com/a/254018054_100244982

白洋淀,鱼虾,芦苇,村落


第2章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及特征15图2-2白洋淀水位与鱼虾和芦苇产量关系Fig.2-2TherelationshipbetweenwaterlevelandfisheryproductionandreedproductionofBai-yangLake图片来源:引自《白洋淀湿地水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及其评价》(作者:邓睿清)52.2.2技术因素技术因素特指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其水平的提高也为淀中村落空间演变带来极大的推动力。首先是河道治理及淀泊改造技术的提高,促进了村落的发展与形成。北宋以前淀区的盐碱地不利于耕作,在经过人类重大改造之前,难以出现大范围的聚落密集区,延缓了人们建立居民点的进程。而北宋时期人类有技术支持对白洋淀地区开展构筑水长城、疏浚河道等水利改造工程,改善了土壤盐碱化的土地条件[56],迎来了淀中村落分布格局形成的第一个高峰期。其次是造船、造桥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淀区腹地交通闭塞的状况,促进了村落分布格局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村落居民点产生初期选址于白洋淀淀边,是由于当时不能满足大规模水上通行的条件,只得选取紧邻陆地处作为居民点。明清时期,随着造船业的产生和技术的进步,造船造桥技术在白洋淀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淀中高地被选为居民点并逐步发展为村落,并通过航道系统与陆地获取交通联系,至此淀中村落分布更加广泛。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桥梁在淀中村落的应用广泛增加,大部分村落都已通过架桥的方式实现了村与村、村与淀外的道路联通,为淀中村落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同时,便利的交通条件及交通工具的改进使鱼虾、苇席等产品得以对外输出,带动了淀中村落商贸的发展。如明清时期依托帆船在保津之间开通商贸业务,民国以来火轮及汽船的出现则进一步提高了货物进出口运输的速度与效率,缩短了地区间往来


本文编号:2966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966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a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