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14:31
  当前,全国陆续建成一批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入学至高中三年级毕业),它极大地优化了教育布局、整合了教育资源、加强了教育衔接,并促进了中小学素质教育和一贯制教育等教育理念的发展。作为该背景下出现的新类型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校园建设方面的研究还略显薄弱。对其深入研究能够使学校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健康而高效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相较于其他普通独立中小学来说,其建设规模普遍更大,学生的年龄差距加大,教学理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建设同时满足6-18岁学生需求的学习空间,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不同年龄学生间的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是本文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结合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检索、项目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原则及其在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上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结合2018年北京市教委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建设部分-试行)》(以下简称《新标准》),研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标准,定量分析了校园规划诸多内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筑设计的思路,科学地得出诸如空间、...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


全国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数目变化趋势图

对比图,学校,广东,上海


第1章绪论3实践。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实施,纵向贯通中小学学制,弥补了分段式学校学段间衔接不足的问题,具有一贯性、连续性、不间断、不选拔的特点,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小升初、初升高的升学压力,有助于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实行统一的学校行政、教育、教学管理,利于中小学教育的衔接,避免出现孩子升学后对新的教学方式与环境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随着社会对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优势的认可,全国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数量逐年增加(如图1-1)。在新建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中,由于学校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部分学校还增设了国际部,学校规模往往较大,远大于对应学段的独立学校的规模。图1-1全国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数目变化趋势图(来源:作者参考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绘制)此外,为了解决城市中心区用地不足以及城市新区基础教育资源薄弱的问题,多数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选择在城市新区或经济开发区建设,只有少数在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建设情况较为突出的前沿城市为例,将市郊与市区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数量进行对比(如图1-2)。自1993年以来,新建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中市郊建设数量均大于市内建设数量,且相对于新建的总量来说,二者数量相差较大,可以得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倾向于往市郊发展[7]。图1-2北京、广东、上海地区市内及市郊新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数量对比图(来源:作者参考陈淑群《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园共享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改绘)

示意图,南朝鲜,学校,沈阳


第2章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与教育教学17应方便三学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三学部可通过廊、庭院等空间进行联系。如沈阳浑南朝鲜族学校,在各个功能分区的布局上,强调了三学部的独立,表现在三个学部均有自己的独立出入口与教学楼。同时又保证了三学部间的联系,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连廊、庭院联系着三个学部教学楼、办公楼、多功能教室、公共教学教室楼六个部分,形成教学区的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连通的布局(如图2-3)[22]。图2-3沈阳浑南朝鲜族学校总平面规划布局示意图(来源:作者参考杨明,王国义《当代中小学校园规划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沈阳浑南朝鲜族学校规划建筑设计为例》绘制)此外,公共资源中心作为三学部的共用空间,应与三学部的距离相近。同时,各个年级的学生到达共有设施的距离应该相近,并应适当照顾低年级的学生。以上一系列的问题,都应值得建筑师去研究,去探讨。才能使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合理、健康、高效的成长[23]。2.4.2良好的学校建设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校园是师生开展教与学的空间载体。学校建设包含了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良好的学校建设为教育理念的实施创造了基础条件,有利于教学组织和课程体系的开展。开放、灵活、多样与交互的校园空间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讨论合作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如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将所有教学楼的屋顶空间改造为有机农场,作为所有学生的试验田,为学校开设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空间与条件。由于用地的限制,学校将体育馆、游泳馆、食堂及礼堂等大空间置于地下,根据不同空间的高度差异,在地面上形成了不断隆起的“小山丘”作为校园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某些高度较大的空间可以在地上以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员育人导师制”助力选课走班新常态[J]. 洪松森.  新课程研究. 2019(21)
[2]一贯制课程:学生发展的“高速路”[J]. 范胜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05)
[3]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J]. 秦亮.  城市建筑. 2018(07)
[4]全员育人导师制在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实践探索[J]. 董慧蕴.  文学教育(下). 2018(02)
[5]国外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J]. 潘素平,包明.  湖南教育(A版). 2017(10)
[6]台湾地区十二年一贯课程结构的变革动向与启示[J]. 刘登珲.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7)
[7]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 徐瑰瑰.  当代教育科学. 2014(18)
[8]混合型校园规划设计探讨[J]. 苗业,袁泉.  低温建筑技术. 2014(02)
[9]十五年一贯制学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胡仁东.  中国教育学刊. 2013(12)
[10]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前及周围空间规划[J]. 易丽雅.  山西建筑. 2009(04)

博士论文
[1]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华南理工大学 2017
[2]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中学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 秦柯.北京林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城市新建小学临时停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廖程天宇.华南理工大学 2019
[2]城市中小学校建筑屋顶空间利用设计研究[D]. 房银华.北京建筑大学 2018
[3]深圳地区中学校园规划布局研究[D]. 陈丽爽.北京建筑大学 2018
[4]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体育馆建筑方案设计[D]. 陈立华.南京大学 2018
[5]武汉高密度城区中小学校园地下空间设计研究[D]. 陈永琪.华中科技大学 2017
[6]儿童福利院总平面布置研究[D]. 钱诗婧.北京建筑大学 2017
[7]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园共享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陈淑群.华南理工大学 2017
[8]小学混龄教育课程研究[D]. 孙杰.辽宁师范大学 2015
[9]执普通高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D]. 郑艳梅.聊城大学 2015
[10]当代中学校园建筑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D]. 赵宏玫.天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97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597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