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激光表面淬火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H13激光表面淬火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模具已成为主要的成型工具,对模具质量的要求也越发提高。H13是压铸模的主要原材料,传统的物理表面处理法提高其表面抗疲劳强度时存在工件变形的困难,而利用激光表面淬火在克服这一困难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改善模具的表面硬度、耐磨性、热稳定性、抗疲劳性以及临界断裂韧度等力学性能。激光表面淬火技术受到多种因素和参数的综合影响,难以通过实验分析激光相变硬化层具体变化过程。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激光表面淬火过程进行温度场数值模拟,利用温度场结果预测硬化层深度。采用CO2激光表面加工系统,对H13工件进行激光淬火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对硬化层深度预测的准确性。本文以H13 (4Cr5MoV1Si)热作模具钢为分析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激光表面淬火过程H13长方体工件的温度场瞬态变化过程与分布。通过选择不同的激光工艺参数,分析激光扫插过程模型的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根据量度场中奥氏体相变等温线预测工件硬化层深和层宽。总体分析硬化型分布均匀性,提出改善硬化分布均匀性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H13激光表面淬火硬化层深度与激光功率成正比,与激光扫描速度和激光直径成反比。2、H13不同厚度试样,对工件量度有一定的影响,厚度越小影响越大,深度方向量度越高。3、恒定的激光扫描速度,会造成工件进出端硬化层过浅与过深,通过分段扫描工艺可改善硬化层纵向分布不均。改变激光形状,使光斑能量分布均匀,可增大横截面内光斑边缘处硬化层深度。4、通过数值模拟数据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出H13激光表面淬火的硬化层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对实验结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其准确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H13 激光表面淬火 数值模拟 硬化层 硬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56.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激光表面淬火简介11-15
- 1.2.1 激光表面淬火原理11-12
- 1.2.2 激光表面淬火过程中材料组织变化12-13
- 1.2.3 激光表面淬火后材料组织分布13-14
- 1.2.4 激光表面淬火的应用14-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17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7-18
- 2 H13激光表面淬火数值模拟理论基础18-25
- 2.1 H13激光表面淬火传热学理论基础18-20
- 2.1.1 热传递方式18-19
- 2.1.2 激光表面强化热传导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的确定19-20
- 2.2 数值模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20-24
- 2.2.1 激光光源的选取20-21
- 2.2.2 物理模型21-22
- 2.2.3 实体单元类型22-23
- 2.2.4 表面效应单元23
- 2.2.5 相变潜热23-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3 H13激光表面淬火过程温度场模拟25-42
- 3.1 温度场模拟方案25
- 3.2 H13模具钢物理参数25-26
- 3.3 温度场模拟过程26-28
- 3.3.1 建立有限元模型26-27
- 3.3.2 加载求解27
- 3.3.3 后处理27-28
- 3.4 模拟结果分析28-40
- 3.4.1 激光工艺参数变化对温度场的影响32-37
- 3.4.2 工件起始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37-38
- 3.4.3 工件厚度对温场的影响38-40
- 3.5 本章小结40-42
- 4 H13相变硬化层均匀性分析42-49
- 4.1 相变硬化层模拟的基本依据42
- 4.2 相变硬化层深与层宽42-44
- 4.2.1 相变硬化层层深42-43
- 4.2.2 相变硬化层层宽43-44
- 4.3 硬化层均匀性分析44
- 4.4 改善硬化层分布均匀性的方法44-47
- 4.4.1 改善H13横截面硬化层分布均匀性44-46
- 4.4.2 改善H13纵截面硬化层分布均匀性46-47
- 4.5 本章小结47-49
- 5 H13激光表面淬火实验研究49-60
- 5.1 实验材料和设备49-51
- 5.1.1 实验材料49
- 5.1.2 实验设备49-50
- 5.1.3 实验过程50-51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51-55
- 5.2.1 金相试样的制作51-52
- 5.2.2 相变硬化区及其组织52-53
- 5.2.3 显微硬度值及其硬化层深度和宽度53-55
- 5.3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55-59
- 5.3.1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55-56
- 5.3.2 工艺参数与硬化层深度相关性分析56-58
- 5.3.3 误差分析58-59
- 5.4 本章小结59-60
- 6 结论与展望60-62
- 6.1 结论60
- 6.2 展望60-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历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东升;激光表面淬火在冶金机械备件中的应用[J];江苏冶金;2004年05期
2 王大承,史晓强;链轮的激光表面淬火工艺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1年09期
3 潘邻,陶锡麒,夏春怀,曹庆,吴子健;密封面激光表面淬火工艺的应用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2年01期
4 林朝平;激光表面淬火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4年07期
5 颜丙功;刘继常;郭怡晖;;球墨铸铁激光表面淬火硬化深度的解析计算[J];激光技术;2011年02期
6 薛滔;;激光表面淬火与常规表面淬火在模具应用上的研究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2年04期
7 I.Gutu;I.N.Mihailescu;N.Comaniciu;V.Draganescu;Al.Mehlmann;MDenghel;;CO_2激光钢淬火的扫描重迭效应[J];中国激光;1983年Z1期
8 张福瑞;;激光表面淬火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辽宁机械;1984年02期
9 王万祥;周振兴;赵玉宏;;灰铸铁激光表面淬火最佳工艺的研究[J];河北冶金;1990年02期
10 仲肇广;激光表面淬火灯头冲孔凹模[J];激光杂志;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玉宏;王万成;强巍;杨朝阳;宋娜;;40crNiMoA的激光表面淬火工艺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周;H13激光表面淬火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范雪燕;激光表面淬火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及硬化层深预测[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3 胡顺玺;激光表面淬火的相变硬化宽度实时检测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周玉成;碳素结构钢和Cr12MoV钢的激光表面淬火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尹博;GGG70L激光表面淬火工艺参数及淬火层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6 许阳辉;球墨铸铁QT600-3激光表面淬火组织及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孙文强;5CrNiMo钢激光表面淬火温度场数值模拟及硬化层均匀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光辉;激光表面淬火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9 李超;弹壳材料局部激冷改善破片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10 罗旦;球墨铸铁QT600-3表面激光多道淬火工艺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H13激光表面淬火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5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