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土钉墙支护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7 01:55
微型桩复合土钉墙作为一种联合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土钉墙的支护形式,结合了土钉、锚杆及微型桩等支护结构的优点,可以缓解拟建工程的土地占用面积与建设红线之间存在的矛盾,减少工程造价,提高基坑整体稳定性。近些年来,微型桩复合土钉墙广泛应用于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中,亦可用作永久支护结构,在地震频发地区,支护结构也有极大可能受到地震作用影响。目前来说,对于复合土钉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仅局限于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的研究,仍未有人对微型桩复合土钉墙在地震下的动力响应做出系统的数值模拟分析,本文旨在填补该方面的空缺,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的受力机理,以及动力分析的理论基础,讲述地震波与阻尼比的选取。随后对FLAC3D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及其内置结构模块进行简要介绍,依托FLAC3D建立微型桩复合土钉支护下的三维基坑模型,模拟分工况开挖支护过程,并利用FLAC3D中的动力模块施加时程为8s的EL-Centro地震波,模拟基坑受到地震作用的过程,收集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支护结构参数与地震烈度下,基坑的位移沉降与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情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EL-Centro地震波本文截取其地震波中含峰值加速度,且整体地震加速度较大的前8s波形,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3.3FLAC3D模型建立在模型建立之前需要做出如下假设:(1)假设土体为理想弹塑性模型,(2)不考虑地震作用下地下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3.3.1网格划分本文所使用的分析模型开挖深度为11m,大致以开挖深度的2-3倍设置基坑开挖的水平影响范围。故取水平方向长度为54m,0m-18m范围为开挖土体,18m-54m范围为坑后影响土体,且远离基坑土体网格以1.1倍比率变得越来越疏。土体开挖的竖向影响范围大致为开挖深度的1-2倍,故取模型竖向长度为24m。模型整体采用54m(长)×3m(宽)×24m(高)的长方体模型。考虑到FLAC3D在运行动力模块时,网格划分得越细,将使动力计算的时间越长,影响分析效率,于是将本文模型的大部分实体单元划分为1m见方的单元体,以方便计算。本文以单排微型桩桩复合土钉作为基础模型,该模型下,共生成2736个三维实体单元(zones)及3900个节点(grid-points),模型范围内共含3颗13m微型桩,水平间距1m;3排共6根土钉,2排共4根锚杆,水平间距1.5m,竖向间距2.0m;一道微型桩冠梁位于微型桩桩顶,两道腰梁位于锚杆锚头处;基坑侧壁设置面层,各支护结构单元与实体单元通过节点连接共同作用。模型布置情况如图3.10所示,网格划分情况如图3.11所示。图3.10模型尺寸
开挖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震作用下基坑复合土钉支护动力响应参数分析[J]. 张宗领,徐萌萌.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2]微型钢管桩在狭小场地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中的应用[J]. 赵斌,漆俊,王一欧. 建筑技术开发. 2017(23)
[3]树根桩—锚索复合土钉墙在某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 刘亚升,丁晓峰,王晓磊. 西部探矿工程. 2017(11)
[4]边坡土钉支护动力有限元分析[J]. 张宗领,王士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5]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作用机理及稳定性研究[J]. 余忠,唐晓雪,张进,胡倩. 安徽建筑. 2014(01)
[6]FLAC3D中pile单元模拟钢筋混凝土桩的参数研究[J]. 陈瑞春. 科技创新导报. 2014(03)
[7]土钉支护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J]. 马德翠,周其健,薛新华. 土工基础. 2013(02)
[8]土钉墙地震动力分析及抗震设计方法[J]. 董建华,马巍,朱彦鹏. 中国公路学报. 2013(02)
[9]基于能量理论的土钉支护结构地震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J]. 王永胜,朱彦鹏,周勇. 岩土工程学报. 2012(S1)
[10]地震荷载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稳定性拟静力分析[J]. 邓东平,李亮,罗伟. 岩土力学. 2012(06)
博士论文
[1]超前微桩复合土钉支护分析[D]. 宋广.清华大学 2012
[2]基坑支护体系地震灾变特性及结构损伤状态评价方法研究[D]. 王颖轶.上海交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D]. 谢朋.吉林建筑大学 2019
[2]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D]. 葛飞.兰州理工大学 2018
[3]地震过程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动力特性及系统抗拔动力可靠度研究[D]. 贺永强.南华大学 2015
[4]振动作用下土钉支护的动力响应及变形研究[D]. 唐文彪.湖南工业大学 2014
[5]微型桩—锚组合新结构的抗滑机理研究[D]. 胡田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4
[6]沈阳锦兆园大厦二期深基坑地震反应研究[D]. 孙越.东北大学 2013
[7]微型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的模型研究与数值模拟[D]. 武威.南昌大学 2012
[8]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FLAC3D模拟与现场测试研究[D]. 张明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9]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应用研究[D]. 刘东升.河南工业大学 2010
[10]地震作用下复合土钉支护边坡动力分析[D]. 马天忠.兰州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15605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EL-Centro地震波本文截取其地震波中含峰值加速度,且整体地震加速度较大的前8s波形,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3.3FLAC3D模型建立在模型建立之前需要做出如下假设:(1)假设土体为理想弹塑性模型,(2)不考虑地震作用下地下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3.3.1网格划分本文所使用的分析模型开挖深度为11m,大致以开挖深度的2-3倍设置基坑开挖的水平影响范围。故取水平方向长度为54m,0m-18m范围为开挖土体,18m-54m范围为坑后影响土体,且远离基坑土体网格以1.1倍比率变得越来越疏。土体开挖的竖向影响范围大致为开挖深度的1-2倍,故取模型竖向长度为24m。模型整体采用54m(长)×3m(宽)×24m(高)的长方体模型。考虑到FLAC3D在运行动力模块时,网格划分得越细,将使动力计算的时间越长,影响分析效率,于是将本文模型的大部分实体单元划分为1m见方的单元体,以方便计算。本文以单排微型桩桩复合土钉作为基础模型,该模型下,共生成2736个三维实体单元(zones)及3900个节点(grid-points),模型范围内共含3颗13m微型桩,水平间距1m;3排共6根土钉,2排共4根锚杆,水平间距1.5m,竖向间距2.0m;一道微型桩冠梁位于微型桩桩顶,两道腰梁位于锚杆锚头处;基坑侧壁设置面层,各支护结构单元与实体单元通过节点连接共同作用。模型布置情况如图3.10所示,网格划分情况如图3.11所示。图3.10模型尺寸
开挖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震作用下基坑复合土钉支护动力响应参数分析[J]. 张宗领,徐萌萌.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2]微型钢管桩在狭小场地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中的应用[J]. 赵斌,漆俊,王一欧. 建筑技术开发. 2017(23)
[3]树根桩—锚索复合土钉墙在某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 刘亚升,丁晓峰,王晓磊. 西部探矿工程. 2017(11)
[4]边坡土钉支护动力有限元分析[J]. 张宗领,王士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5]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作用机理及稳定性研究[J]. 余忠,唐晓雪,张进,胡倩. 安徽建筑. 2014(01)
[6]FLAC3D中pile单元模拟钢筋混凝土桩的参数研究[J]. 陈瑞春. 科技创新导报. 2014(03)
[7]土钉支护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J]. 马德翠,周其健,薛新华. 土工基础. 2013(02)
[8]土钉墙地震动力分析及抗震设计方法[J]. 董建华,马巍,朱彦鹏. 中国公路学报. 2013(02)
[9]基于能量理论的土钉支护结构地震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J]. 王永胜,朱彦鹏,周勇. 岩土工程学报. 2012(S1)
[10]地震荷载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稳定性拟静力分析[J]. 邓东平,李亮,罗伟. 岩土力学. 2012(06)
博士论文
[1]超前微桩复合土钉支护分析[D]. 宋广.清华大学 2012
[2]基坑支护体系地震灾变特性及结构损伤状态评价方法研究[D]. 王颖轶.上海交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D]. 谢朋.吉林建筑大学 2019
[2]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D]. 葛飞.兰州理工大学 2018
[3]地震过程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动力特性及系统抗拔动力可靠度研究[D]. 贺永强.南华大学 2015
[4]振动作用下土钉支护的动力响应及变形研究[D]. 唐文彪.湖南工业大学 2014
[5]微型桩—锚组合新结构的抗滑机理研究[D]. 胡田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4
[6]沈阳锦兆园大厦二期深基坑地震反应研究[D]. 孙越.东北大学 2013
[7]微型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的模型研究与数值模拟[D]. 武威.南昌大学 2012
[8]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FLAC3D模拟与现场测试研究[D]. 张明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9]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应用研究[D]. 刘东升.河南工业大学 2010
[10]地震作用下复合土钉支护边坡动力分析[D]. 马天忠.兰州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15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21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