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寒冷地区再生混凝土损伤演化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19:48
  随着我国寒冷地区建筑领域的蓬勃发展,普通道路的标准化升级以及城市基础建设的更新换代产生了大量废弃混凝土,这些废弃混凝土主要用于新建公路的铺装、地基的填充,很少再次使用到混凝土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因此,深入研究寒冷地区再生混凝土的可行性,将成为推动寒冷地区建筑行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一环。以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以及抗冻性能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了影响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依据声发射技术分析方法,分析了再生混凝土受压过程中的裂纹演化过程、损伤破坏阶段、损伤状态以及破坏模式。通过混凝土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测试并分析冻融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并且利用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声发射源激发产生的波速、能量的衰减,评估了再生混凝土内外部结构的损伤程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受骨料级配及掺杂玄武岩纤维影响较大,声发射b值和声发射能量的变化规律,可以将再生混凝土受压破坏分为材料初始损伤、材料损伤的稳定发展、材料损伤破坏三个阶段。聚类分析中,基体开裂为主要损伤状态,峰值频率有效识别了纤维开裂与界面脱黏的界限,当纤维全再生/再生细骨料/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中受压荷载等级分别为60%,90%,40%时,开始出现纤维开...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生混凝土骨料特性研究现状
        1.2.2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2.3 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现状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2.1 试验原材料
        2.1.1 胶凝材料
        2.1.2 减水剂
        2.1.3 短切玄武岩纤维
        2.1.4 骨料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 试件制作与养护
        2.3.1 试件尺寸的确定
        2.3.2 试件的制备与养护
        2.3.3 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2.3.4 混凝土抗压强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声发射技术下纤维再生混凝土受压损伤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声发射技术
        3.2.1 声发射原理
        3.2.2 声发射信号和参数
        3.2.3 声发射参数分析方法
        3.2.4 声发射检测混凝土应用现状
    3.3 试件布置及测试方法
        3.3.1 试验仪器
        3.3.2 测点布置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裂纹演化过程分析
        3.4.2 损伤破坏状态分析
        3.4.3 损伤破坏类型分析
        3.4.4 混凝土损伤程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劣化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混凝土冻融损伤机理以及损伤模型
        4.2.1 混凝土冻融损伤机理
        4.2.2 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
    4.3 实验方案
        4.3.1 试验仪器
        4.3.2 测试过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质量损失率与相对动弹性模量
        4.4.2 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过程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温喷水冷却后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及承载力计算[J]. 陈宗平,梁厚燃.  土木工程学报. 2019(12)
[2]冻融循环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王晨霞,刘路,曹芙波,路兰.  建筑结构学报. 2020(12)
[3]不同纤维及含量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J]. 何旭升.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9(03)
[4]再生混凝土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研究进展[J]. 曹万林,赵羽习,叶涛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9(06)
[5]再生骨料缺陷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及改善措施[J]. 李光宏,袁珊珊.  混凝土世界. 2019(04)
[6]再生粗集料化学强化试验研究[J]. 胡旭晗,肖杰,杨和平,吴超凡,张继森.  中外公路. 2019(01)
[7]荷载与腐蚀冻融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J]. 雷斌,李召行,邹俊,熊进刚,丁成平.  农业工程学报. 2018(20)
[8]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研究[J]. 陈爱玖,韩小燕,杨粉,王晓煜,汪志昊,李树山.  土木工程学报. 2018(11)
[9]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黏结性能[J]. 肖建庄,廖清香,张青天,强成兵,柳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7)
[10]钢筋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及模型[J]. 高丹盈,朱倩.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博士论文
[1]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钢筋混凝土损伤识别与劣化评价[D]. 陈忠购.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高温下材料力学及其热工性能研究[D]. 潘凯楠.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D]. 李大贺.中国矿业大学 2019
[3]再生细骨料内养护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研究[D]. 刘相阳.山东大学 2019
[4]基于细观结构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 段东旭.西安理工大学 2018
[5]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土木结构损伤机理研究[D]. 邵俊波.大连理工大学 2017
[6]FRP-钢管约束混凝土损伤声发射监测及健康诊断[D]. 陈智.大连理工大学 2015
[7]PVA纤维混凝土损伤演化声发射监测及破坏机理研究[D]. 曹海.大连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91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691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3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