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花茶饮料工艺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21:19
本文关键词:槟榔花茶饮料工艺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槟榔(Areca catechu L.)为棕榈科植物,是四大南药之一,种植面积为海南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槟榔花,花期长、开花多、营养丰富,是当地居民极为推崇的保健食材,常用来煲汤,色香味俱佳。近年来槟榔花加工产品得到开发,按传统的制茶工艺加工成固态槟榔花茶,受到市场青睐。由于槟榔花原料禀性特点,其制成的茶,直接用开水冲制还不能达到普通茶泡制的结果,饮用前还需煮制,产品使用十分不便,制约了槟榔花茶加工产业发展,本课题把槟榔花制成一种茶饮料产品形式,旨解决槟榔花茶加工产品使用的方便性,为其加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课题研究了不同花期槟榔花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槟榔花合适的采收期,分析了槟榔花的呈香物质;优化了槟榔花有效成分的浸提工艺,分析了浸出物的呈香物质;研制出了槟榔花茶饮料的工艺技术及工艺参数。 (1)通过有机溶剂浸提法,对槟榔花呈香物质进行分离提取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5(m:V),在温度40℃下提取90min,此时提取率最高为2.52%,使用GC-MS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成分是棕榈酸36.5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1.56%,9-十六碳烯酸6.11%等33种成分。 (2)通过理化分析,对不同花期槟榔花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发现,花苞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中,槟榔碱含量逐渐由3.96mg/g降低至2.91mg/g,由此确定槟榔花的最佳采收期为花苞期。 (3)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水浸提槟榔花有效成分进行工艺优化,确定其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51(m:V),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1min,此条件下水浸提槟榔花可得到槟榔碱、槟榔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3.226,1.073,0.228mg/g。 (4)对浸出物的呈香物质分析发现主要成分为亚油酸39.84%,岩芹酸29.58%,亚麻酸甲酯15.74%等22种物质。与未经处理槟榔花苞呈香物质对比发现,浸提对槟榔花呈香物质影响大,浸提后呈香成分明显减少,且变化较大,浸提前后相同成分仅有8种。 (5)在最佳浸提工艺的基础上,以槟榔花浸提液为主要原料,添加百香果浓缩汁及其他辅料,应用兼有上下限的混料设计对槟榔花茶饮料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配方为槟榔花浸提液90.3%,百香果浓缩汁0.182%,白砂糖3.7%,果葡糖浆5.8%,柠檬酸0.009%,L-苹果酸0.009%。以微生物及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槟榔花茶饮料最佳杀菌工艺为105℃5min。 (6)对槟榔花茶饮料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槟榔碱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产品中槟榔碱含量在加工及贮藏过程处于下降状态,从加工初始的0.059mg/mL逐渐减少,至商品化160天后减为0.0172ng/mL,损失70.84%,其中杀菌工艺影响最大,杀菌前后槟榔花茶饮料中槟榔碱由0.055mg/mL骤降为0.032mg/mL,损失40.82%。通过ASLT技术对槟榔花茶饮料进行加速劣变试验,建立槟榔花茶饮料贮藏寿命模型为预测槟榔花茶饮料的最大货架期为338天。
【关键词】:槟榔花 GC-MS 呈香物质 浸提工艺 茶饮料 工艺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7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20
- 1.1 槟榔花研究现状11-12
- 1.1.1 槟榔的种植情况11
- 1.1.2 槟榔花的植物学特征11
- 1.1.3 生物活性11-12
- 1.2 槟榔花提取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12-17
- 1.2.1 槟榔花提取物的活性成分12-13
- 1.2.2 槟榔花中活性物质的分离测定13-14
- 1.2.3 槟榔花提取物的14-17
- 1.3 槟榔花应用现状17-18
- 1.4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18-20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8
- 1.4.2 研究内容18-20
- 2 材料与方法20-28
- 2.1 试验材料20
- 2.2 试验试剂20-21
- 2.3 试验仪器21-22
- 2.4 槟榔花加工适性研究22-23
- 2.4.1 槟榔花呈味物质研究22-23
- 2.4.2 槟榔花营养成分研究23
- 2.5 槟榔花茶饮料工艺技术研究23-25
- 2.5.1 槟榔花水浸物工艺技术优化研究23
- 2.5.2 槟榔花浸出物呈香物质研究23-24
- 2.5.3 槟榔花茶饮料的制备24-25
- 2.6 槟榔花茶饮料加工贮存过程中槟榔碱变化规律研究25-26
- 2.6.1 样品的确定25-26
- 2.6.2 货架期预测模型26
- 2.7 测定方法26-28
- 2.7.1 槟榔花含水量测定26
- 2.7.2 槟榔碱测定方法26
- 2.7.3 槟榔多酚测定方法26
- 2.7.4 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26-27
- 2.7.5 GC-MS分析27
- 2.7.6 槟榔花茶饮料感官评分标准27
- 2.7.7 槟榔花茶饮料理化指标27
- 2.7.8 槟榔花茶饮料卫生指标的测定方法27-28
- 3 结果与分析28-60
- 3.1 槟榔花呈香物成分提取及分析测定28-35
- 3.1.1 不同有机溶剂对槟榔花呈香物质提取率的影响分析28
- 3.1.2 提取时间对槟榔花呈香物提取率的影响分析28-29
- 3.1.3 提取温度对槟榔花呈香物提取率的影响分析29-30
- 3.1.4 料液比对槟榔花呈香物提取率的影响分析30
- 3.1.5 槟榔花呈香物质提取工艺优化试验结果分析30-33
- 3.1.6 槟榔花呈香物质化学成分分析33-35
- 3.2 槟榔花主要营养成分分析35-37
- 3.2.1 不同花期槟榔花中槟榔碱含量分析35-36
- 3.2.2 鲜槟榔花含水量分析测定36
- 3.2.3 鲜槟榔花干燥后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损失分析36-37
- 3.3 槟榔花水浸物有效成分提取试验分析37-46
- 3.3.1 不同破碎度对浸出物含量的影响37
- 3.3.2 不同料液比对浸出物含量的影响37-38
- 3.3.3 不同浸提时间对浸出物含量的影响38-39
- 3.3.4 不同浸提温度对浸出物含量的影响39
- 3.3.5 响应面法优化槟榔花浸提工艺参数试验分析39-46
- 3.4 槟榔花浸出物呈香物提取及成分分析46-53
- 3.4.1 浸提时间对槟榔花浸出物呈香物提取率的影响46-47
- 3.4.2 蒸馏时间对槟榔花浸出物呈香物提取率的影响47-48
- 3.4.3 料液比对槟榔花浸出物呈香物提取率的影响48
- 3.4.4 槟榔花浸出物呈香物提取工艺优化试验48-51
- 3.4.5 槟榔花浸出物呈香物质成分分析51-53
- 3.5 槟榔花茶饮料制备技术研究53-57
- 3.5.1 槟榔花茶饮料感官评价与回归方程建立53-56
- 3.5.2 槟榔花茶饮料配方优化试验分析56
- 3.5.3 产品杀菌工艺技术研究结果分析56-57
- 3.6 槟榔花茶饮料加工贮存过程中槟榔碱变化规律研究57-60
- 3.6.1 加工及产品贮存过程中槟榔碱含量测定结果分析57-58
- 3.6.2 槟榔花茶饮料产品货架期预测结果分析58-60
- 4 讨论60-61
- 5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8
- 致谢68-69
- 附录169-73
- 附录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段万义;;恋恋槟榔花[J];饮食科学;2011年08期
2 ;海南定安6农民研制出槟榔花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9年09期
3 王明月;吕岱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槟榔花粉中的芸苔素内酯[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4 张明;黄玉林;宋菲;陈卫军;赵松林;邓福明;;SPME-GC/MS联合分析槟榔花香气成分[J];热带作物学报;2014年06期
5 李梁;吉建邦;康效宁;;槟榔花水浸物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优化[J];食品与机械;2014年01期
6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梁;槟榔花茶饮料工艺技术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槟榔花茶饮料工艺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86923.html