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武夷山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3:04

  本文关键词:武夷山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对武夷山绿茶、青茶以及红茶中的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应用凯氏定氮仪测定了上述茶叶中蛋白质的含量;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采用超声提取叶黄素,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叶中叶黄素的含量;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应用凯氏定氮法对武夷山绿茶、青茶以及红茶中的蛋白质进行测定。根据实验结果可得,样品中绿茶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青茶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而几种红茶的蛋白质含量相差不大。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武夷山绿茶、青茶以及红茶中的17种氨基酸,测定结果为产自武夷山的青茶、绿茶以及红茶中均不含有甘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但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这几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青茶、绿茶、红茶中都含有。其中绿茶中氨基酸的总量最多。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武夷山绿茶、青茶以及红茶中的叶黄素,实验分别优化了料液比、提取溶剂、超声时间与超声温度四个影响因素,得到本实验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超声温度25℃,超声时间15 min,提取溶剂95%乙醇。使用C18柱,流动相为色谱纯甲醇,在450nm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样品提取液中叶黄素的含量,大红袍3号中的叶黄素含量最高为1.5184mg/g,绿茶次之。武夷山产青茶与红茶叶黄素的含量均偏低。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武夷山绿茶、青茶以及红茶进行前处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其含有的微量元素进行测定。方法的变异系数为1.16%-3.90%。由结果可知,产自武夷山的绿茶中锌、硒、钼、铬、铁、锰、镍的含量高于武夷山青茶与红茶,而红茶中铜的含量则最高。
【关键词】:绿茶 青茶 红茶 叶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7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简述茶叶的起源9
  • 1.2 茶文化简介9
  • 1.3 茶叶的分类9-12
  • 1.3.1 绿茶10
  • 1.3.2 白茶10
  • 1.3.3 黄茶10-11
  • 1.3.4 乌龙茶11
  • 1.3.5 红茶11-12
  • 1.3.6 黑茶12
  • 1.4 几种化学成分的简介12-14
  • 1.4.1 蛋白质与氨基酸12
  • 1.4.2 叶黄素12-13
  • 1.4.3 微量元素13-14
  • 2 凯氏定氮法测定武夷山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14-19
  • 2.1 引言14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14
  • 2.3 样品的消化14
  • 2.4 测定14-15
  • 2.5 计算公式15
  • 2.6 结果和讨论15-19
  • 2.6.1 结果15-18
  • 2.6.2 讨论18-19
  • 3 武夷山茶叶中氨基酸的分析19-32
  • 3.1 引言19
  • 3.2 实验内容19-24
  • 3.2.1 主要实验仪器 试剂及样品19-20
  • 3.2.2 样品提取液的制备20
  • 3.2.3 氨基酸测定洗脱程序20-21
  • 3.2.4 分析条件21
  • 3.2.5 标准曲线的绘制21-22
  • 3.2.6 精密度实验22
  • 3.2.7 加标回收率实验22-24
  • 3.3 结果与讨论24-32
  • 3.3.1 结果24-31
  • 3.3.2 讨论31-32
  •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武夷山茶叶中的叶黄素32-45
  • 4.1 引言32
  • 4.2 实验内容32-37
  • 4.2.1 主要仪器试剂32
  • 4.2.2 标准溶液的配置32-33
  • 4.2.3 样品中提取叶黄素的方法实验探究33-35
  • 4.2.4 色谱条件35-36
  • 4.2.5 标准曲线的绘制36
  • 4.2.6 方法精密度实验36-37
  • 4.2.7 加标回收率实验37
  • 4.2.8 最低检出限37
  • 4.3 结果与讨论37-45
  • 4.3.1 样品测定结果37-43
  • 4.3.2 讨论43-45
  • 5 ICP-MS法分析与比较武夷山茶叶中的微量元素45-56
  • 5.1 引言45
  • 5.2 实验部分45-47
  •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与样品45
  • 5.2.2 标准溶液45-46
  • 5.2.3 实验方法46-47
  • 5.2.3.1 仪器参数的优化46
  • 5.2.3.2 样品处理46-47
  • 5.2.3.3 样品测定47
  • 5.3 结果与讨论47-55
  • 5.3.1 干扰及消除47
  • 5.3.2 标准方程47-48
  • 5.3.3 方法精密度48-49
  • 5.3.4 样品分析49-55
  • 5.4 结论55-56
  • 结论与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梅荣;;一百余年来凯氏定氮法的进展[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1986年02期

2 尚瑛达,董晓平;凯氏定氮法测定粮食粗蛋白浅探[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1995年01期

3 何进,,梁运祥;浅谈凯氏定氮法[J];西部粮油科技;1996年03期

4 刘期成;试析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J];城市技术监督;2000年07期

5 盛成乐;关于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几个问题[J];中国酿造;2002年02期

6 牛江梅;微波消解-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方法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05期

7 夏道宗,陈明之,于新芬;过氧化凯氏定氮法在食品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与药品;2005年04期

8 李晓艳;;浅谈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注意事项[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8年08期

9 魏永义;赵国品;张莉;焦驼文;;凯氏定氮法测定火腿肠中的蛋白质[J];肉类工业;2011年04期

10 万凌燕;;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探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智慧;史梅;王秋香;张晓红;;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鲁健章;孙丽华;;凯氏定氮法测不准鱼蛋白质含量的原因及可行改进措施的探讨[A];生命发展机遇——窗口期营养——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黄玲;刘双喜;;基于ARM技术的全自动定氮分析仪[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徐丽丽;侯冬岩;回瑞华;刘丽君;;奶及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王慧清;侯冬岩;回瑞华;;不同部位辽五味子蛋白质含量的光谱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旭东;奶制品中蛋白质的检测仪器和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磊;亚硝酸盐对粗蛋白质测定的影响及其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琳;武夷山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贾小雅;凯氏定氮法和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蛋白类原料的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武夷山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40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0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