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含分散式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配电线路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5 07:16
  分散式双馈型风力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高渗透率地并入配电网后,使配电网从单端辐射状网络变成了双端电源供电结构。为了弥补传统三段式电流保护会失去选择性的问题,国家电网技术规定提供了两种方案,采用纵联保护或在电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方向元件。然而DFIG受低电压穿越控制的影响,其短路电流暂态特性与传统大系统电源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基于大系统电源暂态特性而构造的传统保护方案及元件均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出适用于一端电源为DFIG的配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及方向元件。首先,本文分别分析不同低电压穿越策略实现手段对DFIG电流暂态特性的影响,发现在Crowbar电路投入情况下,短路电流中存在衰减显著的转频分量,导致电流主频率偏移工频50Hz。在不间断励磁控制下的DFIG短路电流中存在与控制方式、控制参数相关的工频分量,导致短路电流不再是稳定的交流正弦波,且电流波形随机波动,与传统电源存在明显差异,并通过与低电压穿越现场试验的录波数据对比验证了分析结果。进一步地,分析传统差动保护在DFIG频率偏移特性下受到的影响,发现动作值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含分散式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配电线路保护研究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Fig.1-2Thesisframeworkandmaincontent主要研究内容有:1)在低电压穿越情况下,分别推导Crowbar电路投入或者不间断励磁控制时DFIG

含分散式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配电线路保护研究


图2-1分散式DFIG并场站网示意图

含分散式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配电线路保护研究


LVRT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电流衰减因子的含DFIG配电线路保护方案[J]. 段建东,陈童,尚迪,崔帅帅,何鱼.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06)
[2]双馈风机三相短路电流特性分析[J]. 范小红,孙士云,孙德娟,海世芳,王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9(18)
[3]方向元件在双馈式风电场汇集线路中的适用性分析[J]. 陈琳浩,张金华,张保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21)
[4]逆变型电源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机理分析[J]. 李彦宾,贾科,毕天姝,闫人滏,陈蕊,杨奇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16)
[5]国家能源局印发《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18(03)
[6]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软撬棒控制[J]. 杨晨星,杨旭,童朝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08)
[7]逆变型电源对故障分量方向元件的影响机理研究[J]. 李彦宾,贾科,毕天姝,闫人滏,陈蕊,杨奇逊.  电网技术. 2017(10)
[8]电流差动保护在逆变型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中的适应性分析[J]. 李彦宾,贾科,毕天姝,孙轶恺,李威仁.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12)
[9]国家能源局:加快推动分散式风电开发[J].   风能. 2017(06)
[10]考虑撬棒保护的DFIG等效序阻抗研究[J]. 黄涛,陆于平,王业.  电工技术学报. 2017(09)

博士论文
[1]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网故障机理与分析模型研究[D]. 欧阳金鑫.重庆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含DFIG电网的故障分量方向保护[D]. 杨启帆.济南大学 2019
[2]大容量双馈风电场送出线路差动保护的研究[D]. 杨加意.南京理工大学 2017
[3]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及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D]. 张可.辽宁科技大学 2015
[4]双馈式风电机组群的短路电流特性及其对线路保护的影响研究[D]. 罗美玲.华北电力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702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702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