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的民航无线电空中监测地面终端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22:58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我国的民航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民航飞行安全也愈加受到重视。民航无线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的民航无线电设备受干扰事件频频发生,严重时可能造成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中断等危险状况,民航无线电干扰已成为民航飞行安全的重大隐患。针对民航无线电干扰源排查,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常用的地面二维无线电监测,无法避免无线电信号在地面传播时发生的多径衰落现象,效率较低。空中无线电监测是对当前地面监测方式的有效补充,利用无人机将监测设备带入空中接收干扰信号的直射波,可以增强监测设备的接收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利用无人机实施空中监测的工作模式、工作成本和排查效率,还有待改进。本文以民航无线电干扰的现状和监测需求为背景,介绍了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民航系统主要用频设备和常见的干扰源类型,比较研究了无线电监测设备、测向方法、定位技术和空中无线电监测方式,对现行的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工作模式进行了改进,使得一人可以同时完成无人机操控与无线电监测工作,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排查工作效率的目的。根据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通过对Mission P...
【文章来源】: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无线电波与民航无线电干扰
2.1 无线电波
2.1.1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2.1.2 无线电干扰类型
2.2 民航无线电专用频率及用频设备
2.2.1 民航通信设备
2.2.2 民航导航设备
2.2.3 民航监视设备
2.3 民航无线电干扰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航无线电监测
3.1 常用的监测方法
3.1.1 无线电测向方法
3.1.2 无线电定位方法
3.2 无线电监测设备与监测网络
3.2.1 无线电监测设备
3.2.2 无线电监测网络
3.3 现有民航无线电干扰排查工作方式
3.3.1 民航部门处置流程
3.3.2 无线电管理部门处置流程
3.4 空中无线电监测
3.4.1 地面二维无线电监测的不足
3.4.2 空中无线电监测分类
3.4.3 空中监测注意事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
4.1 无人机相关介绍
4.2 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4.2.1 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构成
4.2.2 现有工作模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面终端系统软件设计
5.1 测向交叉定位法
5.1.1 三维测向定位法原理
5.1.2 坐标系及其转换
5.2 地面终端软件设计
5.2.1 界面设计
5.2.2 电子地图模块
5.2.3 数据通信模块
5.2.4 功能模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面终端系统测试
6.1 测试目的
6.2 测试内容
6.3 测试系统组成
6.4 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测试分析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龙江:迅速排除民航通信干扰[J]. 中国无线电. 2019(12)
[2]多径效应对被动测向系统的影响分析[J]. 唐勇,钟都都,左乐.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9(06)
[3]国外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现状与启示[J]. 肖清滔,钟歆.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08)
[4]多旋翼无人机在无线电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 范振雄,汪庭霁,薛静静. 中国无线电. 2018(07)
[5]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测向定位干扰源研究[J]. 魏泽华,戴慧玲,汪庭霁. 数字通信世界. 2018(05)
[6]基于空间谱估计的CDMA信号测向方法研究[J]. 陈媛,王晓明,俱莹. 中国无线电. 2018(02)
[7]机场导航台站电磁防护研究[J]. 周鹏,田沿平,田华明. 中国设备工程. 2017(09)
[8]揭秘空中无线电监测[J]. 吴迪松. 上海信息化. 2016(05)
[9]航空无线电干扰分析[J]. 敬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12)
[10]短波通信及其在民航中的应用[J]. 宾金华. 中国新通信. 2013(21)
博士论文
[1]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王世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无人机的民航无线电干扰空中监测与分析研究[D]. 张美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9
[2]单无人平台干扰源测向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D]. 龙杰.电子科技大学 2018
[3]基于多核DSP的短波宽带测向算法及实现技术研究[D]. 王济.电子科技大学 2017
[4]基于粗糙集的民航无线电干扰预测系统研究[D]. 李雪岩.中国民航大学 2017
[5]无线电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杰.电子科技大学 2017
[6]民航无线电干扰计算分析和管理对策[D]. 薛成钧.内蒙古大学 2016
[7]一种新构型倾转四旋翼无人机的气动特性分析[D]. 齐赞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8]多旋翼无线电监测空中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 崔铠韬.西华大学 2015
[9]空中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研究[D]. 刘益君.云南大学 2012
[10]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D]. 孟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88486
【文章来源】: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无线电波与民航无线电干扰
2.1 无线电波
2.1.1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2.1.2 无线电干扰类型
2.2 民航无线电专用频率及用频设备
2.2.1 民航通信设备
2.2.2 民航导航设备
2.2.3 民航监视设备
2.3 民航无线电干扰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航无线电监测
3.1 常用的监测方法
3.1.1 无线电测向方法
3.1.2 无线电定位方法
3.2 无线电监测设备与监测网络
3.2.1 无线电监测设备
3.2.2 无线电监测网络
3.3 现有民航无线电干扰排查工作方式
3.3.1 民航部门处置流程
3.3.2 无线电管理部门处置流程
3.4 空中无线电监测
3.4.1 地面二维无线电监测的不足
3.4.2 空中无线电监测分类
3.4.3 空中监测注意事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
4.1 无人机相关介绍
4.2 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4.2.1 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构成
4.2.2 现有工作模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面终端系统软件设计
5.1 测向交叉定位法
5.1.1 三维测向定位法原理
5.1.2 坐标系及其转换
5.2 地面终端软件设计
5.2.1 界面设计
5.2.2 电子地图模块
5.2.3 数据通信模块
5.2.4 功能模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面终端系统测试
6.1 测试目的
6.2 测试内容
6.3 测试系统组成
6.4 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测试分析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龙江:迅速排除民航通信干扰[J]. 中国无线电. 2019(12)
[2]多径效应对被动测向系统的影响分析[J]. 唐勇,钟都都,左乐.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9(06)
[3]国外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现状与启示[J]. 肖清滔,钟歆.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08)
[4]多旋翼无人机在无线电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 范振雄,汪庭霁,薛静静. 中国无线电. 2018(07)
[5]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测向定位干扰源研究[J]. 魏泽华,戴慧玲,汪庭霁. 数字通信世界. 2018(05)
[6]基于空间谱估计的CDMA信号测向方法研究[J]. 陈媛,王晓明,俱莹. 中国无线电. 2018(02)
[7]机场导航台站电磁防护研究[J]. 周鹏,田沿平,田华明. 中国设备工程. 2017(09)
[8]揭秘空中无线电监测[J]. 吴迪松. 上海信息化. 2016(05)
[9]航空无线电干扰分析[J]. 敬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12)
[10]短波通信及其在民航中的应用[J]. 宾金华. 中国新通信. 2013(21)
博士论文
[1]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王世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无人机的民航无线电干扰空中监测与分析研究[D]. 张美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9
[2]单无人平台干扰源测向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D]. 龙杰.电子科技大学 2018
[3]基于多核DSP的短波宽带测向算法及实现技术研究[D]. 王济.电子科技大学 2017
[4]基于粗糙集的民航无线电干扰预测系统研究[D]. 李雪岩.中国民航大学 2017
[5]无线电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杰.电子科技大学 2017
[6]民航无线电干扰计算分析和管理对策[D]. 薛成钧.内蒙古大学 2016
[7]一种新构型倾转四旋翼无人机的气动特性分析[D]. 齐赞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8]多旋翼无线电监测空中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 崔铠韬.西华大学 2015
[9]空中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研究[D]. 刘益君.云南大学 2012
[10]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D]. 孟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88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18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