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学模型的车联网认知频谱交易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5 04:13
目前的频谱分配基本上是采用授权的固定分配模式,由于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对道路安全通告以及车内娱乐等车联网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固定频谱分配方式已不能满足车辆用户的用频需求,也不能使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因此本文在不同的车联网网络模式下,对频谱分配问题进行研究。针对车联网中的“一对多模式”,即一个频谱授权用户、多个认知车辆用户的网络模式下,本文引入经济学中的供需市场模型对车联网中的频谱分配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供需平衡的车联网认知频谱分配算法,通过频谱授权用户和认知车辆用户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认知车辆用户之间的QoS优先级两个因子来确定认知车辆用户所获频谱数,然后根据供需平衡关系确定频谱价格。通过MATLAB仿真表明,本方案与不引入社会关系的方案对比,增加了认知车辆用户成功使用频谱的次数;与无优先级的分配方案相比,本方案能更好满足认知车辆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保证了 QoS需求高的认知车辆用户优先获得频谱使用权,提高了频谱利用率。针对车联网中的“多对多模式”,即多个频谱授权用户、多个认知车辆用户的网络模式下,本文引入博弈论中的伯特兰德博弈模型对车联网中的频谱分配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联网研究现状
1.2.2 车联网频谱分配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和技术综述
2.1 车联网
2.1.1 车联网基本构成
2.1.2 车联网的架构
2.1.3 车联网的技术
2.1.4 车联网的应用
2.2 认知无线电
2.2.1 认知无线电定义
2.2.2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
2.2.3 认知无线电在车联网中的优势
2.3 博弈论
2.3.1 常见的博弈模型
2.4 频谱分配模型
2.4.1 图论模型
2.4.2 拍卖模型
2.4.3 供需平衡模型
2.4.4 博弈论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车联网中的“一对多模式”认知频谱分配机制
3.1 系统模型
3.2 供需平衡理论
3.3 “一对多”模式的车联网认知频谱分配机制
3.3.1 车联网业务类型划分
3.3.2 频谱交易市场模型
3.3.3 基于供需平衡的车联网认知频谱分配算法
3.4 仿真结果分析
3.4.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车联网中的“多对多模式”认知频谱分配机制
4.1 系统模型
4.2 博弈模型
4.3 “多对多模式”的车联网认知频谱分配机制
4.3.1 频谱交易市场模型
4.3.2 基于博弈论的车联网认知频谱分配算法
4.3.3 算法稳定性论证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4.4.2 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55680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联网研究现状
1.2.2 车联网频谱分配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和技术综述
2.1 车联网
2.1.1 车联网基本构成
2.1.2 车联网的架构
2.1.3 车联网的技术
2.1.4 车联网的应用
2.2 认知无线电
2.2.1 认知无线电定义
2.2.2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
2.2.3 认知无线电在车联网中的优势
2.3 博弈论
2.3.1 常见的博弈模型
2.4 频谱分配模型
2.4.1 图论模型
2.4.2 拍卖模型
2.4.3 供需平衡模型
2.4.4 博弈论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车联网中的“一对多模式”认知频谱分配机制
3.1 系统模型
3.2 供需平衡理论
3.3 “一对多”模式的车联网认知频谱分配机制
3.3.1 车联网业务类型划分
3.3.2 频谱交易市场模型
3.3.3 基于供需平衡的车联网认知频谱分配算法
3.4 仿真结果分析
3.4.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车联网中的“多对多模式”认知频谱分配机制
4.1 系统模型
4.2 博弈模型
4.3 “多对多模式”的车联网认知频谱分配机制
4.3.1 频谱交易市场模型
4.3.2 基于博弈论的车联网认知频谱分配算法
4.3.3 算法稳定性论证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4.4.2 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55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75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